沙特阿拉伯在中東那塊兒,石油賣得飛起,錢袋子鼓鼓的,但安全事兒總讓人提心吊膽。80年代中期,兩伊大戰打得不可開交,伊朗導彈到處亂飛,伊拉克軍隊隨時可能往南沖,以色列那邊也老盯著阿拉伯國家不放。沙特國王法赫德覺得不能坐以待斃,得弄點戰略武器護身。
起先他們找美國要買長矛導彈,那東西射程只有120公里,美國國會直接給否了,怕攪亂中東平衡,還得顧著以色列的面子。沙特求了好一陣子,沒門路,只能另尋出路。蘇聯那邊冷戰關系擺著,也賣不了給他們。剩下中國這個選項,當時兩國還沒建交,沙特甚至跟臺灣有來往,但形勢所迫,他們決定碰碰運氣。
1985年夏天,沙特駐美大使班達爾親王偷偷飛到北京,試探口風。中國那時候外匯儲備才20多億,正缺大訂單,雙方聊了聊就對上眼了。美國拒絕后,沙特轉頭找中國不是一時腦熱,而是周邊威脅堆積起來的結果。1981年以色列炸了伊拉克核反應堆,沙特覺得下一個說不定就輪到自己。
伊朗在波斯灣襲擊油輪,沙特幾艘船挨炸,經濟損失一大筆。伊拉克薩達姆野心大,軍隊規模龐大,沙特軍隊裝備一般,空軍有F-15但導彈弱點明顯。國王法赫德派班達爾去美國游說,說是純防御用,美國還是不松口。國會聽以色列的,擔心沙特太強打破平衡。沙特憋著氣,但也沒辦法。
1986年底,他們通過中間人聯系中國,班達爾親王又出馬,經馬來西亞轉香港,繼續談。沙特要東風-3導彈,射程2800公里,能蓋住中東大片地方,還能用常規彈頭,不帶核。中國報價公道,沙特直接現金付,爽快得像買日用品。合同總價35億美元,包括36枚導彈、9套發射器、配件和技術支持。這錢對中國來說是及時雨,超當年外匯儲備。沙特為什么這么急?因為知道美國不賣,別人也不會輕易賣,得抓緊機會。交易低調,避免媒體知道,但1988年3月華盛頓郵報爆出來,美國那邊炸了鍋。
合同簽后,沙特付款干脆,按進度打錢,從不欠賬。1988年初導彈運到沙特港口,用貨船偽裝,海運途中美國航母盯著,但沙特用美國船當掩護,順利卸貨。東風-3是液體燃料導彈,精度一般,但對沙特夠用,能打到伊朗、以色列和伊拉克深處。沙特不只買導彈,還要全套服務:建基地、訓人、維護。中國組了金輪工程小組,管這些事兒。
據報道,沙特額外投150億美元,主要建基地和長期技術支持,包括中國人員輪換駐扎。基地選在蘇萊伊邁和阿爾喬法爾,沙漠里頭,離城市遠。金輪工程1987年底啟動,1990年初基本完工,中國派工程師和軍官去,教沙特人操作、加燃料、瞄目標。沙特軍官分批來中國訓幾個月,回國接著練。整個事兒沒大紕漏,沙特出地出錢,中國出力。
沙特為什么信中國?因為中國不加政治條件,不像美國賣武器還簽一堆協議,限怎么用。付款上,沙特每月結,從不賴,這在國際軍貿少見。35億導彈錢先到,150億工程款分批付,顯出他們急需這能力,也對中國有信任。金輪工程不只建倉庫,包括導彈部署全鏈條。中國團隊在沙漠測地形,挖發射井,加固掩體,建指揮中心和后勤區。
基地按實戰標準,能防空襲,還配雷達和通訊。沙特皇家戰略導彈部隊就這么成立了,哈立德親王管指揮。中國人員輪換駐扎,當作戰顧問和維護,但不插手指揮,只按合同干。沙特軍隊早年不完全獨立操作導彈,靠中國技術員。
1990年海灣危機爆發,伊拉克侵科威特,10萬大軍壓沙特邊境。沙特亮出東風-3,電視臺放發射架豎起畫面,薩達姆一看,沒敢南下。導彈蓋伊拉克全境,這威懾立馬見效。美國領多國部隊,但對沙特導彈睜眼閉眼,因為需要沙特基地。金輪工程跑了好多年,沙特受益多,學會導彈維護,還擴展到買東風-21。2007年沙特又買東風-21,射程短點但精度高,美國默許,中情局派人查無核彈頭。工程總投據說達150億,包括長期駐點支持,這讓中國軍工在中東站穩腳。
這筆交易后,中沙關系熱起來。1990年7月兩國正式建交,導彈合作是推手。美國反應大,1988年召大使,舒爾茨訪沙勸,但沙特扛住,沒讓步。導彈存在改中東格局,沙特多張王牌,以色列和伊朗投鼠忌器。2014年沙特閱兵,東風-3首公開亮相,標志合作成果。東風-21入列后,沙特導彈部隊現代化,覆蓋廣,機動強。中國從中賺經驗,推動一帶一路在中東落地。沙特后來買中國無人機、反坦克導彈,2023年新能源訂單上萬億。交易沒引發大戰,但讓沙特更獨立,美國影響弱。
班達爾親王推交易,但晚年卷情報爭議,去世時73歲,沒改交易遺產。整體看,這事兒證明錢能辦事,但得有靠譜伙伴。沙特付款爽快,換幾十年和平,中國技術輸出,雙方共贏。中東亂局里,這種合作少見。沙特導彈部隊現在是地區強隊,東風系列主力。金輪工程繼續,訓升級到模擬系統和聯合演習。
中國不干沙特內政,只做生意,這點讓沙特安心。比美國賣武器帶條件,中國模式接地氣,沙特嘗甜頭。中東軍貿競爭烈,中國份額漸增。沙特經驗復制到巴基斯坦、埃及。金輪模式成模板:出口+服務+訓,不止賣硬件。沙特經濟多樣化,導彈投資是安全底牌。付款爽快不是炫富,是戰略急需。35億導彈加150億工程,總花銷大,但換獨立防御,值了。
沙特買導彈這事兒,得從更廣角度看。中東那地方,石油是命根子,但地緣政治復雜,沙特總覺得四面楚歌。80年代伊朗革命后,地區格局變,沙特需要平衡力量。美國是老大哥,但有時不靠譜,比如拒絕賣先進武器。轉頭找中國,算明智選擇。中國那時正改革開放,軍貿是賺外匯好路子。交易不只賣武器,是戰略自主。沙特通過這筆生意,擺脫對美依賴,多了談判籌碼。導彈部署后,沙特在海灣危機中穩住陣腳,沒讓薩達姆得逞。這威懾力,幫沙特省不少麻煩。
金輪工程細節多,體現合作深度。中國派上千人駐扎,不是簡單賣完走人,而是建全體系。基地從選址到運營,中國工程師全程把關。沙特學到技術,自立能力強起來。150億投進去,不光硬件,還包括訓和維護合同。付款極爽快,沙特石油錢多,現金付顯示誠意,也讓中國放心合作。交易曝光后,美國抗議,但沙特頂住,證明主權意識強。班達爾親王是關鍵人物,他駐美大使時推動,轉道香港談成。法赫德國王決策果斷,登基后就抓安全。
中沙軍貿沒停。2007年東風-21交易,美國沒攔,說明默許。2014閱兵秀導彈,沙特自信心爆棚。導彈部隊從兩個基地擴到五個,覆蓋全國。東風系列精度雖一般,但數量和射程夠用。沙特還買中國無人機,用在也門戰場,效果不錯。2023年新能源合作,顯示關系全面化。中國從中東軍貿學經驗,輸出模式標準化。沙特經驗告訴其他國家,找中國合作沒附加條件,付款很快就能拿好貨。
中美在軍貿競爭,中國低調進場,沙特多選擇。美國影響力減,但沙特平衡外交,不全倒一邊。導彈交易沒核頭,但潛在威懾大。沙特 NPT成員,無核,但導彈讓伊朗忌憚。交易沒引發大戰,說明理性合作可能。中東和平需這種平衡。沙特付款爽快,體現石油國作風,急需時不猶豫。35億導彈本錢,150億工程延續,長期看劃算。班達爾晚年爭議多,但交易遺產留存。法赫德2005年去世,王位傳阿卜杜拉,政策延續。
整體說,這筆生意是中東軍貿經典案。中國從賣導彈起步,現在無人機、導彈全線。沙特從買家變伙伴,共同開發。金輪工程升級,模擬訓讓沙特獨立操作。兩國建交后,貿易飛漲,導彈是起點。沙特導彈部隊現代化,東風主力,基地固若金湯。合作沒政治干預,純生意,讓沙特舒服。美國賣武器總管東管西,中國不這樣。付款爽快成美談,沙特現金付,幫中國渡難關。交易邏輯簡單:需求遇供給,信任加金錢。內涵深:小國在大國夾縫求生,需多腿走路。沙特這步棋,下得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