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媒體報道,此次泰國給世界上二十多個國家通報了戰爭形式,唯獨故意漏過亞洲鄰國印度,更加讓印度扎心的是巴基斯坦既然也在通報當中。
當地時間 7 月 24 日,泰國與柬埔寨在邊境地區發生多次交火,雙方互相指責對方率先開火。
泰國陸軍情報局通過駐外武官渠道,向 26 個國家發出正式函件,稱柬埔寨軍隊是率先發動攻擊一方,柬方的攻擊針對泰國平民、社區和醫院,嚴重侵犯泰國主權。
此次發函的對象包括美國、中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土耳其、巴基斯坦、加拿大、新西蘭、瑞士、比利時、意大利、白俄羅斯以及東盟國家等,卻唯獨漏掉了印度。
這一操作讓印度陷入了極為尷尬的境地。印度一直試圖通過 “東向行動” 政策擴大在東南亞的影響力,然而泰國的這一行為無疑是對印度在該地區地位的一次公然挑戰。
更讓印度感到扎心的是,巴基斯坦竟然也在通報名單之中。印度與巴基斯坦長期處于敵對狀態,此次泰國將巴基斯坦納入通報名單,而故意漏掉印度,這讓印度在地區事務中的地位顯得十分被動。
那么,泰國為何會故意漏掉印度呢?
其一,可能是印度與泰國或柬埔寨的關系出現了問題。印度與泰國在經濟和軍事上有一定的合作,但近期可能在某些國際事務中立場不同,導致泰國故意邊緣化印度。
其二,泰國與巴基斯坦的合作可能是一個重要因素。泰國與巴基斯坦在商業和軍事領域有合作,比如泰國向巴基斯坦出口武器,這可能是泰國將巴基斯坦列入通報名單的原因之一。
而莫迪政府一直致力于提升印度在東南亞的影響力,然而此次泰國的行為無疑是對印度外交努力的一次打擊。
印度可能對此感到尷尬和不滿,但目前尚未有印度官方對此事件的直接回應。
不過,可以推測印度國內可能會對莫迪政府的外交策略提出批評,尤其是在印度媒體和民眾中,可能會引發對印度在東南亞地位的擔憂。
不僅如此,印度與柬埔寨的關系也可能影響了泰國的決策。柬埔寨首相洪瑪奈在沖突后向聯合國安理會求助,并指責泰國違反國際法。
印度與柬埔寨的關系可能較為中立,但如果印度在此次沖突中沒有明確支持泰國,可能會導致泰國對印度產生不滿。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印度在東南亞的 “東向行動” 政策面臨挑戰。
印度一直希望通過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來提升自身的國際地位,但此次泰國的行為表明,印度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仍有待提升。
印度需要重新審視其外交策略,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溝通與合作,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泰國和柬埔寨的沖突讓印度陷入了尷尬境地,莫迪政府需要采取積極措施來應對這一挑戰,以維護印度在東南亞的利益和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