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烏克蘭的一場突襲,再次讓全球的目光聚焦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這似乎也預示著澤連斯基此前的一番話,正在變成現實。
1.百架無人機突襲,俄機場陷入混亂
據外媒報道,烏克蘭連續兩天的大規模無人機襲擊,在俄羅斯境內引發了不小的混亂。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的通報,俄軍雖然成功擊落了289架無人機,但還是有十幾架突破重圍,影響了機場的正常運行。
社交媒體上的視頻顯示,跑道關閉,數千名乘客被擋在機場,大量航班被延誤。澤連斯基用這場軍事行動證明,烏克蘭有能力繼續打下去。
(烏軍無人機突襲俄羅斯本土)
軍事專家分析指出,這次襲擊的戰術價值可能有限,但心理震懾效果堪稱滿分。烏克蘭用行動證明了兩件事:第一,他們有能力把戰火燒到俄羅斯腹地;第二,西方援助的減少并未削弱其打擊能力。
當防空警報響起時,不少市民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這種"戰爭認知顛覆"正是澤連斯基想要的效果——當俄羅斯民眾真切感受到戰爭威脅時,前線的任何捷報都會大打折扣。正如一位匿名的烏克蘭情報官員所說:"我們要讓莫斯科人明白,這場戰爭不是發生在電視里,而是可能隨時降臨在他們陽臺上。"
2.澤連斯基說的話,正變成現實?
俄羅斯出現的爆炸聲,讓普京意識到,更要小心的是澤連斯基手里的另一張牌。當烏克蘭下達“擴大國內武器生產規?!钡奶柫顣r,一個全新的戰略藍圖似乎正在打開。
(澤連斯基全面提升烏克蘭武器自給率)
隨著戰爭持續,烏克蘭逐漸意識到,不確定的西方軍事援助無法支撐其長期戰略目標。面對這樣的現實,澤連斯基開始著手建立一個更為自給自足、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國防工業體系。
從無人機到彈藥,烏克蘭的武器生產線正在急速擴張。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們在無人機制造領域取得的突破。各種型號的無人機不僅為烏軍提供了靈活多變的空中打擊能力,也強化了對敵后方的偵察和干擾作用。
一些國外媒體甚至將烏克蘭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無人機生產國”。這個稱號雖有夸張之嫌,但卻折射出烏克蘭在新型戰爭工具方面的創新能力與適應性。
而這背后,當然離不開烏克蘭與外界的合作。捷克宣布在烏克蘭啟動多個軍工項目,包括生產155毫米口徑炮彈以及其他小口徑輕武器子彈。德國的萊茵金屬公司則進一步推動KF51“黑豹”坦克的出口,并計劃在烏克蘭本土設廠生產。
(前線烏軍需要更多的武器)
對于更復雜、更重型的裝備,烏克蘭同樣雄心勃勃。包括裝甲車輛及其維修的工廠、火藥生產設施、北約標準的彈藥工廠以及防空武器的生產車間,在過去一年中已經在烏克蘭不同地區相繼起步。這種戰略布局不僅緩解了對外援的依賴,還增強了烏克蘭在與俄羅斯對抗中的生存空間和持續作戰能力。
隨著對俄羅斯境內的打擊持續加強,澤連斯基的布局似乎正在生效。
3.俄軍瘋狂轟炸,雙方有著相同的想法
當烏克蘭憑借無人機突襲令俄羅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俄軍的打擊力度也不小。
根據烏克蘭方面披露的信息,俄羅斯在空襲動作中動用了426架無人機和24枚各類導彈,對烏多地實施了全方位的打擊。這一波攻擊不僅展示了俄軍強大的實力,也讓國際社會看到了俄羅斯持續高強度作戰的意圖。
值得一提的是,如此的大規模攻勢絕不是偶然為之。據悉,俄烏第三輪談判將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雙方顯然想在戰場上取得更大的優勢,從而占據談判桌上的主動。
(俄烏第三輪談判將拉開帷幕)
第三輪直接談判,將是俄烏雙方遞進式交手的重要舞臺。這場談判背后隱藏的利益交換與外交算計比戰場上的炮火更復雜和微妙。俄羅斯希望通過武力威懾與強壓手段,迫使烏克蘭在談判中讓步;而烏克蘭則試圖通過持續的抵抗與國際支持,來削弱甚至逆轉這一不利局面。
俄烏局勢接下來如何發展,就要看這場談判的結果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