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跆拳道女團決賽剛結束,結果卻沒完沒了地引發爭議,場外戲比賽場還熱鬧——中國女隊以大比分擊敗韓國隊,本該是件好事,但韓國隊賽后非但沒服氣,反而指責中國隊只派出兩名運動員上場,質疑違規,硬是攪了場子,甚至干擾了頒獎儀式,最后招來了大運會官員的正面訓斥:“我不會跟你們對話,投訴中國隊是無理取鬧,這話一出,輿論瞬間炸開鍋。
先說說這事兒的來龍去脈,規則其實很清楚:大運會跆拳道女團比賽最多可以派三名運動員參賽,但沒明文規定一定要三人上陣,中國隊只派了兩人,完全合規,沒錯;韓國隊偏偏就抓著這個不放,硬說中國違規,擺明就是借機找茬,想借規則漏洞翻盤,結果弄巧成拙,自己反倒成了“攪局者,這點從大運會官員的態度就能看出來,畢竟官方都直接說投訴無理了,這不是官員的空口無憑,而是基于規則和實際情況的判斷
問題來了,韓國隊這波操作到底圖啥?一方面沒能打贏比賽,心里不服氣是人之常情,競技體育講求實力和戰術,但另一方面,韓國隊明顯是想借規則爭議打心理戰,想給中國隊制造麻煩,哪怕是干擾頒獎儀式這種“低級操作,也不惜一試,背后反映出的,恐怕不僅僅是對手的尊重不足,更有韓國體育界某些不光彩的傳統——把裁判吹哨當成自己“實力的補充,甚至動不動就翻舊賬,比如2002年韓日世界杯的裁判風波,難免讓人聯想到這次的“無理取鬧是否是某種慣性使然
再說回比賽本身,雖然中國隊只有兩名選手上場,但這恰恰是她們的優勢所在,少一個人意味著戰術調整更集中,配合更默契,反倒讓比賽節奏更順手,韓國派出三人未能發揮出應有的戰術優勢,這種情況下還敢指責對方違規,確實有點“自打嘴巴的味道,況且,懂行的人都知道,國際大賽里每支隊伍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派人上陣很正常,沒有“硬杠三人上場的硬性規定,韓國隊的投訴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這事兒放在更大背景下看,也不難理解韓國體育圈的某些“老毛病,不僅僅是跆拳道,羽毛球、短道速滑等項目都曾爆出性別歧視、排擠隊友、甚至歸化球員的爭議,韓國體壇的“臭名昭著絕非空穴來風,像安洗瑩公開爆料的性別歧視,林孝埈被迫歸化中國,都是明證,韓國這次在大運會上“對噴中國隊,某種程度上也暴露了他們內部的焦慮和不安,想借外部矛盾轉移視線,結果反倒自毀形象
當然,這場風波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競技體育不僅僅是實力的較量,規則的理解和尊重同樣重要,公平競賽的精神不能被任何一方用來做“擋箭牌,韓國隊這次明顯是在用“規則做幌子,企圖掩蓋自己的不足,這種行為不僅影響了比賽氛圍,更損害了運動員應有的尊嚴和努力
總結來說,中國女隊拿下跆拳道女團冠軍,實力說話,規則允許的范疇內靈活應變,無可厚非;韓國隊的“無理取鬧,從賽后干擾頒獎到不斷投訴,反而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大運會官員一句“我不會跟你們對話,絕對是對不講理行為的最直接回應,體育競技講求公平和尊重,韓國隊這次的表現,實在難以讓人點贊
未來希望韓國體壇能少點“擺爛的戲碼,多點真正的實力和風度,畢竟,靠投訴和干擾贏不了尊重和榮譽,這才是競技體育的真諦,你說對不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