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看似漫不經心的一句話,讓馬科斯的“反華牌”成為了泡影:中美再怎么斗,也輪不到菲律賓來決定。
最近,美國和菲律賓之間的貿易關稅問題終于落下了帷幕,但對于親赴白宮同特朗普會面的菲律賓總統馬科斯來說,結果卻非常尷尬:好消息是,美國的關稅是降了;可壞消息是,象征性地降了那么一丟丟。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會見菲律賓總統馬科斯)
在會面結束后,特朗普表示,美菲兩國成功簽署了一份貿易協議。雖然聽上去很不錯,可是具體來看,美國將對菲律賓商品征收的關稅,從原來的20%降低到19%,而菲律賓則答應向美國開放市場,并實行零關稅政策。
馬科斯本人在離開白宮時不僅沒有為此激動地發表任何聲明,甚至美菲雙方也沒有發布任何聯合聲明。
從菲律賓的角度來看,馬科斯這次訪美的主要任務,是確保一份有利的貿易協議,能夠讓菲律賓的出口免受接踵而來的經濟沖擊。他希望憑借幾十年來與美國建立的安全關系來爭取關稅豁免,以保護本國經濟。然而,經過長時間的討價還價后,所謂的“菲美貿易協議”不過是美國象征性地“讓步”罷了。
(馬科斯“夾帶私貨”被特朗普打臉)
在這場會面中,馬科斯不僅僅是想談貿易,他還有別的小算盤。例如,他明確表示:“菲律賓的外交政策是獨立自主的,但美國始終是我們最強大的伙伴,”言下之意就是,菲律賓將堅定不移地站在美國這一邊去對抗中國。
然而,特朗普的回應卻讓馬科斯吃了一驚。特朗普干脆地表示:“我不介意菲律賓與中國相處得很好,因為美方與中國相處得很好。”隨后,他補充道:“你該怎么做就怎么做,你和中國打交道絲毫不會困擾我。”
這句話就像當眾揭穿了馬科斯精心策劃的反華表演,讓人一眼看穿美菲戰略目標的不一致:馬科斯試圖用南海問題綁架貿易與安全利益,而特朗普只在乎“對等關稅”下的實實在在的好處。
分析人士認為,馬科斯明顯誤判了特朗普的對華態度。他似乎忘記了,中美關系的發展,比他想象的要復雜得多。特朗普一方面認為可以縱容菲律賓在南海挑釁,但另一方面,又不愿與中國徹底鬧翻。
(特朗普依舊期待訪華)
最近,特朗普還釋放了想要訪問中國的信號,并表態“期待與中國合作”,這暗示著美國仍需與中國協調合作。不難看出,馬科斯的“反華牌”不過是特朗普對華談判的籌碼,而非其最終目標。
盡管菲律賓19%的關稅比一開始被特朗普嚇唬的數字要低,但仍遠高于特朗普上臺之前的水平。這無疑打擊了菲律賓電子零部件和農產品在對美出口市場中的競爭力,要知道,這些產品占了菲律賓對美出口的50%以上。與此同時,接受零關稅政策意味著美國商品將進一步沖擊菲律賓的本土制造業。菲國內一些經濟學家已經發出警告,如果這種情況繼續發展,可能會導致通脹和失業率雙雙飆升。
在內部政治方面,杜特爾特家族乘機猛攻,而莎拉·杜特爾特也為2028年的大選做好準備。而與此同時,馬科斯家族內的矛盾逐漸浮出水面。
(莎拉·杜特爾特)
當印尼和越南通過務實外交在中美中間保持平衡時,菲律賓卻因單方面投靠美國,而遭到其他盟友的拋棄。隨著東盟峰會的臨近,馬科斯作為2026年輪值主席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無疑正在快速下降。
這一次美國對待馬科斯的態度,恰如其分地展示了美國對所謂“盟友”的慣用手法。特朗普歷來把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所謂的盟友,在他的眼里無非是實現美國利益的工具。
當盟友的需求和美國的利益一致時,他們可能會得到一些甜頭,無論是軍事援助還是經濟上的支持。但如果盟友的要求可能損害美國的利益,那么美國就會毫不猶豫地拋棄他們。比如,對歐盟加征關稅毫不留情,對日韓也常常借駐軍費施壓,菲律賓真以為能靠緊抱美國的大腿換到實惠?
(馬科斯誤判了中美關系,也誤判了菲律賓在美方心中的地位)
有人可能擔心,如果馬科斯把貿易問題和安全形勢捆綁在一起,特朗普政府是否會同意達成一個全面協議?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特朗普政府處理國際事務時,通常是把經濟和安全問題分割開來考慮的,甚至有時兩者還會彼此產生矛盾。
經濟上,美國追求的是貿易順差、市場準入和經濟利益最大化。而安全上,美國根據其全球戰略布局和利益來決定是否介入。如果菲律賓真的提出這一類型的捆綁式協議,根本就是自己沒事找事,美國肯定會認為這是在給自己添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