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本號 · 一起思考
作者:徐吉軍,新媒體:漢唐智庫!
2025年7月26日報道,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副主席康斯坦丁·科薩喬夫在接受《論據與事實》周報采訪時,對特朗普對俄羅斯發出的最后通牒做出回應。
康斯坦丁·科薩喬夫談了幾點看法:
1、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不會因為任何最后通牒而停止,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最后通牒。
2、特朗普是一個非常果斷的人,一個追求“具體、務實結果”的人。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如果他意識到最初的目標難以實現甚至根本不可能實現,他愿意調整自己的立場。
3、50天后一切皆有可能。沖突的歷史是在戰場上、而不是在第三國的首都書寫的。
這番話的潛臺詞很清晰:莫斯科不承認“美國仲裁人”的角色。
康斯坦丁·科薩喬夫當然不是代表個人發表意見,而是俄羅斯方面對特朗普所謂的最后通牒做出的公開回應,可以視為是戰略試探,是提前放風。
此前,針對特朗普的最后通牒,俄羅斯方面已經多次放風。
俄羅斯前總統、現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表示,莫斯科根本不在意特朗普“戲劇性的最后通牒”。
俄羅斯外交副部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則表示,向莫斯科發出最后通牒是“不可接受且毫無意義的”。
三位接近克里姆林宮的消息人士透露,俄羅斯總統普京計劃繼續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直到西方接受他提出的和平條件。他對特朗普威脅實施更嚴厲制裁并不在意。并且隨著俄軍推進,普京對領土要求可能進一步擴大。普京認為俄羅斯的經濟和軍事力量足以承受西方任何進一步的施壓,普京并不會在西方壓力下停止戰爭。他認為,俄羅斯已挺過西方迄今為止最嚴厲的制裁,因此即便面對美國威脅對俄羅斯石油購買國征收懲罰關稅,也有能力承受新的經濟壓力。
一直以來,普京認為,沒有任何一方,包括美國,真正認真地就烏克蘭和平的具體內容與他進行接觸,所以他會繼續打下去,直到得到他想要的結果。
2025年7月14日,特朗普宣布,如果在未來50天內莫斯科和基輔之間不能達成停火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商品征收100%的關稅,并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實施二級制裁。
然而,從2014年以來,尤其是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之后,俄羅斯已經被美歐制裁了20000多項,如今繼續加大制裁又能如何呢?
按照特朗普的構想,就是試圖通過美歐聯手的壓力,強迫世界各國與俄羅斯斷絕一切聯系。
如果西方真的能做到把俄羅斯踢出地球,那也算是一個奇跡。
不容忽視的是,1990年年代蘇聯解體后俄羅斯處于最孱弱的狀態,美歐對俄羅斯也只能拉攏奚落,也沒有把俄羅斯摧毀。
如今,東方大國已經崛起為世界第一強國,金磚國家總體實力已經超過所謂的七國集團,不知道特朗普有什么信心徹底孤立俄羅斯?
除非特朗普再次發動全球冷戰,然而美歐已經沒有任何優勢。
這也許是俄羅斯的底氣所在。
特朗普的表態是在全球地緣政治劇場中,對俄羅斯發出的一次直接威懾。特朗普看似“鷹派”,但熟悉他行事風格的人都明白:交易優先于道義,利益高于立場,現實勝于盟友。
極限施壓換取妥協空間的老套路,面對已經打了三年仗的俄羅斯,注定無效。
面對特朗普高調的威脅,俄羅斯的回應幾乎可以用冷笑來形容。
從俄方角度來看,當前的烏克蘭沖突,已經從一場“局部戰爭”升級為一場“對西方總體秩序的挑戰”。
在普京的戰略敘事中,烏克蘭是北約東擴的最前沿,是西方試圖削弱乃至肢解俄羅斯的橋頭堡。在這個認知體系下,俄羅斯已經投入國家總動員,不僅是軍事資源,還有政治、經濟、金融體系全方位的結構性調整。
可以說,“特別軍事行動”已成為俄羅斯國家意志的一部分。
戰略層級的妥協,不是短期經濟壓力或關稅能換來的。
更何況,俄羅斯對美國政治的判斷也非常清楚。
克里姆林宮內部普遍認為,特朗普是一位可以“交易”的對手,而不是拜登那種出于意識形態對抗的“不可理喻者”。
科薩喬夫指出特朗普是現實主義者,這既是警告,也是邀約。
在特朗普下最后通牒的同時,俄軍在頓巴斯戰場取得了關鍵性的進展,紅軍城(波克羅夫斯克)方向的推進速度超出所有軍事分析家的預期。
7月24日,俄軍攻占紅軍城東北門戶新經濟城,標志著城市外圍防線的崩潰。僅不到24小時,烏軍放棄陣地,匆忙撤離。緊接著,俄軍從南部卡利尼夫卡區快速推進,突入城市南部,控制鐵路交匯處及多個重要街區。
一旦紅軍城完全淪陷,俄軍將打開進入多布羅皮利亞—第聶伯羅走廊的通道,威脅烏克蘭戰略腹地。
烏軍內部已經發出對多布羅皮利亞及其周邊村鎮的強制疏散令,說明烏克蘭軍政高層已對該方向的防御失去信心。
紅軍城之戰或許會成為2025年俄烏戰爭的巴赫穆特。
戰場上的失敗只是冰山一角,更大的崩潰正在基輔發生。
烏克蘭國內的政治局勢,正處于“前顏色革命狀態”。圍繞國家反腐局(NABU)改革的問題,澤連斯基與國會、司法系統、反對派、乃至他自己的黨內盟友發生了全面沖突。
媒體方面,《紐約時報》《金融時報》《柏林日報》《基輔獨立報》等多家重量級媒體集體開火,直指澤連斯基“權力傲慢、集權傾向、腐敗包庇、打壓異見”。
一貫視為澤連斯基盟友的議員瑪麗亞娜·貝祖格拉婭直言:“今天我會加入反對,這是唯一讓我被聽到的方式。”
前總統波羅申科也正在重新結盟美國,籌劃重返政壇。
烏克蘭,正出現戰場崩塌、民意失控、政治分裂的惡性循環。
表面上看,西方依然在援助烏克蘭,但數量越來越“象征性”。
最新的軍事援助中,德國僅承諾提供5套老舊的愛國者系統,且交付時間推遲到年底。
烏軍官員表示:“要保護烏克蘭本土,我們至少需要50套愛國者系統。”
烏克蘭人愛國主義的火焰終究不能填滿彈藥庫。
俄羅斯正以傳統帝國的姿態重構戰略邊界,歷史上的每一次帝國回歸,都是在血與火中完成的。
這場戰爭已經不再只是烏克蘭的戰爭,而是全球秩序變動的前哨戰。
特朗普的最后通牒,最后只能淪為笑談。
他會改變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