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在今年11月將召開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鑒于韓國新總統李在明對朝政策和尹錫悅有很大不同,對朝鮮釋放了更多善意,甚至主動停止了播放十多年的對朝宣傳廣播,因而外界有一種聲音:這次在韓國召開APEC,是不是能成為朝韓關系的突破口?
7 月 24 日,韓國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朝鮮并非亞太經合組織的成員,原則上沒有資格參加 APEC 峰會。然而,近年來,東道國偶爾會邀請非成員參與峰會間隙的非正式討論。”
有媒體稱,這似乎表明首爾為朝鮮領導人的可能訪問敞開了大門,韓國外交部的表態意味著韓國不排除邀請金正恩參加會議相關活動。這一舉動在地區局勢持續緊張的背景下,可能代表著韓國對朝鮮做出的一個備受關注的外交姿態。
雖然朝鮮不屬于亞太經合組織的 21 個成員國,但今年作為東道主的韓國,有權邀請非成員國參與一些類似觀察員的活動。
韓國總統辦公室官員透露,這一想法尚未正式討論,但他們承認邀請非成員國完全屬于主辦國的特權,這為未來的外交考量留下了余地。
一位總統官員表示:根據先例,東道主可以邀請非成員領導人在 APEC 峰會間隙進行非正式會談,而且 APEC 峰會應成為展示國際社會對朝鮮半島和平支持的平臺。
盡管如此,該官員強調,“目前尚未就邀請朝鮮展開討論”,這顯示出盡管這一想法已出現,但仍處于極為初步的階段。任何對朝鮮的邀請都需事先與 APEC 成員協商,而目前 APEC 內部并未進行此類討論。
根據韓國官方說法,對非成員國的潛在邀請正在依據一系列因素進行評估,包括 APEC 的核心目標、今年的主題以及與潛在受邀者的雙邊關系。
本月早些時候,在韓國國會確認聽證會上,當被問及是否考慮邀請金正恩參加峰會時,統一部長提名人以樂觀的口吻表示:“鑒于美國總統特朗普出席的可能性頗高,金正恩的參與或許會顯著增加平壤與華盛頓舉行峰會的機會。”
他還稱,韓國政府將與執政黨和反對黨共同努力,竭盡全力將這一全球事件轉化為推動朝鮮半島和平的平臺。此人持樂觀態度的原因在于,此前韓國曾試圖邀請當時的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參加 2005 年在釜山舉行的 APEC 峰會。
然而,有媒體分析認為,鑒于當前朝韓之間缺乏溝通渠道,且朝鮮自與俄羅斯建立軍事伙伴關系以來,明顯不愿與美韓直接接觸,即便收到邀請,金正恩也不太可能赴會。
此外,金正恩從未參加過多邊外交活動,因此這一設想不太可能實現。
朝韓關系長期以來處于復雜且敏感的狀態。在尹錫悅執政時期,其親美政策使得美日韓 “軍事鐵三角” 再度形成,韓國在一定程度上淪為美國對抗中俄的前沿陣地。
這種外交策略導致朝鮮半島局勢愈發緊張,朝韓之間的對立情緒不斷加深。朝鮮方面對韓國的軍事挑釁行為保持高度警惕,雙方在軍事分界線附近時常出現緊張對峙的局面。
而李在明上臺后,致力于改善對朝關系,采取了一系列積極舉措。例如,撤銷了在邊境地區的對朝廣播系統,這一廣播系統已持續十多年,一直被視為對朝的心理戰工具。
韓國統一部發言人也表示,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并推進改善與朝鮮關系的政策,旨在緩解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李在明總統還曾明確表示,要以對話合作開啟朝鮮半島和平共存之路。
然而,盡管韓國方面表現出積極意愿,但朝韓關系的改善并非一蹴而就。多年來積累的矛盾和不信任難以在短時間內消除。
目前,朝韓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渠道,雙方在關鍵問題上,如朝鮮的核計劃以及韓國與美國的軍事合作等方面,仍存在巨大分歧。
朝鮮對于韓國在改善關系上的實際行動保持觀望態度,在缺乏足夠誠意和實際成果的情況下,朝鮮不太可能輕易改變對韓國的立場。這種緊張且僵持的關系現狀,使得邀請金正恩參加 APEC 峰會這一設想面臨著來自朝韓關系內部的重重阻礙。
朝鮮一直秉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國際事務中強調國家主權和安全至上。
朝鮮認為,美韓長期以來對其實施軍事威脅和經濟制裁,并沒有真正展現出改善關系的誠意。
美國頻繁在朝鮮半島周邊進行軍事演習,與韓國聯合部署軍事力量,這些行為都讓朝鮮感到自身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因此,朝鮮在外交決策上更加審慎,不會輕易接受可能被視為美韓主導的外交安排。
從朝鮮過往的外交行動來看,金正恩上臺后,在外交場合更多地聚焦于與友好國家的雙邊關系發展,如加強與中國、俄羅斯的交流與合作。
對于多邊外交活動,朝鮮參與的積極性相對較低,尤其是涉及美韓等對其存在敵意的國家的多邊場合。朝鮮更傾向于在自身主導的框架下,按照自身節奏推進外交事務,以確保國家利益不受損害。
這就意味著,即便韓國發出邀請,朝鮮也會從自身外交戰略、國家利益以及對美韓關系的整體考量出發,對是否參加 APEC 峰會相關活動進行極為謹慎的評估。從目前的情況判斷,朝鮮不太可能輕易接受這一邀請。
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地區級別最高、影響最大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其核心目標圍繞著促進區域經濟合作、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等經濟議題。
APEC 峰會主要以成員為主體,決策過程通常由成員共同協商決定。雖然近年來東道國偶爾會邀請非成員參加峰會間隙的非正式討論,但這種邀請在 APEC 的歷史中并不常見,且非成員在會議中的參與程度和影響力相對有限。
回顧以往 APEC 峰會,非成員參與的情況多是基于特定的外交考量和地區局勢。例如,2005 年韓國曾試圖邀請金正日參加在釜山舉行的 APEC 峰會,但最終并未成功。
當時的朝韓關系以及地區局勢與現在雖有所不同,但也能反映出邀請非成員參與 APEC 峰會存在諸多復雜因素。從 APEC 成員的角度來看,對于邀請非成員參與會議需要進行全面評估,不僅要考慮對會議本身經濟議題討論的影響,還要考慮可能引發的地區政治關系變化。
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美韓與朝鮮之間的緊張關系使得 APEC 成員對于邀請朝鮮參與會議更加謹慎。因為這一邀請可能引發美韓等國的不同反應,同時也可能對 APEC 在促進經濟合作這一核心目標上產生一定干擾。
所以,從 APEC 會議的性質以及過往案例來看,韓國邀請金正恩參加 APEC 峰會相關活動面臨著來自 APEC 內部機制和成員態度等多方面的制約。
綜合來看,盡管韓國外交部的聲明似乎為邀請金正恩參加 APEC 峰會相關活動留出了可能性,但從朝韓關系現狀、朝鮮外交政策傾向以及 APEC 會議的性質和過往案例等多方面分析,這一設想面臨重重困難。
參考資料:
韓國APEC峰會將進入百日倒計時 特朗普是否出席受關注——國際在線
日媒稱金正恩不是大戰略家 接班未訪華不合慣例——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