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鵬演唱會票價1580元被罵瘋!郭德綱一句“分我200”竟讓黃牛票炒到6250?
這事兒擱誰不懵啊?一個說相聲的開演唱會,票價敢飆到1580,比汪蘇瀧貴,跟五月天叫板。網友直接炸鍋,微博熱搜詞條“岳云鵬割韭菜”后面跟著三個爆字,豆瓣小組里全是“飄了”“忘了本”的吐槽,連小紅書都有人曬德云社老票根對比:“十年前小園子80塊笑到打鳴,現在1580聽唱歌?”
我當時也琢磨,這哥們兒是不是真膨脹了?
你說他出道十幾年,從后臺擦桌子的學徒,到臺上能把《五環之歌》唱成國民神曲,不該最懂觀眾要啥嗎?結果票務平臺一開售,480元檔秒沒,1580元的票倒是掛了小半天,評論區全是“誰買誰傻”的群嘲。
轉折點出在郭德綱直播間。
有人刷彈幕“您管管小岳岳吧”,老郭頭都沒抬,慢悠悠回:“唱完真賠了,他不就改了嘛?”末了補一句:“一場掙8000個億,分我200就行。”
就這一句,全網罵聲突然拐了個彎。
本來喊著“退票”的網友,開始刷“老郭這梗接得比相聲還溜”;黃牛群里直接炸了,1580的票炒到6250還搶不到,有截圖顯示某平臺票務鏈接被點爆,系統提示“當前排隊人數超10萬”。我一朋友蹲了三天,愣是沒搶到,最后罵罵咧咧發朋友圈:“被老郭套路了!”
這哪是解圍,簡直是把爭議變成了流量密碼。
說到底,觀眾買的哪是演唱會門票?是“師徒互懟”的真人秀入場券。你看岳云鵬那慫萌樣,被罵時不辯解,師父一兜底就敢往前沖,這不就是現實版“你在鬧他在笑”?網友嘴上罵著貴,身體卻很誠實——畢竟這年頭,能讓人邊吐槽邊掏錢的,除了奶茶,也就這種帶人情味兒的熱鬧了。
想起2005年,岳云鵬剛進德云社,第一次上臺說《河南戲》,三分鐘就被觀眾哄下去了。他躲在后臺哭,郭德綱拍著他肩膀說:“不行就掃地,先留下。”那時候誰能想到,這個被師兄們嫌棄“不是這塊料”的河南小伙,十年后成了德云社的頂流。
2010年德云社大地震,核心演員出走,老郭頂著壓力把岳云鵬推上C位。孫越陪他磨段子,一個包袱練上百遍,直到能把“我忍不住了”喊出淚來。現在回頭看,小岳岳的“靠譜”人設,從來不是演的——是被觀眾轟過、被同行質疑過、被師父硬扛過,才熬出來的底氣。
所以這次演唱會,他敢開高價。
不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唱歌多牛,而是知道觀眾認的是“岳云鵬”這三個字背后的故事。就像老郭說的“賠了算我”,這話聽著像玩笑,其實是給觀眾吃定心丸:放心,這孩子摔不著,有我呢。
這年頭,信任比黃金值錢。
你看那些喊著“割韭菜”的明星,哪個不是把觀眾當提款機?小岳岳聰明在哪兒?他把自己活成了觀眾的“嘴替”——胖、慫、偶爾犯傻,卻總能在關鍵時刻讓人覺得“這哥們兒,實在”。加上老郭這尊定海神針,爭議越大,大家越想看他怎么收場。
現在票賣完了,演唱會還沒開,網上已經開始傳“小岳岳彩排跑調”的路透。評論區畫風又變了:“跑調才真實!”“坐等老郭臺上要那200塊。”
這大概就是岳云鵬的本事吧——把一手爛牌打成王炸,靠的從來不是技巧,是人情味兒。
不是每個人都有郭德綱這樣的師父。
但你要是也想干件“不靠譜”的事,先問問自己:有沒有熬十年的狠勁?有沒有讓人愿意兜底的信任?要是都沒有,還是先把本事練扎實了再說。
畢竟,1580元的票價,買的不是歌,是一個普通人從后臺走到臺前的十年眼淚。
聲明:本文中信息來源于網絡,不保證完全正確無誤,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