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跟我說什么“劇本不同、角色不同”,觀眾才不在乎這些。你演得真不真,一眼就能看出來。
這倆人一個靠《狂飆》一夜封神,一個靠《隱秘的角落》讓人重新信服“內娛還有好演員”。按理說,演毒梟這種戲路應該信手拈來吧?但真擺一起?一個還活著,一個已經開始演自己了。
而且,說句實在話,他們不是沒演技。
張頌文早期那狠勁兒,真讓人服氣;秦昊演張東升那會兒,那股子斯文敗類的陰狠也算絕。可你火了之后,習慣太順了,沒人敢說真話——就會被困在自己那點“得意的東西”里。
張頌文:早期是狠到骨子里,火之后就“演給你看”了
先說張頌文。《獵冰》里黃宗偉那股勁兒,現在想起來都絕。
那是他還沒火的時候,整個人是跟角色融在一起的。一個細節,足夠讓你心里發緊——他剛知道自己被盯上,表面還在笑,等人一走,蹲下去,慢悠悠捻碎個煙頭。
這個動作不大,幾乎可以忽略,可那一瞬間的眼神——像被逼到墻角的狼,狠得讓你后背發涼。
還有他穿白襯衫和人談事那段,整個人看著就是老實巴交的小人物,笑嘻嘻,語氣平和,可他低頭的那一瞬間,那點遮不住的野心從眼底閃出來。那才叫演技。
那時候的張頌文,你根本看不到“演員”,你只看到一個活生生的人。
可火之后呢?
《清明上河圖密碼》里演個聰明點的市井小吏趙不尤,臺詞慢吞吞,腔調還硬生生端著,一副“我很有城府”的樣子,手勢小動作特別多,像是生怕你看不出他有層次。
問題是,角色根本沒必要這么復雜。觀眾一下就能看出來:你在演你自己想象中的“高深角色”,而不是那個人本身。
說得直白點——火之前你演的是活人,火之后你演的是“張頌文式表演”。
秦昊:不油,但太安全,安全得讓人想睡
秦昊的問題不一樣。他演盧少驊,角色按理說是特別適合他的——一個從商人一步步被利益吞噬的毒梟,這種轉變最能考驗演員。
可秦昊演的是什么?
從第一集就像一個坐穩江山的大佬。笑容神秘、眼神穩得嚇人,仿佛所有事都在掌控之中。問題是?他一開始只是個做生意失敗的普通人啊,哪來的這種大佬氣質?
這角色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變化,可秦昊直接給你演了個結果。
再看幾場關鍵戲,尤其是侄子死那段。那是盧少驊的崩潰點,本該是情緒炸裂的時候。他呢?低著頭,臺詞聲調起伏倒是有,可整個人像在完成一段“標準化表演動作”。
安慰師父那幾場也一樣,情緒到了,但太規矩了,你看不到突破。穩,是優點,但太穩,就成了套路,成了流水線。
你說秦昊沒演技?不是。他太聰明,他知道觀眾喜歡他那套“斯文敗類”的模式,所以一直穩著不敢往外走。可觀眾要的是新鮮的活人,不是千篇一律的“秦昊式反派”。
段奕宏:完全飛了,飄到天上去了
要說最讓人出戲的,段奕宏絕對第一。
林強峰這個角色,本該是個老辣的刑警,最大的魅力就是“藏”。可段奕宏呢?吃飯、抬手、說話,全是設計過的動作,像生怕觀眾看不見他的用心。
幾場跟毒販對峙的戲,本來應該穩如老狗,結果他小動作一堆,語調起伏夸張得跟舞臺劇似的。
網友說他“神神叨叨”“油膩”,一點不冤。演員一旦讓觀眾意識到“你在演”,就已經輸了。
段奕宏的問題是,他本來就愛用力,現在火成這樣,沒人敢勸他收著點,于是——徹底飛了。
為什么會這樣?黃曉明說得扎心
這幾個人都不是沒演技。問題是——火之后,誰還敢說你不好?
黃曉明說過一句特別毒的話:“當你火了,身邊全是好人。”
張頌文火了,大家都夸他“教科書”,于是他覺得那套是萬能鑰匙;秦昊火了,觀眾喜歡他“斯文敗類”,他就一直待在安全區里;段奕宏更不用說,他本來就喜歡用力,這次沒人給他潑冷水,他干脆徹底放飛。
火的時候順著走很正常,可越順就越容易忘記——觀眾看的,是角色,不是你有多努力。
觀眾的眼睛騙不了
投資方可以糊弄,觀眾騙不了。
張頌文火之前狠得讓人信,火之后就開始演“張頌文式的狠”;秦昊穩得一塌糊涂,穩到你都猜得到他下一步要干嘛;段奕宏更簡單,他直接演成了一場“段奕宏秀”。
觀眾要的要求其實一點不高:別演自己,別秀技巧,活成角色就行。你真成了那個人,觀眾會信;否則,哪怕你過去有多少好作品,也遲早被看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