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發布的報道顯示,美國芯片制造商英特爾由于其財務問題將要停止下一代1.4nm芯片技術的研發。一旦英特爾放棄在先進芯片上面的技術發展,這對于美國本土的芯片制造業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英特爾在監管文件中表示,由于美國的出口管制,英特爾工廠所生產的產品無法與中國市場建立合作聯系。與此同時,中國本土的芯片正在快速替代美國的產品,失去了穩定的國際大客戶,這對英特爾繼續研發下一代芯片技術造成了經濟上面的負擔。在這種情況下,英特爾或將停止下一代芯片技術的研發工作。
占領市場
英特爾一直被譽為是美國芯片產業的頂級企業,其采用了IDM的運營模式,實現了設計、制造、銷售一體化發展的芯片公司。
集成電路的發明人諾伊斯在1968年成立了英特爾,并于未來兩年推出了兩款存儲器芯片:3101 SRAM和1103 DRAM。1971年,英特爾又開發出了全球第一款商用微處理器4004(CPU),實現了從存儲器到CPU的雙技術發展。
英特爾巔峰時期的存儲器業務,占據了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通用CPU業務占全球市場的70%以上,是全球芯片產業的第一霸主。
但是隨著日本政府通過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扶持計劃將日本企業扶持起來之后,對英特爾的存儲器市場造成了極大壓制,迫使英特爾放棄存儲器的研發,專注于通用CPU市場。
1994年,英特爾CEO格魯夫發現中國的PC技術仍然在使用落后一代的486,于是便決定向中國企業同步供應最先進的奔騰CPU。
1996年,英特爾與聯想合作,推出了“萬元奔騰”PC項目。搭載英特爾奔騰CPU的電腦銷量從1995年5萬臺猛增至1996年20萬臺,聯想的市場占有率也從30%提升至70%。
除此之外,英特爾還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建立了首家芯片封裝測試廠、在成都建立了開發實驗室、在大連建設了亞洲第一座300mm的晶圓制造工廠。
據上海界面新聞記者所發布的專欄報告顯示,在英特爾未被美國政府限制的2019年,英特爾中國區的營收超過了200億美元,占總公司收入的28%,中國市場成為了英特爾全球最大的單一消費市場,是英特爾極其重要的市場基石。
英特爾是芯片產業最先的領頭者和受益者,中國市場又是國際層面發展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脫離了與中國市場的合作,英特爾受到的直接沖擊就是經濟的下滑,影響未來的技術投入。
丟失市場
2023年,英特爾中國區的營收大約在149億美元。2024年,因美國對華禁令的升級以及中方所推出的關稅反制裁政策,導致英特爾在華業務出現巨大動蕩。
根據英特爾去年的財報顯示,2024年英特爾全球營收531億美元,凈利潤出現了188億美元的虧損。對比2023年17億的正利潤,英特爾在2024年的利潤數據大幅度下滑了1200%。
哪怕在這種條件下,英特爾中國區的2024年營收為155.32億美元,較2023年的148.54億美元增長4.6%,占比達29.2%,超過了美國本土的銷售區域。
由此可見,中國市場在通用CPU領域,對于英特爾的需求龐大。雖然美國政府沒有完全阻斷英特爾和中國市場的合作,但是在關稅的影響下,英特爾需要拿出大量的資金來支撐其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同時也影響了英特爾在先進芯片上面的技術投入。
2024年12月、2025年2月,中國部門宣布對英偉達、谷歌公司展開反壟斷調查,其調查的目的將會集中在美國企業所建立的底層技術上面。
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肆意擴張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中國自主技術的市場化發展。而美國的出口管制更是將壓制手段發揮到了極致,在犧牲美國企業利益的前提下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寧可自損八百也要殺敵一千。
英國金融時報曾發布信息表示,中國部門正在考慮對英特爾進行技術調查,因為其在通用CPU領域的X86架構已經實現了大規模的市場壟斷,并且英特爾旗下的資本從1998年開始涉足中國的投資,投資對象里面包括了大量中國科技企業。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英特爾投資持有43家中國科技創業公司的股權,其中包括了16家中國AI公司和15家中國半導體公司的股權。并且英特爾總共在華投資的企業超過了180家,金額超過了25億美元,是中國科技領域投資最多的美國資本之一。
英特爾在華的大量投資,被國際媒體解讀為進一步的擴張技術市場,從而讓中國企業對英特爾的產品產生依賴性,借用中國市場給英特爾未來的發展做好準備。
美國政府的對華出口管制,看似是對中國技術的壓制,實則是在制裁美國自己的企業。并且美國的限制,讓中國企業意識到了自主技術的重要性,開始投入大量資源去攻克在制造上面被美國卡脖子的困境,從而一步步將外國的技術產品在中國市場上面全部淘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