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半年,特朗普發動的關稅戰獲得重大突破:繼英、越、柬后,日、菲跪下,特朗普的下一個目標是韓國和歐盟,歐盟如果跪下,就等于27個國家一齊跪下。
面對如此態勢,7月28-29日,中國將與美國在瑞典展開第三輪經貿談判。中美談判將會是一個什么結果?尤其是美國國務卿盧比奧揚言,若中國再從俄羅斯購買石油,美國將對華加征500%的關稅,中方如何應對?全世界高度關注。
我注意到中美談判前的今天(7月24日),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訪華。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會見科斯塔主席和馮德萊恩主席,國務院總理李強將同歐盟兩主席共同主持了第二十五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
科斯塔和馮德萊恩來訪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對沖來自美國的壓力,中歐會晤成果將影響歐美關稅博弈,同時也會一定程度地影響中美第三輪經貿談判。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中歐領導人會晤尚未有結果發布。我國的對外經貿政策是一貫的、穩定的,不穩定的因素主要來自美國,其次來自歐盟。可以這樣判斷:如果歐盟在中國這里獲得了信心,那么在歐美博弈中歐洲將處于有利地位,這時歐盟可能對美展示相對強硬的姿態。否則,歐盟大概率會跟著跪下。如果歐盟堅持不跪,對中美第三輪經貿談判中的中方應該是有利的。
所以,我認為在維護好中國利益的前提下,中國很可能對歐盟在歐美關稅博弈中給予歐盟支持。中國是支持歐盟戰略自主的,問題在歐盟方面沉迷在所謂的價值觀枷鎖里不能自拔,被美國切割的鮮血直流還沒知覺。
美國雖然行進在衰落的路上,但目前尚未衰落。大多數國家都怕它,這是事實。包括東盟國家仍然執迷地奉行“安全靠美國”的外交政策,比如最近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兩場軍演裹挾了十九個國家參加,東盟有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文萊五國參加,雖然有的只是派幾個人象征性參加,總歸還不得不參加。
中國在和美國的談判中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絕不做原則性的妥協,這對世界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如果歐盟能夠硬氣起來,和美國對等博弈,至少不像日本和菲律賓那樣單方面地對美國讓步,特朗普的關稅戰就會遭受重大挫折。
無論是今天開始的中歐領導人會晤會晤,還是月底將展開的中美第三輪經貿談判,對中國能不能夠維護好自身利益和捍衛國際經貿規則都是一次考驗。
對中歐領導人會晤,我還是有信心的。因為此前王毅外長訪歐,做了很厚實的鋪墊,為中歐領導人會晤定下了基調——雙方強調中歐是伙伴不是對手,中歐關系定位是全面戰略伙伴,合作是主基調。中歐沒有領土爭端和根本利害沖突,應相互尊重、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共同為人類文明作貢獻。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發布歐盟領導人訪問中國的消息時,也對對方做了敲打——歐方一些人強化對華關系“三重定位”等行為,給中歐關系造成干擾。
所謂“三重定位”指,歐盟將中國視為“合作伙伴、經濟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這一“三重定位”由歐盟在2019年提出,反映了歐盟對中國快速發展的復雜心態。但中方認為這種定位自相矛盾,中歐雙方合作大于競爭,共識多于分歧,希望歐方形成獨立客觀的對華認知,奉行積極理性的對華政策。
特朗普發動如此大規模的關稅戰的目的很清楚,那就是利用美國余威尚存,通過關稅戰使得大量資本和制造業回歸美國,至于這種操作會損害美國國家信譽他就顧不得了。特朗普認為,只要實現了美國再次偉大,鞏固了美國霸權,這個世界還是要聽美國的,所謂的國家信譽并沒有那么重要,這也是他和美國建制派在對美國利益認知上的的最大區別。
在挫敗特朗普的關稅戰的戰場上,中國面臨和美國又一場正面博弈,考驗中國的時候到了!
注:本文作者為“秦安戰略”智庫核心成員牟林,為本平臺原創作品,歡迎朋友們留言交流,一起網聚智慧、網聚人氣、網聚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