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消費 陳碧婷
55天后,暑期檔終于等來了第一部預測內地總票房過10億元的影片!
可如今暑期檔總票房剛破51億元,同比下跌近26%。今年的暑期檔影片眾多、票價下降,為何票房遇冷?
三大黃金檔期中,國慶檔已失勢,今年暑期檔若再松動,僅剩春節(jié)檔一家獨大,中國電影市場恐難以承受。
同比下滑26%
春節(jié)檔后,清明、五一、端午檔接連失利,電影行業(yè)寄希望于暑期檔。北京、浙江、江蘇、廣西等地紛紛發(fā)放電影消費券,全國平均票價較去年下降2.3元。與此同時,大片也密集上映,卻未能帶動觀影潮。
貓眼專業(yè)版顯示,截至7月27日,今年暑期檔僅收51.61億元,去年同期票房為69.70億元,同比下降25.95%。這一票房數(shù)據(jù),甚至低于特殊時期的2021年與2022年。
如今,距離暑期檔結束僅剩35天,之后就算每天票房破億,也無法趕上2024年暑期檔的116億。去年暑期檔,已經是十年最差。
出現(xiàn)這一結果,并非是電影公司沒拿出“好”作品。
作為第二大黃金檔期,今年暑期檔,傳統(tǒng)大導、新銳導演紛紛帶來新作,可謂大片云集,不輸2023年的暑期檔,但大多都遭遇票房滑鐵盧。
陳可辛導演、章子怡主演的民國探案片《醬園弄·懸案》,集結一眾明星,但因口碑崩塌,預測票房僅3.75億。
曾在過去的暑期檔狂攬票房的新銳導演們,也紛紛翻車。陳思誠監(jiān)制的懸疑片《惡意》以及饒曉志攜原班人馬歸來的《無名之輩:否極泰來》預測總票房分別僅有2.60億元、0.52億元。
曾憑借《長安三萬里》拿下18億元票房的追光動畫,暑期檔推出的《聊齋·蘭若寺》預測內地總票房也僅有3.15億。
大鵬導演、改編自馬伯庸同名IP的《長安的荔枝》票房差強人意,此前預測票房為6-7億元,如今升至9.15億元。
申奧導演,劉昊然、王傳君主演的《南京照相館》則是超預期,該片7月25日上映,上映兩天,已斬獲3.78億元票房,預測票房達16.24億元。
后續(xù)暑期檔值得重點關注的影片,只剩趙林山執(zhí)導,姜武、王志文主演的《731》,以及管虎導演,朱一龍、吳磊主演的《東極島》,但能帶動大盤增長多少,仍是未知數(shù)。
中影穩(wěn)了?
暑期檔已過三分之二,電影市場,有人歡喜有人憂。
總票房同比大跌,創(chuàng)十年新低,首先受到影響的便是院線公司。
去年營收凈利雙降的中國電影(600977.SH),可在這個暑期檔挽回一點顏面了。其子公司中影(無錫)是《南京照相館》的第一大出品方。
另外,當前暑期檔票房TOP6中,三部均是中國電影參與發(fā)行的進口片,預測內地總票房累計高達14.13億元。
不過,受限于暑期檔總票房不佳,中國電影的放映業(yè)務并不樂觀。再加上也參投了《無名之輩:否極泰來》《聊齋:蘭若寺》《醬園弄·懸案》等票房不及預期的影片,中國電影可謂喜憂參半。
去年上演票房“五連撲”的歡喜傳媒,是《醬園弄·懸案》的主控方,該片分上下兩部,上部僅收3.75億票房,大概率血虧。幸好歡喜傳媒還主控了陳佩斯導演的《戲臺》,該片預測內地總票房4.94億元,估計能回點血。
儒意、萬達電影參投了諸多影片,是追光動畫《聊齋:蘭若寺》的二三大出品方,回本可能有些勉強。
春節(jié)檔憑借《哪吒2》狂攬票房的光線傳媒,暑期檔主控作品《花漾少女殺人事件》預測總票房僅0.29億。不過,這類影片通常小成本,對光線傳媒整體業(yè)績影響較小。
剩余兩部可能大賺的影片出品方,并非傳統(tǒng)“大廠”:《731》出品公司分別為長影集團和保利影業(yè);《東極島》的主控是導演管虎的北京七印象和淘票票。
淘票票還是《聊齋·蘭若寺》的第四大出品方、《戲臺》的第三大出品方。
貓眼則押注《長安的荔枝》(第二大出品方)、《醬園弄·懸案》(第三大出品方)、《惡意》(第三大出品方)。
如今,《醬園弄·懸案》《惡意》《聊齋·蘭若寺》票房紛紛失利,貓眼和淘票票的較量,主要還在《東極島》和《長安的荔枝》兩部影片的票房表現(xiàn)上。
暑期檔危矣
從2015年的124億元,到2023年的206億元,再到2024年驟降至116億元,若2025年暑期檔持續(xù)不及預期,或將影響影視公司的檔期戰(zhàn)略布局。
目前內地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檔期是春節(jié)檔、暑期檔和國慶檔。往年國慶檔,每年至少有兩家傳統(tǒng)“五大”正面交鋒。而去年國慶檔,僅有《志愿軍:存亡之戰(zhàn)》主控為中國電影,其他主控多為地方國資或者新影企。多重影響下,國慶檔總票房也從2019年-2021年的40億元左右,下滑到2024年的20億元左右。
若今年暑期檔票房繼續(xù)下滑,或許會進一步動搖片方對這一檔期的信心。大量影片轉而調至更具票房保障的春節(jié)檔,這對暑期檔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暑期檔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能持續(xù)提供多樣化的優(yōu)質影片供給,頭部影片的帶動作用更是撬動大盤票房的關鍵。2023年暑期檔之所以能創(chuàng)下票房新高,正是得益于《消失的她》《孤注一擲》等現(xiàn)象級作品掀起的全民觀影熱潮。
一旦優(yōu)質影片為求穩(wěn)妥轉投春節(jié)檔,暑期檔將淪為質量平庸的“炮灰片”聚集地。更會讓觀眾形成“暑期檔無好片”的刻板印象,進一步削弱觀影意愿。
如此一來,“票房下滑—優(yōu)質片撤離—檔期吸引力衰減—票房持續(xù)下滑”的惡性循環(huán)便會加速形成。
長此以往,中國電影市場或將陷入更為嚴峻的“孤島式繁榮”:唯有春節(jié)檔維持著表面的熱鬧,其他檔期持續(xù)低迷,全年票房的波動幅度亦將隨之擴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