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26只浮動費率基金質地如何?宏利睿智領航需要警惕,孟杰今年最大虧損達20%!
文/任暉
首批26只創新浮動費率基金將于5月27日起陸續開啟發行,并將于6月份結束募集,多家基金公司派出長期業績穩健的“老將”出戰。
本文聚焦博時基金即將推出的博時卓睿成長混合型基金及其擬任基金經理田俊維。
同時在發兩只基金引關注
資料顯示,田俊維從業年限14年以上,擁有超過9年投資管理經驗,其職業生涯起步于賣方,曾在渣打銀行工作,后輾轉至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安信證券,擔任傳媒與互聯網行業研究員長達6年。
2013年,田俊維加入天弘基金,起初擔任TMT行業研究員,后成為消費組組長,能力圈不斷拓展,逐漸覆蓋醫藥、傳媒、家電家居、消費、農業、電力等多個行業。
2015年6月起擔任基金經理,管理過數只基金產品,代表基金天弘價值精選任期累計收益率164.78%,年化收益率29.40%,同期同類排名38/231。
2021年,田俊維加盟博時基金,截至目前管理3只基金,規模合計5.94億元,其單獨管理的的博時創新經濟和博時卓遠成長一年持有A同類排名均在靠前位置。
綜合來看,田俊維的投資能力出色,并非是博時卓睿成長的“軟肋”。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博時卓睿成長之外,田俊維目前還在發行博時卓越優選。兩只基金名字相似,比較基準相似,一位基金經理同時發行兩只極其相似的基金,這在業內比較少見。
另外,業內基金經理管理多只基金往往采用復制策略,方便將精力放在投資標的的研究上面,只有到一定規模之后才會考慮風格差異化,例如配置港股市場。
而田俊維目前管理3只基金,規模只有5.94億元,但他卻采用差異化管理。根據2024年年報以及2025年一季報數據,博時卓越成長主要配置機械設備、非銀金融,博時卓遠成長一年持有主要配置機械設備、計算機和銀行,博時創新經濟主要配置機械設備、國防軍工、計算機和電子。這也就造成三只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分別2.18%、5.77%和16.97%,最大業績差接近15%。
擺在投資者面前的問題是,配置田俊維的基金如同開盲盒。兩只新基金是否會有新的投資側重點?田俊維能否應對"1拖N"的管理強度?
博時基金清盤潮持續發酵
除產品策略爭議外,清盤風險亦需警惕。據資料顯示,就在一個月之前,田俊維管理的博時鑫康清盤。
博時鑫康清盤的業績并不算差,這只機構定制的靈活配置型基金2021-2024年已經連續4年盈利,清盤時今年以來收益3.24%。該基金在田俊維約3年半的任期內實現收益10.22%,同類排名118/1975。
即便如此,依然無法阻擋機構投資者的贖回,最終導致基金清盤。
一周之前,博時恒潤6個月持有期A也進入清盤流程,不過這只偏債混合型基金業績糟糕,成立以來虧損8.41%,同類排名851/915。
而這些僅僅是博時基金整體清盤潮的一個縮影。自2021年起,博時基金的清盤基金數量一路攀升,截至目前已累計達到42只,僅2025年以來博時基金就占據6席,在整個基金行業中名列前茅。從基金類型來看,清盤范圍廣泛,涵蓋主動權益、固定收益、指數以及FOF等多個領域。
其中,最“博人眼球”的是博時時代精選,該基金存活時間僅為4個月。從2022年9月29日成立到2023年1月19日清盤,博時時代精選混合A、C總規模從2.06億元降為1800萬元,短短4個月時間便走向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