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網易看客欄目出品。
“假千金身份暴露”“簽下離婚協(xié)議后,她人間蒸發(fā)了”“眾人不知道她才是頂級豪門”“一部讓你熬夜看完的短劇”“一口氣追到大結局,超過癮”……
在自帶“爽點”的廣告包裝下,小程序短劇席卷了各個社交平臺,似乎想把你吸入一個關于欲望的漩渦。若不小心碰到廣告末尾“全集搶先看”的鏈接,手機頁面便會自動跳轉到微信小程序。一筆觀眾與平臺之間的交易即將發(fā)生。
短劇有多火?根據(jù)艾媒咨詢《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2023年國內微短劇市場規(guī)模高達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如此發(fā)展下去,預計2027年市場規(guī)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
短劇正在掀起一股新的掘金潮。就算不是所有人都看的上,風口之下,無數(shù)人還在往里擠。
短劇行業(yè)里的人,無一不在跟時間賽跑。
沈輕前一晚睡覺時,就覺得渾身不舒服,頭疼、心慌,第二天早上,她前往醫(yī)院檢查,診斷結果顯示:過度勞累。沈輕帶著醫(yī)生開的速效救心丸回到家,短暫休息后打開電腦,接著寫。
現(xiàn)在她手上同時有3個小程序短劇劇本要完成,因為平臺都想趕在春節(jié)檔上線。每個劇本80到100集,每集1到2分鐘。3集一個小高潮,5集一個大高潮。“每天高強度十多個小時的腦力工作,腦子要炸裂了?!?/p>
3個劇本意味著3份收入,這對沈輕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雖然很多“短劇平臺編輯”都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帖子收劇本,但其中魚龍混雜,讓人難辨真假。被騙和毀約,沈輕都經歷過。
轉行前,沈輕在一家劇院做幕后工作,沒接觸過編劇的業(yè)務,但她面試的那家短劇公司卻毫不擔心。老板一邊介紹,一邊推過來幾部已經上線的短劇,讓沈輕照著學習,這還是她第一次見識短劇。
短劇并不難寫,用沈輕的話說,“很像十多年前看的狗血小說”。但在她即將完結第一個劇本時,老板突然告訴她,平臺不收了。當時沈輕沒有多想,覺得是因為自己能力不夠。
半個月之后,平臺上線一部新短劇,沈輕發(fā)現(xiàn)整體的劇情走向和人物設定跟自己劇本里寫的如出一轍。她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稿”了,找到老板,提出要看公司與平臺對接的合同,但老板說合同是“公對公”的,不能給員工查看,拒絕了她。
沈輕同時在寫的劇本,完結后每份約有5萬字
同樣的事情后來還發(fā)生了第二次,沈輕決定離職,自己找活兒干,在各個社交平臺給短劇編輯投稿。她投出第一個劇本時,拿到了一萬五千元稿費,如今漲到了2萬。
去年爆火的短劇市場,像給萎靡不振的影視行業(yè)打了一劑興奮劑。《哎呀!皇后娘娘來打工》的用戶充值金額突破1200萬只用了24小時;同樣的時間,《閃婚后,傅先生馬甲藏不住了》的充值金額流水突破1200萬。《無雙》充值破億用了8天時間……這些數(shù)字締造了一系列“暴富神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小程序短劇。
方蕾在2022年就組建了自己的短劇編劇工作室,團隊成員全是科班出身。工作室去年上線了10部短劇,其中4部用戶充值金額破千萬。
對影視從業(yè)者來說,短劇的一大優(yōu)勢就是“來錢快”。方蕾在入行短劇前做了7年影視劇,按照她的描述,傳統(tǒng)長劇的回款流程漫長得令人絕望:簽訂合同、大綱、分集概述、前五集、初稿、定稿、劇本交付。7個環(huán)節(jié),每完成一環(huán)到一筆賬,每個環(huán)節(jié)還要經過嚴密的審批。
今年年初,方蕾寫的一部短劇上線了,而這筆稿費,早在半年前她交付劇本時就已經到賬。與之相比,她還有一個19年就交出去的長劇,到現(xiàn)在尾款都沒拿到。
如此高效的收益模式,還在源源不斷吸引人加入。毛毛便是在去年年底,離開了自己待了3年多的網文公司,成為一名短劇編輯,負責收稿和審核。
小程序短劇的流行,繞不開網文。前兩年,很多網文公司為了引流,把網文里的情節(jié)翻拍成夸張短視頻,投放到社交媒體上。
病毒式洗腦的廣告確實起到了效果,但整個行業(yè)前景依舊不太樂觀,毛毛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網文公司裁員,她所在的公司也采取末位淘汰制,“大家在一汪快要縮成小眾冷門圈子的池子里互相內卷?!?/p>
從毛毛的工位可以看到夕陽
短劇行業(yè)卻是另一番光景,不僅在持續(xù)招人,薪資待遇也都比網文行業(yè)好?!安蝗绮徊f一爆了還清房貸呢?”毛毛覺得短劇和網文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過去做網文的經驗也可以用在短劇編輯上。
更重要的是,做短劇出爆款的概率更高,賺錢的概率也更高,“就算不爆也比干小說賺得多?!?/p>
眼見那些在短劇最火爆時入場的朋友們賺的錢越來越多,毛毛也加入進來。如今的短劇行業(yè)像一個漩渦,吸納了財富,也吸納了無數(shù)“拼運氣”的人。
寫短劇也會講“黑話”,內行人把吸引觀眾一集集看下去、勾起觀眾付費欲望的情節(jié)設計叫做“鉤子”。
明確的“鉤子”勾住觀眾的情緒。一個“鉤子”接一個“鉤子”,觀眾的情緒逐漸累積。一集結束,付費窗口彈出,觀眾為了劇情乖乖交錢。一次短劇和觀眾的交易達成了。
主人公的身份,是劇情中最好埋“鉤子”的地方。看似廢柴的男主實則是三界戰(zhàn)神,撿來的女主才是真正的豪門千金,但編劇偏要把他們的真實身份隱藏在一個平平無奇的“馬甲”下,抓著觀眾的情緒,先虐、后爽。
在劇的開頭,方蕾用1分鐘交代了女主孩子被偷走之后離家的故事前情。緊接著,“X年后”三個字閃現(xiàn),女主以上流社會的新身份回歸。過了3集,劇情迎來一個小高潮,消失多年的她和男主重逢,又像當年一樣遭遇反派人物百般刁難。
第15集,到“掉馬”的時候了,女主的真實身份即將被揭露,反派也即將被“打臉”。突然,手機頁面彈出付費窗口,充值套餐金額從9.9元到99元不等。充值99元就能成為全站會員,一年內可以觀看小程序內所有短劇。
這就是一個完整的付費鉤子。“你要爽了,我就要讓你給錢了?!?/p>
毛毛給編劇修改劇本
毛毛作為劇本編輯,首先要做的就是拉出故事主線、找“鉤子”。但她還是更期待看到些“新東西”。情節(jié)設定、人設、場面,如果都是舊的就不要。
但所謂的“新”,也只能相對而言。真假千金、閃婚裝窮、閃婚不見面、一夜情認錯人、替嫁……在毛毛眼里,這些短劇題材就沒有一個是在網文里沒有火過的。短劇只是在重復網文走過的路,不同的是,網文近五六年來積累的發(fā)展路程,短劇用一年時間就“跑”完了。
在短劇制作的流水線上,短劇編劇就像擰螺絲的。他們按照短劇故事的邏輯,用“鉤子”把不同的情節(jié)和人設串連在一起,再拋售出去,試圖“嘭”一下子引爆市場。
和真正的流水線工人不同的是,他們需要為產品的最終成果做更多考慮。“除非你的劇本真的寫得非常好,否則最后拍出來很有可能就是一坨屎!”毛毛忍不住吐槽。
短劇的短,不僅體現(xiàn)在時長上,拍攝周期也大大縮短。一部100集的短劇,現(xiàn)在7-10天就能拍完,成本也在不斷壓縮,最后的成片能呈現(xiàn)出劇本的百分之六七十就算不錯。
短劇的演員也多半是龍?zhí)壮錾?,為此,毛毛要求編劇最好把演員該怎么表演都要寫清楚。比如,主角復仇前放狠話時,要在臺詞后面用紅色字體標明:“先輕描淡寫地說,后揚起嘴角,語氣逐漸加重?!?/p>
毛毛下班后走出公司,發(fā)現(xiàn)地上的雪積起來了
在外行扎堆的短劇流水線上,太有經驗的人反而會水土不服。
一位在毛毛眼里“混得挺好”的影視劇編劇朋友,覺得短劇門檻很低,想嘗試入行賺些錢,就找毛毛聊了聊。毛毛讓對方寫了幾集大綱,收回來一看,發(fā)現(xiàn)節(jié)奏太慢,抓不到“鉤子”。
“對我們來說,網文平臺的作者才是內行人,影視編劇反倒是外行?!泵暾o他講了一遍短劇邏輯,還發(fā)回去了幾部叫對方學習。
“學這個東西比寫長劇麻煩多了。”這位朋友最后還是選擇回去繼續(xù)寫影視劇了。
野蠻生長的開局之后,2023年末,一紙監(jiān)管指令落到了短劇行業(yè)頭上。部分短劇由于涉及色情、低俗和血腥暴力等被下架,各短劇平臺也加強內容審核。
與此同時,短劇觀眾的喜好在進化。方蕾剛開始寫短劇的時候,還是2022年,當時她手上寫出來的爆款是一部戰(zhàn)神題材的男頻劇。她也嘗試寫女頻劇,但都被甲方拒了。甲方告訴她,只有男頻短劇才賺錢。
把女兒關進籠子、誅滅全家、虐殺……這些在當時男頻短劇里常見的情節(jié)也出現(xiàn)在方蕾的劇本里。即便內心難以接受,但她還是寫了?!斑€是要吃飯嘛,沒辦法?!?/p>
方蕾到杭州參加業(yè)內論壇
從去年年初開始,女頻短劇陸續(xù)沖擊了以男頻為主的短劇市場。方蕾看到了女頻短劇創(chuàng)作的可能性,也開始看網文學習寫女頻劇。今年年初,她寫的女頻短劇沖上了榜單。
這部劇完稿于去年6月,但時隔半年才上線。在飛速發(fā)展的短劇行業(yè),6個月足以改變風向。根據(jù)艾媒咨詢發(fā)布的行業(yè)報告,僅去年7、8、9這三個月里,國內網絡微短劇發(fā)行量就多達150部。
半年前,短劇流行女主被扇巴掌,這是女主被“虐”的一種形式。但在方蕾的劇里,沒有一個巴掌落在女主臉上。寫劇本時,有人反饋說方蕾的女主怎么沒挨一個巴掌?她覺得這樣挺好的,就是不想讓女主受虐。
不久前,一部名為《裴總每天都想父憑子貴》的短劇登上榜首。和方蕾的短劇題材相似,劇中,女主在一家鞋店做銷售,碰到多年不見的反派妹妹來刁難。受到了妹妹的羞辱后,女主沒有隱忍,把反派妹妹打到叫救護車。這種主角反擊的爽感與之前虐戀劇中女主不斷受虐的劇情正好相反。
如今再回看,方蕾覺得自己當時寫得還不夠狠,不夠爽。如果現(xiàn)在重寫,她不僅不要女主挨巴掌,還要她在被虐時更狠地懟回去,甚至打回去。要女主做更多反擊。
虐心,也是沈輕對女頻短劇的第一印象。她剛開始寫短劇時,心想現(xiàn)在的女生怎么還在看愛而不得、無力反抗、身心受辱這么虐心的東西。她把自己帶入觀眾的視角,寫了幾集輕松幽默的內容給當時的老板看。老板告訴她,這不是市場流行的內容。
沈輕說服老板把劇本投到兩個平臺。平臺給出了同樣的反饋:不太符合當下的審美。沈輕這才放棄了自己的想法,決定先把錢掙到,再來談理想。
“那我也沒辦法嘛,只能接受現(xiàn)實,畢竟為了賺錢,還是選擇寫一些比較符合市場的東西。”
如今,以前在短劇市場上受青睞的虐戀女頻劇已經跑不動了。沈輕終于有機會嘗試她剛入行時的想法,寫一些詼諧幽默的劇本。
沈輕和短劇制作方簽訂的合同
但無論風向怎樣改變,low仍然是很多人對短劇的第一印象。
方蕾的工作室一直在招聘,但很難找到合適的。來面試的年輕人,大多都還抱著“搞藝術”的心態(tài),“說白了還是沒經歷過社會的毒打,不知道錢的重要性?!?/p>
一次面試時,應聘者是一個剛畢業(yè)的大學生,當著方蕾的面就不服氣:“你給我開這么點工資,就讓我寫這么low的東西?”方蕾聽了也很不快:“你已經用金錢衡量這個東西了,想吃這碗飯,但是你又覺得它low?!彼J為這是一種很畸形的想法。
從網文行業(yè)跳槽來的毛毛深諳下沉市場。提起小程序短劇,她想到了目前市值排名第二的電商平臺拼多多,下沉,但是賺錢。
有一次,毛毛回老家,和媽媽去街邊手機鋪貼膜。排隊時,有路人問起毛毛是做什么工作的,媽媽說女兒是干短劇的。想不到對方很興奮,跟她說自己看短劇看得可起勁了,以前覺得看短劇丟人,只能偷偷看,從來不敢告訴別人,后來發(fā)現(xiàn)身邊很多人都在看,覺得自己看短劇也沒什么了。
毛毛覺得自己不算短劇受眾,但畢竟是做這一行的,偶爾碰到演員演技好、爽感給得足的短劇,也會主動去看。
她是戲劇文學專業(yè)畢業(yè)的,曾經的同學和老師中也有不乏瞧不起短劇行業(yè)的,但現(xiàn)在既然賺到錢了,毛毛覺得,短劇也沒什么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