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明星”閃耀舞臺
跳出百姓幸福生活
本次大賽舞臺上,最大的亮點是廣場舞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屬,而是逐漸成為了年輕人的“新寵”。今年決賽參賽者年齡跨度從10歲至75歲,涵蓋學生、教師、社區群眾、退休職工、機關干部等不同群體,實現了從“大媽C位”到“三代同框”的年齡重構,充分體現了我市全民藝術普及的顯著成效。
大賽現場,各參賽隊伍身著統一服裝、舞步整齊劃一、動作流暢有力,以飽滿的熱情演繹了《我們的中國夢》《陽光路上》《幸福的日子扭起來》等弘揚主旋律的經典曲目,也有隊伍創新編排,將傳統舞蹈與現代元素巧妙融合。《西張繡球燈舞》《奶奶們的花棍情》原創作品將繡球燈舞、花棍舞富有當地特色的省級非遺項目經過精心編排,以廣場舞的形式創新呈現,讓群眾在健身娛樂中感受到了非遺的魅力。
來自高新區的龍吟舞團是由高新區的中小學教師組成的隊伍,她們帶來的廣場舞《雪韻領航·師舞風華》融合了傳統舞蹈元素和現代感十足的編排,展現了泉城教師隊伍的活力和風采。還有平均年齡62歲的隊伍憑借原創舞蹈《百年商埠》一路過關斬將闖入決賽,隊員們銀發飄飄活力四射的表演贏得了現場陣陣喝彩。
“90后”小于是今年參賽隊伍中的年輕人之一,她自從加入小區的廣場舞隊伍后,越發自信充滿活力。“一年前開始跟著阿姨們跳廣場舞的時候,覺得挺不適應的,動作也不是非常放得開。但是隨著動作越來越熟練,跟阿姨們逐漸熟悉之后,堅持每天跳廣場舞成為了我下班后的‘解壓神器’,是一場身心的雙重滋養。”
四級聯動搭建舞臺文化惠民深入人心
“從社區海選到全市決賽,我們真切感受到了政府對群眾文化的重視。”鋼城區一路領航藝術團團長感慨道。今年大賽除傳統的區縣初選外,還創新設立了高新、濟陽、槐蔭、萊蕪四大分賽區,讓更多“草根”舞蹈隊有了展示的機會。
據統計,這次廣場舞大賽全市有近千支隊伍、超萬名廣場舞愛好者參與了各層級選拔,真正實現了“群眾演、群眾看、群眾樂”。 本次廣場舞決賽,不僅匯聚了泉城廣場舞的最高水平,更是積極開展“‘泉民大舞臺’文藝骨干種子選育計劃”階段性成果的集中展示。經過前期精心策劃、廣泛發動,“種子選育計劃”最終形成了一支近8400人的隊伍。下一步,將通過市、區縣、街鎮、社區(村)四級逐級培訓機制把歌唱、舞蹈培訓等優質資源送達基層。
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務處負責人介紹,“泉民大舞臺”旨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深入挖掘泉城文化內涵,為市民百姓搭建匯聚夢想、傳遞熱情、促進交流的平臺。廣場舞目前已成為基層群眾文化的重要載體,本次廣場舞大賽惠及群眾超萬人次,成為“泉民大舞臺”群眾文化品牌項目設立初衷的生動詮釋。
舞動泉城
百人同跳幸福曲
當熟悉的旋律響徹群星廣場,來自全市27支代表隊的百余名廣場舞選手身著盛裝,踏著自信昂揚的舞步,在舞臺上綻放出最美的風采。
現場千余名觀眾情不自禁地跟隨節奏打起拍子,整個廣場化作一片歡樂的海洋。作為壓軸節目,這場百人共舞的盛大場面尤為震撼。參賽選手們雖然來自不同社區、鄉村、街道,身著不同的隊服,但此刻他們用同樣飽滿的熱情,共同演繹著對黨的深情贊歌。
“種子計劃”骨干學員劉澤鈺激動地說道:“三個多月來,我們反復打磨每一個動作,就是為了呈現最完美的演出效果。這次百人同舞的經歷讓我深受鼓舞,回到社區后一定把這份激情傳遞給更多群眾,讓‘泉民大舞臺’綻放更絢麗的光彩!”
賽后,來自山東藝術學院的評委李麗娜教授表示:“從傳統到創新,每支隊伍都展現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特別是百人同跳的壓軸節目,讓我們看到了群眾文化活動的蓬勃生機。”山東藝術學院舞蹈學院原院長、趙宇教授總結說:“今天的比賽不僅是一場才藝展示,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選手們用舞蹈語言贊美著新時代的幸福生活,展現了泉城人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泉民大舞臺,有才你就來!”在觀眾們響亮的口號聲中,大賽圓滿成功。現場群眾紛紛拿出手機,記錄這些充滿生命力的精彩時刻。經過激烈角逐,大賽共評選出一等獎4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13名。下一步,“泉民大舞臺文藝骨干種子選育計劃”等更多豐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動將持續推進,文化的清泉將滋潤泉城每個角落。
來源:濟南市文化館
編輯:姜富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