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于東來連發10條動態,有藝人致歉!“胖東來”,還好嗎?)
近日,“明星企業”胖東來日子不好過,一方面遭遇“胖都來”碰瓷營銷,另一方面又遭到自媒體造謠抹黑。
“胖東來”被“胖都來”碰瓷?有明星致歉、條幅撤下
5月1日,位于浙江嘉興海寧市的“胖都來”大賣場開業,因名稱與河南的知名品牌“胖東來”相近,引發爭議。趙亮、葉璇、丁岱勇等多位明星錄制祝賀視頻,賣場外墻還懸掛著十多條明星祝賀條幅。
據極目新聞,6日下午,胖都來大賣場附近的商戶向記者證實,這些條幅都已摘下。
5月5日,演員趙亮發布道歉聲明,稱與“胖都來”無任何商業合作或代言行為,更未收取任何費用,在意識到視頻被發布后,第一時間聯系了相關人員,明確要求立即下架該視頻,不允許繼續傳播和使用,以免造成進一步誤解。”記者查詢發現,目前,“胖都來”抖音官方賬號中,多位明星錄制的祝賀視頻已下架。
據上游新聞,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胖東來與“胖都來”二者的名稱相似,經營范圍相同,容易使消費者產生混淆。胖東來先注冊商標享有商標專用權,“胖都來”涉嫌不正當競爭,還涉嫌侵權。《商標法》規定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屬于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此外,付建認為,明星為“胖都來”錄制祝福視頻,雖未提及商場名,但如果明星明知或應知“胖都來”存在侵權或不正當競爭行為,仍為其提供宣傳助力,可能構成幫助侵權。
據頂端新聞,6日下午,海寧市市場監管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他們關注到了胖都來品牌近期引發的爭議,并持續跟進、認真調查,目前暫時沒有調查結果。
自媒體接連質疑胖東來 于東來連發10條動態回應
近日,有自媒體接連發帖稱,胖東來以低成本從玉石獲取暴利、“幾百塊的東西賣幾千幾萬”,并公開貶低胖東來的產品質量。5月6日,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在抖音連發10條動態,公開邀請柴懟懟、宋清輝、躺平叔等人前來深入研究考察。
于東來表示:柴懟懟、宋清輝、躺平叔等質疑胖東來的人們,如果你們愿意,胖東來可以邀請你們一起來胖東來深入了解研究考察。
據此前報道,于東來不僅在社交平臺放出財報、毛利率、質檢報告,甚至直言:如果不讓“柴懟懟”這種隨意污蔑傷害他人的行為受到應有處罰,會主動關閉或永遠離開胖東來這個企業。
面對該事件,許昌市市場監管部門對胖東來進行了檢查,認定未發現違規問題。相關社交平臺對網紅“柴懟懟”封號一個月,并下架了相關視頻。據悉,胖東來起訴“柴懟懟商業詆毀、侵犯名譽權”一案,也已在許昌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
懲治網絡黑嘴不能靠企業“關門相逼”
常言道“樹大招風”,明星企業常常遭遇碰瓷詆毀。尤其是在自媒體時代,涉企內容一直是流量富礦。不乏自媒體為博關注,“編黑料”“潑臟水”“帶節奏”,攪起一場場風波。至于維權,網絡謠言案件的舉證、立案、審理等流程較長,很多企業實在折騰不起。即便最終勝訴,這個“黑嘴”消停了,也保不齊其他“網紅”又冒出來蹭熱度,令企業心力交瘁。這一次,于東來被逼得放出“關門”的氣話、狠話,讓大家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企業面對網絡詆毀時的無奈與憤慨。
公眾當然有評價商家的權利,但不意味著可以信口開河、惡意中傷。深扒一個個上躥下跳的造謠侵權者,明面上將自己標榜成“社會良心”“民間嘴替”,實則心里全是上不得臺面的“毒生意”。比如,一些知名企業和企業家自帶關注度,便有自媒體、MCN機構把其當作圍獵目標,以潑污圍攻博關注、求漲粉。也有人試圖通過編造散布謠言訛取相關企業“封口費”,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專門成立公司,在多個平臺運營大量自媒體賬號,從炒作謠言到有償刪帖“一條龍”作業。若敲竹杠不成,那就變本加厲“黑到底”。正常經營的企業,不堪其擾,“黑嘴”們卻賺得盆滿缽滿,豈有此理?
輿論環境也是重要的營商環境,維護企業聲譽,打擊網絡“黑嘴”,不能只靠企業家撂狠話、說氣話。作為傳播鏈條中最重要的一環,平臺尤須守土盡責,從嚴審核并深入清理存量涉企侵權信息,加大對違規賬號的懲罰力度,讓其無利可圖、無流量可賺。相較于事后封號,平臺更需要強化源頭治理,不能總等謠言實質性地影響了企業經營才有所動作。
謠言止于“治”,也止于“智”。網絡信息蕪雜,廣大網友也要提高媒介素養,多些求證意識。各方積極行動,還網絡生態以清朗,還市場競爭以公平,才能幫助企業輕裝上陣,踏踏實實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