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原作者授權發布,未經允許,請勿私自轉載!
本文作者:沫
身邊玩和田玉的朋友,經常拿自己曾大價錢收的“籽料”讓我幫看真假。很不幸的是,大部分上手看都是假的,還有少部分是因為看圖片所以無法確定。
可能有人說了,是不是因為你也做和田玉,就故意說別人的是假貨?
還真不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說假籽假皮,必然有斷假的道理。今天就拿手上的一些標本,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和田玉籽料皮子的特點
↑↑↑和田玉山料和籽料分布 | 圖片來源:沫珠寶
所以一般說來,籽料都有較好的油性。當然不是所有籽料都是好的,籽料也有垃圾,山料俄料也有好料,要具體到每塊玉來看,這個以后再聊。
↑↑↑玉龍喀什河道
籽料的形成過程,給它帶來了無可替代的痕跡,那就是籽料的皮。
↑↑↑籽料隨形 | 圖片來源:沫珠寶
以前籽料的皮被視為瑕疵,都是要去除的。
↑↑↑清乾隆和田玉觥 | 圖片來源:北京中拍拍賣
后來由于和田玉資源尤其是籽料資源稀缺,籽料價格大漲,在加工時往往留一點皮子,以作辨明身份之用。
↑↑↑和田玉籽料蛋面 | 珠寶匠官網在售
總體說來,籽料皮子有幾個特點:
1、毛孔深淺大小不一,沒有規律
毛孔其實指的是和田玉籽料表皮經撞擊形成的橘皮狀磨蝕坑,看上去就像人的皮膚毛孔一樣。
人的皮膚有的細膩,有的粗糙,和田玉的皮子也一樣,有的皮子毛孔非常細膩,有的皮子毛孔粗糙。
↑↑↑和田籽料原石 | 圖片來源:沫珠寶
但不管哪種,這些毛孔大小深淺都不會是完全一樣的,畢竟籽料是在河床里沖刷,今天撞上塊大石頭,明天蹭到片砂礫,又不是在洗衣機里360度受力均勻的滾。
↑↑↑和田籽料 | 圖片來源:沫珠寶
2、沁色自然柔和,深淺變化有層次
除了被各種撞擊沖刷,籽料在河床里也不免受到各種微量元素的沁染,形成各種色彩,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皮色。
↑↑↑棗紅皮籽料雕件 | 圖片來源:沫珠寶
常見的皮色有棗紅皮、秋梨皮、灑金皮、油煙皮、黑皮等等,不管哪種,顏色都很自然柔和,分布不均勻,有深淺變化。
↑↑↑和田玉籽料標本 | 圖片來源:沫珠寶
質地疏松部位的沁色往往比質地致密的部分顏色更深。
↑↑↑和田玉籽料 | 圖片來源:沫珠寶
3、釘子紋和水草沁
釘子紋,顧名思義,就是像釘子一樣扎進去。
因為籽料皮色的形成是千萬年微量元素持續沁染的結果,由表及里,如果剖開從側面看,就能看出沁色不僅在玉石表面,在內部也有沁入,只是相比表面沁色更淺更疏松罷了。
如果是籽料雕件,釘子紋可能裸露在外,比較容易觀察。如果是籽料原石,就需要借助手電筒打光,仔細看內部是否也有沁色。
水草沁是天然籽料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致色元素中錳離子玩的把戲。
由于錳離子沉積會形成結晶,這種結晶一般是黑色,形狀像水草也像蜈蚣,被稱為水草沁、水草花、蜈蚣腿等等。
↑↑↑水草沁 | 圖片來源:沫珠寶
這種水草沁一般在和田玉的裂隙處,呈一條黑線或黑色條帶,如果在放大鏡下看,可以看到一個個水草狀紋理。
要注意的是,有水草花只能證明不是人工染色,但不代表一定是籽料,因為俄料、青海料上都會有錳沉積形成的水草花。
判斷一塊石頭是否籽料,還是要結合皮子、皮色、形狀、結構、油性等多個因素綜合來看。
二、仿籽料的皮子特點
籽料的皮子,成了很多不良商家造假的重災區,不管韓料俄料山料青海料,做上皮子就堂而皇之當做籽料來賣。讓很多消費者不僅花了冤枉錢,也誤判了籽料的價值。
↑↑↑假皮仿籽 | 圖片來自某寶
市場上大多還是低端仿籽料,皮色俗艷雕工垃圾價格低廉,一眼假的那種,如果看過我們的文章和標本,對和田玉有一定認識,一般不會上當。
比較有迷惑性的是中高端仿籽料,用山料、高品質俄料做皮,或是對籽料二次上色,賣著籽料的價格,令人防不勝防。
所幸萬變不離其宗,仿皮技術再好,也不是自然造物,還是有跡可循的。
1、毛孔均勻,很有規律
真皮的毛孔是自然變化萬端的環境造就的,假皮的毛孔是鉆子鑿、滾筒磨砂得出的,自然沒有什么深淺和大小變化。
↑↑↑造假都不走心的鑿出來的毛孔 | 圖片來自某寶
如果一塊料子整片毛孔都整齊得可以參加閱兵式,那是假皮無疑。
↑↑↑假皮 | 圖片來自網絡
2、皮色鮮艷均一,單調無層次
可能是中國人崇尚金色,也可能是名字好聽,造假分子最喜歡做的就是灑金皮,其次就是棗紅皮。
↑↑↑假籽假皮 | 圖片來自某寶
這些皮子就像把屏幕飽和度調到最高一樣,顏色濃艷,非常刺激視覺。除了裂隙處染料沉積,顏色會更深一些,表面顏色也幾乎沒什么深淺變化,萬里江山一片金。
當然不是所有顏色鮮艷的都是假皮,真籽也有顏色艷麗的,只是灑金皮是造假重災區,看到顏色浮艷、料子僵白、雕工一般的所謂“籽料”,一定多加小心。
↑↑↑典型假籽 | 圖片來自網絡
3、表面有人工磨痕
人工仿籽皮子上自然是沒有釘子紋和水草沁了,但有自己獨有的:磨痕。
仿籽除了皮色,形狀上首先得向沒有棱角的籽料看齊,所以不管用山料俄料青海料仿籽,都要先加工形狀,切磨圓潤。這樣就容易在表面留下磨痕。
↑↑↑仿籽磨痕 | 圖片來自網絡
當然,這個肉眼很難看出來,需要借助放大鏡。所以如果你想玩和田玉,一只十倍放大鏡,一個手電筒是必不可少的。
三、一葉障目的難題
籽料原石或留皮較大的雕件,結合上面的描述,判斷起來還是相對容易的。最難判斷的,是只留一小塊皮的鐲子、雕件。
因為皮子不完整,不僅可能把假皮當真皮,還可能把真皮當假皮。
下面這個料子,看全貌很容易判斷是假皮,因為毛孔和顏色都非常均勻。
但如果做成鐲子,只留了一點皮呢?
又或是磨成珠子,只留一點皮呢?
↑↑↑山料做皮 | 圖片來源:沫珠寶
而下面這個料子,發微博讓大家猜的時候,很多人覺得是假皮,因為顏色很鮮艷,毛孔相對均勻。
↑↑↑圖片來源:沫珠寶
但是實際上這是一塊真籽料,只是正好留皮部分顏色更艷麗。從側面看還可以看到內部的顏色沁入痕跡。
之前說了,判斷籽料,要結合皮子、皮色、形狀、結構、油性等多個因素綜合來看。如果是料子很差的那種,即使只留一小塊皮,也容易看出。
↑↑↑燒色做皮標本 | 圖片來源:沫珠寶
但中高端做皮一般會用高品質俄料,本身料性就不錯。但由于籽料的稀缺和價格高企,不法商家更愿意做皮當籽料賣。
↑↑↑假皮鐲子 | 圖片來自某寶
舉個例子,料子細潤顏色脂白的鐲子,老老實實說是俄料,市場價大概十萬左右。如果做一點皮當籽料賣,妥妥的五六十萬,普通人很難區分。
↑↑↑作品技術一般的假籽鐲 | 圖片來自某寶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無他,逐利耳。
喜歡和田玉的朋友越來越多,提醒大家,購買和田玉最重要的還是玉質,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多看少買,不要讓自己花出去的錢變成以后的心痛。
想了解更多關于和田玉知識,可以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