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鋒的早年經歷
華國鋒1921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本名叫作蘇鑄,華國鋒三字取自“中華抗日救國先鋒隊”,以表示自己要做抗日救國先鋒的志向。
華國鋒17歲參加革命,成為山西交城犧盟會的成員,一直在交城從事抗日救亡的工作,官至交城縣縣委書記兼縣武裝大隊政委。1945年后,他改到陽曲縣擔任縣委書記和縣武裝隊政委。
48年冬,中央要求華北派5萬名干部隨軍南下接收南方城市,華國鋒被選入其中,不久后他到了湖南湘陰縣擔任縣委書記和縣武裝隊大隊長。
1951年6月,華國鋒開始擔任湘潭縣縣委書記,眾所周知,湘潭是毛主席的故鄉。這一職位調動直接改變了華國鋒日后的政治生涯。
1954年,華國鋒升任湘潭地委書記,1958年,華國鋒任湖南省副省長,1970年,華國鋒成為湖南省第一書記,也就是湖南的一把手。
華國鋒的葡萄架
華國鋒在1982年的十二大之后完全退出中央領導層,并開始了自己的閑居生活。
據華國鋒妻舅的說法,華國鋒在1983年時,在北京郊區找了幾個葡萄種植園,開始學習葡萄的種植和管理技術,以充實自己的閑居生活。
后來,在華國鋒的家——北京西皇城根經委9號院中,就出現了兩個很大的葡萄架,華國鋒的家人說,這兩個葡萄架上最多曾種過五六十個品種的葡萄,每到了收獲的季節,不僅華國鋒一家可以品嘗到甜美的葡萄,華國鋒還會要求把一些葡萄送給部隊的戰士們品嘗。
華國鋒是農民出身,他喜歡擺弄葡萄,在他還有余力的時候,他都是自己處理葡萄架,等他老了一些,就指揮身邊的司機、廚師等等幫幫他進行修剪的工作。
華國鋒雖然種葡萄,但是他本人每次最多只能吃一兩顆,因為早在70年代中期的時候,他就被檢查出了糖尿病。1988年之后,醫生對他的飲食要求越來越嚴格,他每天的主食攝入被要求為2兩8錢,每天早上吃5錢,中午一兩3,下午一兩。
有一次,華國鋒吃餃子,吃了十個之后還想吃,經過他的夫人韓俊芝的“批準”,他才又多吃了兩個。
華國鋒是地道的山西人,他一生最喜歡的都是家鄉的面食,比如莜面、刀削面、貓耳朵、羊肉臊子等等。他有時候主食會吃一些烤饅頭片,據他的廚師說,他的牙口很好,常要求把饅頭片烤得硬一些。
未完成的愿望
華國鋒喜歡的運動包括散步和氣功,同時華國鋒也是一個具有書法造詣的人,他的墨跡在如今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比如張家界、華山等地。
晚年的華國鋒常一些書畫名家比如李鐵梁等切磋技術,也會時不時去參加一些筆會。很多人對華國鋒的書法功底都很贊賞,這些贊賞包括從容大氣、筋骨盡現等等。
但華國鋒并不是一個喜歡經常出門的人,這可能是因為他出去時總會被別人認出來,某年他去地壇游覽,盡管戴著口罩,他還是被人認出來了,圍觀的群眾迅速簇擁成了一團,華國鋒不得不匆忙離去。另一次是在王府井,他又被一些人認出來了,一些工人問他是不是華主席,他沒有承認。
但是,盡管華國鋒不喜歡外出,每年有兩天他是必然要出去的,一個是12月26,一個是9月9日,這兩個日子都和毛主席有關。
在大家的印象中,華國鋒并不是一個嚴厲的人,但事實上華國鋒對自己的子女們的要求卻很嚴格,他要求孩子們務必好好努力,做節儉的人。
華國鋒共有2子2女,他們都很樸素,沒有高干子女的那種架子,也都能和自己的同事搞好關系。這些都離不開華國鋒的教導。
華國鋒閑居后堅持每天看《新聞聯播》,這個習慣雷打不動。晚年的華國鋒一直有一個愿望就是能去看看奧運,08年8月2日,奧運會彩排時有人給他送來了票,但華國鋒卻說自己太老了去不了了。18天后,也就是8月20日,華國鋒病逝,享年87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