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介紹過,保險行業出了,要求所有舊版重疾產品在今年1月31日之前下架。
現在已經進入下架的高峰期,只剩最后幾天了。
目前來看,不少老產品的保障力度和性價比其實更高(尤其是“擇優理賠”,優勢很大)。
一樣的支出,買目前的新產品,保障會有一定的縮水,部分高發疾病拿到的理賠金要少很多。
這影響大嗎?
我認為很大,在疾病面前,能拿出來的錢越多,整個家庭的希望越大。
今天就這個話題,說說我的想法。
一、疾病,是一場全家人的戰役
疾病對家庭的打擊,不只是高額醫療費這么簡單,還有長期的護理費、康復費,有時候養病比治病更費錢。
除此之外,生病期間無法工作產生誤工費。更嚴重,比如癱瘓、截肢等情況,可能以后都無法再工作,還要家人照顧,導致家庭陷入財務困境。
根據國家扶貧辦的數據,在所有貧困戶中,因病返貧的占比高達44.1%。
重疾險面世的初衷,就是為了補償家庭經濟損失,所以設計為確診后一次性賠保額、不限制用途的形式,守護全家不會因為一場大病被一舉擊垮。
拿到的理賠金額越高,對家庭的幫助也就越大。
而在賠付金額這一點上,(同樣的保費下)老產品保障要更出色一些。
比如同樣是買50萬保額,高發的輕度甲狀腺癌,老產品可以多賠35萬(這可能是很多家庭好幾年的收入),高發輕癥可以多賠7.5萬。
除此之外,部分老產品還支持擇優理賠,可以同時享受到新產品和老產品兩邊的好處。
什么意思呢?
打個比方:
老定義,輕度甲狀腺癌賠得多,按老定義賠,多拿70%保額;
新定義,有幾種疾病理賠門檻更低,那就按新定義賠。
比如保險公司公布的一個真實案例:
有人買了30萬保額的老產品,今年確診腦中風后遺癥,但病情沒達到老定義要求,正常來說是不能賠30萬的。因為有了擇優理賠,加上符合新定義的要求,最后按新定義賠了30萬。
擇優理賠,等于給了一個理賠的雙向選擇權,讓我們有機會賠更多。
所以,如果你還沒有配置重疾險,配更多的老產品最好不要錯過。
多賠一分錢,家庭就少一分焦慮。
正好近期很多保險公司公布了2020年全年的理賠報告,我們以數據為依據,看看老重疾險是不是更值得買。
二、從理賠報告看,老重疾為何更值得買?
目前我查了30多家保險公司的理賠報告,各家的重疾整體理賠情況相差不大,我把關鍵點拎了出來。
1.保額要買足,賠付金額越高越好
這一點跟我們前面的分析是一致的。
根據中國人壽理賠報告,其重疾平均賠付金額只有3.8萬:
來源:中國人壽2020年理賠報告
近些年隨著互聯網保險的普及,大家保險意識有提高,一些保險公司的重疾平均理賠金額可以達到18萬。
來源:同方全球人壽2020年理賠報告
重疾險最核心的作用是補償收入損失,即使是18萬的理賠金,除去醫療費后也難以補貼家用。
很多人以為買了重疾險就有了萬全的兜底,但實際上關鍵不在于有沒有,而在于保額夠不夠。
一個比較建議的參考標準是,可以盡量買到50萬或3-5倍年收入。
2.人人都可能面臨大病風險,中年人尤其要做好防護
在所有的重疾險理賠中,30-60歲的中年人占比最高,甚至超過50%。
來源:陽光人壽2020年理賠報告
來源:百年人壽2020年理賠報告
需要先說明一下,這個樣本數據,存在一定的幸存者偏差。
因為60歲以上的年紀群體,絕大多數都沒有買過重疾險,自然也就不會有理賠。
一方面可能是他們年輕時缺乏資金和保險意識,年紀大往往買不了或者放棄了。
另一方面,也與我國的保險發展進程有一定關系。
由于一些歷史原因,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全國財政會議正式決定全面停辦國內保險業務,一直到1979年才開始復業,平安也是1988年才成立的,當時的保險還處在比較早期的階段。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大家的風險意識自然沒有現在的高。
但即使保險公司的理賠報告跟現實有一定的偏差,也不是沒有參考意義。
很多人以為自己年輕、健康,不可能遇到大病,老人才應該買保險。
但從理賠報告中可以直觀的看到,每個年齡段都可能遇上這些風險,中青年人患病數量更是不低。
鑒于我們無法預測風險何時來,早買早保障不會錯。
3.癌癥、心腦血管病需重點關注,尤其是甲狀腺癌
在各家保險公司的重疾理賠中,癌癥占比均是第一,大部分占在60%以上。緊跟其后的是心腦血管類重疾。
為什么癌癥會如此高發呢?
曾經介紹過,癌癥的高發性與年齡有關,在人口壽命高的發達國家,比如丹麥、法國、挪威等,癌癥發病率都遠超我國。
另一方面癌癥存在年輕化趨勢,根據抗癌協會公布的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數據,我國癌癥發病年齡提前了15-20年。
也就是說,原本50到80歲才容易患上的癌癥,已經提早到了35-55歲。
結合人口壽命增長癌癥越來越多、和癌癥年輕化這兩個趨勢來看,以后癌癥會越來越普遍。
事實上,這個結論已經在某些癌癥上得到驗證了。
比如甲狀腺癌,已經成為近些年增速最快的癌癥,非常高發。
來源:菠蘿因子
在大部分保險公司的報告中,不分男女,甲狀腺癌均排在癌癥理賠前列。
來源:平安人壽2020年理賠報告
一個很大的原因在于,現在的醫療設備進步了。以前很難發現的甲狀腺癌,如今在1-2毫米時就能被查出來。
雖然它治愈率很高,但再輕的癌癥也是病,身體不比正常人,對后續的健康、收入多少有點影響,需要更多的理賠金來彌補。
分析完保險公司的理賠報告,我們可以得出幾個重疾險的選擇關鍵:
①重疾賠付金額越高越好
②中青年風險高,需早早防護
③癌癥、心腦血管病是重災區,甲狀腺癌需重點關注
目前正處于新老重疾險切換期,至于選新產品還是老產品,我們可以結合這些要點進行分析。
三、新產品VS老產品,哪個更值得買?
現在已經上市了一些新定義產品,我們可直接對號入座比對一下:
新產品以里面最好的“福**生”為例,老產品以達爾文3號為例,條件都是30歲買50萬保額:
1.賠付金額,達爾文3號更高
得一般重疾,60歲前達爾文3號賠90萬,比福**生多5萬;
得輕癥,達爾文3號每次多賠7.5萬。
2.癌癥保障,達爾文3號力度更強
高發的輕度甲狀腺癌,達爾文3號賠90萬,福**生賠15萬,少拿75萬。
針對原位癌,達爾文3號可以額外賠1次,每次22.5萬。福**生賠1次,15萬。
3.心腦血管,達爾文3號有額外保障
基本的重疾、輕癥、中癥,2款產品都有保高發的心腦血管病。
達爾文3號增加了中度腦中風額外賠1次30萬,微創冠狀動脈/介入術、不典型心肌梗塞額外賠1次22.5萬。
除了以上這些,達爾文3號在價格上還便宜了500-700左右,還支持前面說到的擇優理賠,可在2套理賠標準中選對自己有利的進行賠付。
綜合來看,若要配置重疾險,老定義產品是當下更優的選擇。
不過重疾新規過渡期將在1月31日結束,所有老產品將在這10天內全部下架,現在是最后的窗口期,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考慮現在上車。
四、老定義重疾,哪些更值得買?
現在還有一些老產品,但性價比參差不齊,挨個去對比也是個大工程,容易掉坑。
我研究了一段時間,找到了幾款現在比較火的重疾險,而且都支持擇優理賠。
根據你的預算,想要什么樣的保障,應該都能找到合適的。
1.最推薦:達爾文3號,1月31日下架
達爾文3號是我一直以來的推薦,性價比很高,從上市到現在,基本還沒有產品能超越它。
1)60歲前確診重疾,比一般產品多賠80%保額,60歲后是正常賠100%保額。
假設買50萬保額,那么60歲前重疾賠90萬,等于額外送了40萬保額。
而且從前面保險公司理賠報告可以看出,30-60歲理賠占比不低,意味著拿到理賠金的概率很大。
這也是我那么在意重疾險的原因,因為有大概率會用上。
2)比重疾輕一點的輕癥、中癥也能保,降低了理賠門檻,還加送額外保障。
輕癥每次賠45%保額,中癥每次賠60%,針對高發的原位癌、心腦血管等4種輕/中癥,可以賠2次。
這些都是很容易復發的疾病,一般產品同種疾病只給賠1次,達爾文3號確實比較良心了。
除此之外,它的價格也比較劃算,不會強制買你不需要的責任。有意向的可以識別小程序進入投保頁面:
(長按了解“達爾文3號-不含身故”)
不過好產品也受到限制,達爾文3號過于火爆,做了購買限制:戶口地、社保地、常住地之一必須在頁面上的省市才能購買,買不了的朋友,可以考慮守衛者3號,全國可買。
2.保障更全面/全國可買:守衛者3號,1月31日下架
它也是網紅產品,保125種重疾+20種中癥+50種輕癥。
最大特點是重疾可以賠2次,第一次最高150%保額,第二次120%保額。達爾文3號是重疾賠1次。
現在醫療水平進步快,大病的生存率已經提高了很多,就是身體素質肯定比一般人要弱,萬一不幸得了二次重疾,對家庭的打擊會特別大。
而重疾如果只能賠1次,賠過合同就結束了,以后想買重疾險,保險公司都不敢收。
所以,能賠多次的產品才會這么受歡迎,守衛者3號又是里面性價比更高的,大人、小孩都適合買,選它不會虧。
(長按了解“守衛者3號”)
3、低預算推薦:健康保2.0,1月31日下架
它最大的優點就是上車門檻低。
保費是三款里最便宜的,雖然沒有額外賠,但是重疾、輕癥、中癥都有,基本保障是夠的。
購買門檻也更低,對健康要求更寬松,全國都能買,職業限制也少,還可以選擇保到80歲,杠桿非常高。
非常適合預算有限的朋友。
(長按了解“健康保2.0”)
順帶說一下,不論是線上投保,還是線下購買保險,都不要忽略“健康告知” (也叫健康問卷) 。
買保險就相當于你和保險公司簽訂了一份契約,如果你的身體條件明明不符合健康告知卻依然買了保險,那對你和對保險公司都不好,以后可能要扯皮。
但只要你的身體條件符合健康告知,那你和保險公司簽訂的這份契約是受到《保險法》第89條和92條保障的,無論是傳統保險還是互聯網保險,無論保險公司大小,政府會依據《保險法》給你兜底的 (這個我之前寫過,這里不展開了) 。
最后再提醒下,這幾款是舊定義設計的產品,1月31日會準時下架。建議大家早點上車,不要等到最后幾天才匆匆忙忙的購買。
買保險需要審核健康狀況,復雜情況可能要走人工審核,這就不是幾分鐘能搞定的事了。所以有需要的可以抓緊上車,早買可以早保障,但是晚了可能就再也買不到了。
如果體檢沒任何問題,符合健康問卷的全部情況可以買,有小異常的話可以在線審核。
復雜情況或者有搞不懂的地方,直接在頁面約個顧問老師,一定弄明白再買。而且多問問絕對不是壞事,讓專業人士替你把關。
點擊藍色字可進入對應的投保頁面,右下方就可以預約顧問了。
- 廣告 -
總之,
上車門檻低(下架時間1月31日23:00):
性價比高+保障好 (下架時間1月31日18:00) :
重疾2次賠+全國范圍內可買(下架時間1月31日23:00):
最后,雖然今天說的是保險,但更希望大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好身體比什么都重要。
緩緩君:985高校工科男,時代華語圖書簽約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觀點;有一點理性,也有一點溫度,已出版《我就喜歡這樣的你》。公眾號:緩緩說(huanhuanshuo5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