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馬喊水教子有方,得福當官得寶當老板得花成了博士后
《山海情》就這么遽然收尾了,剛開始涌泉村窮困帶來的驚詫,一幫老戲骨帶勁又搞笑的演技,漸漸遲鈍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生活帶來的亢奮,涌泉村整體搬遷了,得福升成縣長了,得寶公司越來越大了,連尕娃都成了楊總,他們的娃娃們都長大了。
除了張書記車禍是個悲劇,所有人都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美好的結局是觀眾期盼的。回顧23集《山海情》,主角黃軒演技突破了,得寶也被認為是男主角,馬喊水、李大友、白校長、凌一農教授、陳金山這些黃金配角,哪個演技不是讓人津津樂道?
閆妮、姚晨、王凱、陶紅等算是友情出演,但也都不可或缺,看起來挺舒服。村里的村民,也都很好地反映了當時西海固和移民村的情景。
馬得花算是劇中一位獨一無二的新女性。
馬得花是得福得寶的妹妹,馬得福出生于1972年,馬喊水兩口子生了兩個兒子后,在那個年代,馬得花應該算是超生的。
馬得花小時候只出現一個鏡頭,得寶帶著尕娃、水旺、麥苗逃跑被抓回來后,馬喊水把他綁到板凳上抽鞭子,得寶媽帶著個小女孩站在門口,那應該就是得花,一句話沒有說,也沒有任何交待,只一個鏡頭閃過,看的時候根本不知道這是馬喊水的孩子,還是親戚鄰居的女子。
得花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得寶從新疆回來,為了避免刺激精神錯亂的姑姑,馬喊水在村口迎住得寶,不讓他進村。在新疆經歷過黑煤窯事故、九死一生逃回家的得寶,眼里噙著淚花,對他大(爸)囁嚅著說出回來的借口:“額(我)想額媽了,額想得花了。”
可見這個小妹妹在哥哥心中的分量,馬得花從此就留下了伏筆,直到最后兩集,長大的得花橫空出世。
時隔十幾年,得福第二次回涌泉村動員全村搬遷,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李家老太爺為首的一批老人說啥也不想離開故土,死都要死在自家炕上,馬喊水替得福做工作,大喇叭喊了一早上開會,沒有一個人給面子。
得福挨家挨戶做工作也不行,懊喪地回家,對一個穿校服的女孩打招呼:“得花回來了。”
馬得花正式上線了,由閆妮的女兒鄒元清扮演。為了顯示她不是打醬油的,劇本賦予得花扭轉局勢的作用。
得福工作做不下去,和父母、妹妹一起吃飯時發了句牢騷:“怪不得人家說窮山惡水出刁民!”
氣得馬喊水摔了飯碗,兒子把自己村民稱為“刁民”,把他徹底發怒了。得花一氣之下跑到村廣播室,埋怨那些不愿搬遷的老人自私,娃娃們上學走那么的遠的路他們都不管。
沒想到,正是得花的這一番“童言無忌”讓李老太爺們反思了,為了后代應該搬遷。李大友的大(爸),那位老紅軍特意到馬喊水家,表揚得花口才了得,比她大(爸)她哥強多了,老馬家還要出更大的官呢!
最后一集,時間已經到了2016年,得福官更大了,得寶生意更大了,曾經的涌泉村F4,麥苗、得寶過得很幸福,水旺娶了福建媳婦,回到閩寧鎮開藥店了,尕娃也成了楊總。他們的娃娃都十來歲了,有一天娃娃們失蹤了,大人們急得團團轉,原來是得花帶著孩子們回老家了。
得花已經成了博士后,她埋怨哥哥們忙工作忙掙錢忽略孩子們,埋怨給孩子們報那么多培訓班,她這個姑姑要領著孩子回去尋根,從而給我們呈現出一個退耕還草的西海固,那曾經的黃土山已經被綠草完全覆蓋,再一次印證生態移民的意義。
23集《山海情》看得人意猶未盡,精彩的文章沒有閑筆,精彩的劇集沒有閑人。不得不佩服編劇、導演的運籌能力,為了讓宋運輝有機銜接進《山海情》,就能給王凱設計一個角色。心細的觀眾發現,麥苗外出務工登記名字時,工作人員還念出一個“馬冬梅”,說這是為了讓人惦記起馬麗。
馬得花這個名字讓人聯想起孔笙導演的另一部成功劇作《父母愛情》中的小姑子得花,那個得花被演員塑造得深入人心。早就聽說《山海情》中的得花由閆妮的女兒鄒元清飾演,閆妮帶女兒在農村扎扎實實體驗生活,在演出現場讓女兒偷師學藝,這部劇可是大腕云集,演技炸裂啊。
一直對鄒元清版得花翹首期盼,最后兩天,最后兩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得花終于上線了,鄒元清塑造的得花,從高中生到博士后,你認為演得咋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