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股基大跌時,很多人感覺自己離財務自由又遠了。
往往在這些節點,段子手們也按耐不住,甚至還會拿“節假日”和“大跌”一起調侃兩句:
是不是邏輯嚴密,聽起來好有道理。
不過,投資的目真的只是為了讓你有能力多消費,避免多工作嗎?
不是的,財務自由意味著解放你的自由時間,讓你不用再過多為錢考慮,而是去做屬于你天賦使命的事情。
我們說過財務自由的公式:被動收入 - 日常開支 - 通脹 > 0
我們也曾經在《在中國實現財務自由到底要多少錢》里講過財務自由的5個階段,但到底要怎樣才能一步步踏上這些階段呢?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早已踏上財務自由彼岸的著名投資者、暢銷書作家《錢:7步創造終身收入》托尼·羅賓斯的觀點。
讓我們向托尼老師學習,到底要怎樣才能有章法地實現財務自由?
01
第一步: 多存錢。
你可能會覺得這是句廢話,但如果當你面臨選擇時,這第一步的短短三字就可能讓你作出完全不同的選擇。
比如,買車。
現在,由于綠色牌照大多為0元贈送,一輛新能源電動車的確要比以往燃油車的總花費要小很多。
但盡管如此,如果要買上一輛,依舊要花費10~15萬元。
不過,如果你按照6%的中低風險年化收益率來看,10~15萬約合每年6000~9000元的收益,月化下來也有500~750元。
與此同時,使用電能在費用上的確要比傳統燃油有很大成本優勢,但停車費、保險費等一系列費用依舊避免不了,這部分的支出每月大約會在800~1500元之間。
如此計算下來,僅僅是否買車這一個選項,你的兩個選擇的支出差就在1300~2250元,1年下來就是1.5萬~2.7萬的現金流差異。
這會導致什么結果呢?
很多人在牛市、基金大年雖然可以賺到30%以上,但苦于本金少得可憐,絕對收益并沒有多少。
而如果你能在生活的每個決策中通過做對決策“多存錢”,那么5~8年后,你是否就有更多資金讓你打理呢?
02
第二步:少上當。
隨著工作年限上升,不少人已經積累了一定財富了,此時你就會想著怎么讓手里的錢再生錢。
有類似理財思維固然很好,但人們在投資理財時,往往容易誤入歧途。
比如老何參加工作沒多久時,好不容易存了1萬元,已經想好去買一支研究過不少時間的主動基金了。
可當時不像現在手機app購買起來如此方便,要親自前往銀行申購。
沒想到銀行理財經理小姐姐說服力了得,申購時向老何瘋狂推薦一款新發行的封閉型基金。
老何當年還是財務知識薄弱的“小何”,就在她巧舌如簧的循循善誘下,小何臨時修改了最初的投資決策。
結果可想而知:封閉期滿時恰逢大盤由牛轉熊,小何趕著結婚用錢,最后只能割肉割在地板上。
事實上,無論是銀行理財經理,還是投顧顧問,由于立場的原因,她們一定會優先推薦給你銷售提成最高或者KPI壓力最大的產品。
此時,如果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那么你就很容易在投資開始之初就遭遇上當折戟。
03
第三步:做規劃。
你在工作中要做項目方案,你在給客戶提案時要展示解決方案,那么我們在為自己的財務自由目標努力的時候,為什么就不做個人或者家庭財務的規劃方案呢?
是的,我們不僅要做規劃,而且在做個人或家庭財務規劃方案時,還一定要清楚三點:
第1點,我要去哪兒?
比如我們曾經在《在中國實現財務自由到底要多少錢》里說,在中國,我們根本就不需要達到絕對財務自由的第五階段,普通人只需達到財務活力的第二階段就足夠擁有自由時間去實現自己的天賦使命了。
所以,如果你生活在一線城市,完全可以給自己定下以財務活力第二階段:即每個月2萬元被動收入為目標終點。(二三四線城市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遞減)
第2點,我要多久實現?
每個人的壽命都是有限的,我們一定不希望等50年后才實現這個目標;
當然,過于激進,1年內就想達成也會困難異常,讓人焦慮。
因此,定下8~10年內完成目標則是相對可行的。
為什么是8年呢?
因為根據10000小時定律,一個人只要在某個技能上刻意練習1萬小時,它就能成為這個領域的行家。
10000除以365天,再除以每天刻意練習8小時(摸魚時間不算),那么3.4年左右你就完全可以在該領域成為真正專家,獲得行業高薪,之后的4.6~6.6年則是你以高薪去積累本金的時間。
第3點,我要實現財務活力的具體路徑是什么?
我們以財務自由第二階段,財務活力(一線城市)為例:
實現需要“2萬元/月”的被動收入
=24萬元/年的被動收入
=400萬元 x 6%年化收益
=300萬元 x 8%年化收益
=240萬元 x 10%年化收益
從上面的公式中,你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如果你的相對穩定年化收益越高,你在8~10年后所需要的本金就越少。
所以,接下來你就能把目標拆解為2個關鍵結果:
關鍵結果一:完成x萬元本金積累;
關鍵結果二:掌握穩定y%年化收益的手藝。
04
第四步,做配置。
現在目標已經明確,目標拆解的關鍵結果也很清晰了,你可能會說,現在銀行理財4%都快沒了,怎么可能做到8%~10%的年化收益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知你是否回測過:如果你從2015年牛市高位定投滬深300etf到今天的年化利率是多少?
答案是:年化7.45%。
那你又是否知道,如果你進行了一定的資產配置,你的年化利率又能達到多少呢?
答案是:大約為8%~10%。
是的,你沒有看錯。
在你努力了3.4年,每天刻意練習8小時之外,如果你還能投入1~2小時研究資產配置,你也可以獲得8%~10%的年化收益。
資產配置把你的本金分為三個水桶:
第一個水桶是安心水桶。這個水桶求穩,讓你獲得心理安全,比如債8股2、債9股1的優質固收+類的產品組合就是很好的防守,能形成你的安心水桶。
第二個水桶是成長水桶。這個水桶求增長,讓你在承受一定風險情況下,獲取更高收益。比如現在很多曾經穿越多次牛熊的老牌基金經理操盤的主動基金。
盡管它們的最大回撤大跌時的確會達到30%~60%,但這些回撤在多年后看起來只是一朵小浪花,十幾年下來的年化收益能達到15%~20%。
第三個水桶是夢想水桶。這個水桶求爆增,比如2020年的理想汽車,從年初的4美元漲到66美元,1年實現15倍增長。夢想水桶只適合用很小一部分資金去投入你存在信仰的股票,并不適合大規模投入。
這個水桶通常是空的,投資標的也經常是渴望而不可求。但現實中很多人卻總是期待一夜暴富,把過多資金投入其中,甚至不惜舉債、使用杠桿資金,最終往往以一地雞毛告終。
這三個水桶構成的資產配置千變萬化,其中尤以橋水基金的全天候組合(1973~2013年歷史年化收益率9.5%)、斯文森組合(1973~2013年歷史年化收益率10.16%)最為出名。
當你依靠自己的知識積累,能深刻理解并踐行資產配置時,這就標志著你已經開始掌握普通人并不熟悉的年化8%~10%收益率的手藝。
05
第五步:穩收入
通常認為,如果本金足夠,年化收益又能穩定達到8%~10%,那么你已經一步踏入財務活力的境地了,但有些特殊情況又會讓我們猛跌回來,那就是負向小概率事件的發生。
為此,你要做好兩方面的準備:
第一,買一份保險。
這個非常好理解,用保險對沖你的負向風險,老何無需贅述。
第二,判斷風險權。
什么意思?
簡單來講,就是在做出某項行動前,你要判斷這件事情的風險收益比。
比如假設有人給你一把裝了1枚子彈的左輪手槍,讓你往自己的太陽穴上開一槍,如果你不死,他就給你1000萬美元,你干不干?
不論你干不干,反正我不干。
為什么?
因為這是一件收益有限,風險無限的事情。
你的死亡概率太大了,高達16.6%。
但如果你萬一,不,不是萬一,而是六分之一。
如果你死了,可就什么都沒了!你的風險變成了無限大!
所以,當你給自己定好財務自由目標的當下,下面幾件“收益有限,風險無限”事情你可千萬別去做:
1、貪污、行賄、受賄
2、職務侵占
3、闖紅燈、亂穿馬路
4、疫情期間不帶口罩出門
5、乘地鐵搶門
總之,在你作出一項行動前,思考一下,這件事情是否“收益有限,風險無限”?
只有能持續地能讓你在財務自由游戲里玩下去的行動,才是符合“穩收入”的游戲。
最后的話
我們都希望成為更好的自己,如果你能在8~10年內實現財務自由中的財務活力,那你就擁有足夠的時間,去使用你的天賦使命,成為更好的自己。
今天的:
第一步:多存錢;
第二步:少上當;
第三步:做規劃;
第四步,做配置;
第五步:穩收入。
都是經過前人踐行有效的步驟,希望你也能在讀完這篇文章后,在評論區或者你自己的筆記本里,迅速寫下你的規劃或計劃,從今天開始,讓我們一起走上財務自由之路。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里,
每次為你凝結一個知識結晶,
每次都和你一起有策略地成為更好自己。
我是行為心理的研究者和踐行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