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北美留學生日報(ID:collegedaily)
本文系授權轉載
01
在蘇伊士運河擱淺的那艘貨輪,終于恢復到了正常航道!
在能查詢世界航運信息的船訊網上,已經能看到現在船已經在以幾節的航速在緩慢移動了。
預計運河完全正式恢復通航也就是接下來數小時以內的事情了。
希望別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畢竟,運河阻斷一小時,世界航運界要損失5億美金!
3月23日,22萬噸級的巨輪“長賜號” (Ever Given) 突然擱淺,橫著卡在了蘇伊士運河里。
在那之后不到6天時間里,數不清的貨輪、船只開始繞道非洲好望角。
即便每個航程的成本將額外增加45萬美元。
可還有369艘大型貨輪無法掉頭,無法繞道。
它們現在還被堵在蘇伊士運河中,造成了舉世罕見的“堵船”奇觀。
當地不是沒想過辦法。
第一,是用大馬力拖船拖拽,但目前看來沒有什么卵用,因“長賜號”太大了拖不動;
第二,是直接卸下“長賜號”上堆積如山的集裝箱,減輕整艘貨輪的重量。但這不僅貴還難以實施,只能算是下下策;
第三,就是6天來一直繼續清理的擱淺位置的泥沙。
挖掘泥沙靠的是什么呢?
一臺孤孤單單的小小挖掘機。
對,正是那臺被網友戲稱“還沒成年”的迷你挖掘機。
然后這臺挖掘機的駕駛員居然在推特上開了一個賬號,名叫“蘇伊士運河挖掘者”。
每天孤獨地直播自己的挖土工作…… (就還蠻可愛的)
這臺小挖掘機的自我介紹上寫著大實話:
盡我最大的努力。但我什么都不保證。
這臺挖掘機的壓力真是山大。
波及全球貿易市場、萬眾矚目的擱淺事件,只能靠他這么一臺車……
02
4天前,挖掘機開通了推特賬戶。
當時挖掘機的老板給挖掘機駕駛員打電話,讓他前往現場。
到了現場以后,居然是這樣的!
“你怎么這么大?!”
emmmm……
僅僅一天之后,挖掘機再發推:
“我都不知道我挖什么呢。現在挖地只是為了討好我的老板,他說全世界每個人都在通過衛星盯著我們,所以我們必須看起來在想辦法。”
這位小哥的妻子對他加班加點駕駛挖掘機的事很不開心。
他說:“很難說服我老婆我今晚不會回家住。她覺得我在欺騙她。”
而評論區表示他確實有外遇,是和擱淺的船有個火熱約會來著。
“咱也不知道貨輪怎么樣了,但我很確定我今天挖沙子的時候看見木乃伊了!”
“沒有媒體接觸過我,或者看看我和我的小挖掘機怎么樣了,關于拖船的新聞倒是挺多的,他們可真幸福。歸根結底,我只是個開挖掘機的人。”
當真的有媒體專門報道挖掘機的新聞時,小哥顯得非常開心。
“終于有點媒體關注度了。”
“你知不知道被特別細小的食物塞牙縫、用舌頭不斷探索著想把食物剔出去的那種感覺?這正是我們現在的感覺。”
對于全世界網友和媒體把他的挖掘機稱為“可愛的小挖掘機”這件事,
小哥表示他很震驚,做夢都沒想到呢。
“據說埃及已經接受美國海軍的幫助了。這是不是意味著這個大船要被炸了?我是不是該撤離了?”
“求求那237艘被堵在蘇伊士運河的船了,能別再按喇叭了嗎?按喇叭又不會讓貨輪動彈。謝謝哦。”
小哥的戲實在太多,
光是加班不漲薪的事就提了好多遍。
然而,打工人,就是打工魂!
小哥也就是在推特上發發牢騷,壓根就不敢對老板提什么漲薪的事情……
03
盡管經過小挖掘機和其他設備6天的挖掘,
2.7萬立方米的泥沙被挖出,挖掘深度也到達了18米,
但是,“長賜號”被船頭下方的礁石死死卡住。
本以為這兩日的漲潮會讓巨輪浮起,
可漲上來的潮水只在船底拍出幾個水花,稍微動了17米而已。
這不是一家之堵的事情,它堵的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路。
但凡學過中學地理的人都知道這條運河有多么重要,它不但是亞洲和非洲的交界線,也是亞非歐來往的重要命脈。
在這條全長193公里的運河上,14%的世界貿易貨物通過這里運送,平均每天就有50多艘貨船要通行。
作為世界上商貿往來的“樞紐”,偏偏就把這個海上命脈給堵了…
而這艘巨型貨輪在這里停滯的時間越久,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
比如,后面遭遇堵塞的船只會不斷增加。
截止3月29日0點,等待通行的船只數量就已經有369艘了。
其次,所有因此停滯的貨船上保質期較短的貨品都得遭殃了。
原油、精煉油、紡織品、電子產品、牲畜那些還好說,農產品肯定會受影響。
與此同時,國際油市已經發生了巨大震蕩,因為這幾百艘貨輪中的好幾十艘,滿載著原油。
蘇伊士運河輸送的石油總量占全球海運石油貿易總量約10%,
據報道,3天前停滯船只中的17艘油輪所載原油就有至少3300萬桶。
在事故次日,也就是3月24日,國際油價就急劇上漲,收漲接近6%。
每一天,因為航道堵塞滯留的貨物金額高達120億美元。
誰都知道這是一筆巨款。
可這個天價賠款由誰來賠呢?
方框位置是蘇伊士運河,繞道好望角需要多航行1萬5000英里左右, 圖源: Insider
照理說,“長賜號“的所有者及其保險公司會面臨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CA) 的索賠。
但目前“長賜號”是由中國臺灣的長榮海運從日本正榮汽船公司長期租用的。
擱淺當天,長榮海運就發表了聲明:
按照合同,“長賜號”船上出現任何操作失誤或不可抗力等原因導致船只受到損壞,都是日本船東的責任。
也就是明說了,臺灣長榮海運絕不賠償。
一天后,長榮海運董事長親自站出來,再次表態“沒責任,不賠償”。
至于日本船東呢?
日本正榮汽船公司終于扛不住出來鞠躬道歉,
但他們只字未提有關賠付的任何事宜,只說“長賜號”脫淺所需的所有費用由該公司承擔,并已經在與保險公司商量相關事宜。
原本以為這個事情就這么圓滿的解決了,結果日本網友先爆發了。
畢竟日本剛剛買過臺灣的香蕉鳳梨,雖然立馬因為農藥超標被下架,但日本人覺得臺灣人應該覺得“感恩”。
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紛紛怒罵:
“再也不買臺灣鳳梨了!”
“臺灣露出了本性,再也不買臺灣香蕉了!”
“又不是我們開的船,憑什么要我們國家賠償巨額罰款!”
然而這邊經常被戲稱日本跟屁蟲的臺灣省網友看了這些留言,
表示他們真的很委屈,關鍵時刻居然被日本埋怨。
“那合同寫得明明白白,就是應該日本船東賠付呀,關臺灣公司什么事?”
短短幾天內,長久以來的“塑料友誼”,
啪,就這么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