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緬甸局勢的進一步惡化,越來越多的國家在緬甸開始了撤僑行動。當前的緬甸學校停課、工廠停工,緬甸軍政府與民眾的沖突不斷上演,在大多數正常國家的民眾看來,緬甸現在很亂,但實際上,二戰結束后的緬甸更亂,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昂山素季的父親----德欽昂山,便在二戰后紛亂的緬甸局勢中成為了緬甸國父。
二戰以前,緬甸實為英國所控制的殖民地,當時的緬甸民族意識已經覺醒,有組織的爭取民族獨立的行動也時常發生,而德欽昂山便是緬甸民族獨立運動中的重要領袖。
隨著二戰爆發,以及英國所感受到的日本帶來的越來越迫切的壓力,英國殖民當局制定了緬甸民族自治的相關方案,以激發緬甸人民的抗日熱情。
日軍進占緬甸后,德欽昂山所領導的獨立力量采取了極為靈活的政策,一方面從一定程度上配合日本占領軍,減輕戰爭給緬甸帶來的傷害,另一方面又私底下積極與同盟國保持聯系。
德欽昂山所采取的靈活政策,從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緬甸在英國殖民時期的經濟發展狀況,同時,又有利于戰后緬甸獨立事業的開展。
但二戰結束后,卷土重來的英國殖民者并沒有信守承諾,按照戰前制定的自治方案還政于緬甸人民。
德欽昂山為此帶領他的團隊開始了與英國當局的談判。在此期間,德欽昂山單槍匹馬結束了1946年9月英國所派遣的蘭斯總督到任后發生的一起危險的罷工事件,維持了國內的穩定。1947年率領代表團赴英國與時任英國首相艾德禮就緬甸獨立的相關條件進行談判。同年,德欽昂山憑一己之力平息緬甸國內正在醞釀的武裝動亂。
其最突出的貢獻則在于1947年春天,德欽昂山利用其自身的影響力,同禪族、克倫族、克欽族等緬甸少數民族簽訂了緬甸各方面均較為滿意的多邊妥協方案,這個方案讓緬甸在戰后及獨立之初,避免了陷入內戰。
除此之外,德欽昂山作為一名世俗主義者,他極為反對佛教僧人參與緬甸國內的政治活動,他認為國家對于國內的宗教必須保持一種中立態度。德欽昂山的這種政治觀點,促進了緬甸向現代化國家的轉變。
德欽昂山畢生奮斗的目標,便是讓緬甸從英國聯邦,特別是從印度擺脫出來,雖然在1947年7月19日德欽昂山遇害之時,緬甸還尚未實現獨立,但實際上在德欽昂山的推動下,獨立的緬甸國的憲法在其遇害之時便已經完成。
德欽昂山遇害之后,被緬甸人民所深切懷念,眾多緬甸民眾將其視為緬甸的國父,實際上,德欽昂山在緬甸能有如此高的地位,完全得益于其在為緬甸爭取獨立事業的過程中,所展現出的高尚品德和獻身精神。
今日之緬甸,在發展路徑上已經基本背離了德欽昂山當初所設想的方向,不僅未能實現其戰后所設想的選舉制度,連原本已經達成和解的各民族之間的關系,現在也已經變得劍拔弩張。而緬甸軍人政府倒是成為了戰后緬甸沒有設想過的新傳統。
昂山素季作為德欽昂山的女兒,其在緬甸的活動常常被視為是德欽昂山精神的再現,但從緬甸近幾年的政局來看,緬甸軍方似乎仍然掌控著一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