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趙光義一生有9個兒子,趙元僖排行第二,生于966年。
趙光義的長子趙元佐生于965年,本來最受寵愛,聰明伶俐,而且長得最像趙光義。
976年,趙光義因兄終弟及繼位后,打心底就把趙元佐當成了繼承人,為此他接連用計除去了趙匡胤僅有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又除去弟弟趙廷美,所有這些,都激起了趙元佐的強烈不安和不滿。
983年,趙光義解除了兄弟和侄子的威脅后,開始給自己的兒子改名并封王,這就是“五子封王”,他的第五個兒子趙元杰當時只有12歲。
趙元佐不屑于繼承這來路不明的王位,更不滿父親對兄弟子侄的清除行動,不愿意參與王位繼承之爭的兄弟相殘。
984年,叔叔趙廷美死去,更刺激了趙元佐,他發(fā)瘋了。趙光義痛心不已,只得把希望放在趙元僖身上。
985年,趙光義第二次給兒子們封王改名字,目的是提高次子趙元僖、三子趙元侃、四子趙元份的地位。趙元僖被封許王,趙元侃被封襄王,趙元份被封冀王。
985年,趙光義還封趙元僖為開封府尹,這一年他才19歲。這個位置,在趙匡胤即位的第二年封給了趙光義,那一年杜太后臨終遺言要趙匡胤把弟弟趙光義當成大宋未來儲君,開封府尹就相當于大宋王儲。
這個位置,在趙光義當上第二任宋朝皇帝后又封給了弟弟趙廷美,做足了將來傳位于弟弟的樣子。后來他設(shè)計罷黜趙廷美,相當于收回王位繼承權(quán)。
這一次封給趙元僖,明擺著趙元僖就是第三任大宋皇帝儲君。
在《大宋宮詞》中,趙元僖被刻畫成一個殘暴易怒的人,滑州水災(zāi),趙光義派趙元佐、趙元僖、趙元侃都去治水,這是要考察他們誰堪大任。
趙元僖接連斬殺辛勤治水的官員,利令智昏,激起民憤。為了嫁禍三弟趙元侃,趙元僖竟然將隔離營內(nèi)的老百姓放火燒死,其心狠手辣令人發(fā)指。
之后他派人追殺趙元侃,想要解除優(yōu)秀的弟弟對自己繼承王位帶來的威脅。事情敗露后,宋太宗震怒,令趙元僖趙元侃當庭對質(zhì),所有的證詞證明,治水有功的是趙元侃,犯下大罪的是趙元僖。
宋太宗將一把寶劍擲于元僖和元侃面前:“頭頂三尺有神靈,你們兄弟二人,誰是罪魁禍首,就用這把劍當眾自刎,以謝天下吧!”
趙元僖撿起寶劍,就要去殺弟弟,殿前侍衛(wèi)都涌了上來,宋太宗徹底明白了,元僖是罪魁禍首,還想殺了弟弟滅口。
元僖一看無法殺死弟弟,心一橫,自己抹了脖子。
宋太宗痛哭失聲:“朕也不想逼死自己的兒子啊……”
這個情節(jié)的處理,把趙光義趙元僖父子處事的剛愎自用、缺乏彈性表露無疑。
趙元僖的性格果真就這么殘暴易怒嗎?他真的是死于自刎嗎?非也,真正的趙元僖并不是這樣。
下面為您還原《宋史》中記載的趙元僖,記載宋朝的史書較多,野史故事更多,《宋史》是最令人信得過的記載。
趙元僖966年生于王府,那時候趙光義是王爺、開封府尹。趙元僖的母親是誰,《宋史》中根本沒有記載。
不同于趙元佐、宋真宗的母親李氏只是一名地位較低的郡君,趙元份的母親任氏早卒,這些也都提及了,趙元僖的母親則沒有任何記載,不知道這其中有什么上不了臺面的事,畢竟趙光義干過不少上不了臺面的事,比如花蕊夫人,比如小周后等。
趙光義先后有三位正妻,前兩位沒有生兒子,第三位生的兒子是趙光義的第九子,也早早夭折,所以趙光義的兒子都不是嫡子。這些皇子們的地位也都差不多,在趙光義心中,基本上還是按照長幼次序確定繼承人。
太平興國七年(982),也就是趙光義繼位的第七個年頭,趙元僖出閣,出閣的意思可不是大姑娘出嫁,而是王子離開皇宮,住到自己的王府中,這之前,皇上要給他封王,給他營造好府邸。
982年,16歲的趙元僖出閣,趙光義封他廣平郡王,授檢校太保、同平章事,第二年又晉封為陳王,從郡王到王,地位進一步上升,職權(quán)相當于宰相。
雍熙二年(985),趙元佐已有瘋病,趙元僖被封為開封府尹兼侍中,進封許王,加中書令。如果對宋朝官職不太明白,不妨理解為趙元僖此時已經(jīng)差不多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是儲君人選了。
985這一年,趙元僖當上開封府尹和許王后,宋太宗趙光義還為他娶了隰州團練李謙溥的女兒為妻。
淳化三年(992)的某一天,趙元僖早早就上朝了,但他覺得身體不適,告假回府。趙光義一看情況不對,馬上吩咐車駕,到兒子王府探視,趙元僖已經(jīng)神志不清,趙光義再三呼喚,趙元僖尚能回應(yīng)兩聲,但眼睛都睜不開了,很快,連回應(yīng)也沒有了。
愛子死在眼前,趙光義悲痛欲絕,痛哭不止,廢朝五日,追贈趙元僖為皇太子。
這一年趙元僖剛26周歲,好端端的年紀,怎么就突然死了呢?他又是個什么樣的性格和外貌呢?
寥寥數(shù)字,清清楚楚勾畫出趙元僖長相不凡,性格沉穩(wěn),擔任開封府尹五年,政事上沒有差錯。《大宋宮詞》中那樣刻畫趙元僖,實在是對他的詆毀。
趙元僖深得趙光義喜愛,他的遽然死去,令趙光義哀傷不已,還寫了《思亡子》詩悼念。
那么,趙元僖為何就莫名其妙暴亡了呢?
《宋史》中也給出了原因。985年,趙光義給趙元僖娶了大將的女兒做正妻,但這位李夫人一直不受趙元僖喜愛,他喜愛的是小妾張氏。這位張氏是位蛇蝎婦人,不知為何,性格沉穩(wěn)的趙元僖就獨獨喜歡這么個人。
張氏性格暴虐,下人伺候不周到的,她經(jīng)常棒打施暴,不乏被打死的,這些她都瞞著趙元僖。張氏還超越當時的規(guī)制,重新厚葬自己的父母。
在其他史料中記載,張氏容不下趙元僖的正妻李夫人,盡管這位生出名門的李夫人不得丈夫?qū)檺?,張氏仍然容不下她,她?jīng)常在趙元佐面前說李夫人的壞話,有一次夜宴,她準備了一把鴛鴦酒壺,暗藏機關(guān),把毒酒斟給李夫人,結(jié)果趙元僖錯飲了那杯毒酒。大約那毒酒是一種慢性毒藥,第二天上朝時,趙元僖毒性才開始發(fā)作。
在趙元僖死后不久,有人向太宗奏報張氏的問題,太宗震怒,命人毀滅張氏父母墳?zāi)?,把張氏縊死,張氏一家都被流放。震怒之余,又剝奪了趙元僖的太子封號。
趙元僖,這位本該是大宋王朝第三任皇帝的儲君,本來政治前途一片光明,本來他的性格和私德也沒啥大毛病,只是因為他偏愛小妾,落得這么個下場。
可惜他26歲英年早逝,更可惜的是他沒有任何子嗣。
之后,他的弟弟,趙光義第三子趙元侃(后改名趙恒)繼承了他的政治資本,并被立為皇太子,趙光義去世后,趙恒成為大宋第三任皇帝,他追封二哥趙元僖為太子,稱為昭成太子。
但可惜,這一切,趙元僖都享受不到。
他的大哥趙元佐裝瘋退出權(quán)力角逐,卻落得安穩(wěn)度日,在63歲時壽終正寢。趙元佐共有三個兒子,允升、允言、允成,長子允升有13個兒子,三子允成也有7個兒子。
宋仁宗時,讓允成的兒子宗保過繼到趙元僖名下,名義上是他的孫子,繼承昭成太子這一脈的宗廟牌位。
同樣可惜的是,這一切,趙元僖還是一無所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