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咩小胖
在眾多育兒問題中,孩子吃飯的問題是家長們關注比較多的,畢竟這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如果孩子有挑食的問題,家長就會比較擔心,害怕影響孩子的營養攝入。
“孩子挑食怎么辦?”這是家長關注的。但是孩子挑食背后的原因,如果家長看不到,那么就很難去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孩子出現了挑食的問題,說明孩子的飲食習慣是不好的。而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孩子挑食,如果去追根溯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輔食添加的階段。
引起孩子挑食的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①輔食添加有誤。
輔食添加過晚;添加輔食的過程中,給孩子嘗試的飲食種類比較單一;添加輔食的時候過早添加調味料。
家長的這些錯誤喂養方式,都會給孩子挑食埋下伏筆。
②過度喂養。
孩子喜歡吃什么,就任由孩子去吃。或者是給孩子提供很多的零食,影響了吃正餐。
過度喂養,看起來孩子吃得很多,也吃飽了,但是卻出現了挑食的情況,營養攝入是不均衡的。
③父母有挑食的行為。
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父母本身就挑食,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可能也不會做給孩子吃。
而且父母挑食,也無法給孩子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
孩子的挑食行為并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所以幫助孩子改掉這個習慣,也需要家長有耐心地去引導孩子。孩子的挑食行為是否需要嚴格地去糾正,也要視情況而定。
比如,孩子不吃菠菜,但是綠葉菜中的白菜、油菜等孩子是可以接受的。這樣家長就不用非得強迫孩子去吃菠菜,可以用其他的綠葉菜來替代。
如果孩子不吃的是一大種類的食物,比如蔬菜完全不吃,只吃肉類,那么就需要慢慢引導孩子逐漸去接受。
讓孩子能夠接受自己不喜歡的食材,需要在烹調方式上下一些功夫。比如搭配孩子喜歡的其他食物一起制作,或者是改變食材的性狀,剁碎做餡料,榨汁和面等方式。
對于孩子不喜歡吃的食物,家長也可以通過選擇與其含有相似營養素的其他食物來替代,以確保營養均衡。
家長要給孩子改變的時間,讓孩子逐漸地,由少到多地去接受自己原來不喜歡吃的食物。
除了在食材的選擇上下功夫,家長還要幫助孩子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
?規律飲食,按時吃飯。
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規律飲食還是比較容易做到的,無論是正餐還是加餐,都有固定的時間。
在家中也要讓孩子做到按時吃飯,注意加餐和正餐的間隔時間不要太近。
?零食適量,避免貪吃。
家長不要給孩子買太多零食,特別是膨化食品、糖果等這些不太健康的零食。
家里零食過多,孩子管不住自己,就容易無節制地去吃。吃太多零食既沒有營養,還會影響吃正餐。
?家長帶頭,不要挑食。
家長如果有挑食的習慣,當著孩子的面要盡量地改正,起到榜樣的作用。
一家人吃飯都香,在這樣良好的氛圍下,也有利于激發孩子的食欲。
在幫助孩子改善挑食問題的過程中,除了食物的準備以及飲食習慣的調整,家長也需要重視的孩子的情緒問題。
孩子愿意吃飯,除了食物的味道吸引孩子,另外情緒對食欲也會有所影響。如果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是處于焦慮、緊張、難過的情緒下,肯定是吃不下飯的。
★家長要給孩子營造放松的進餐環境。
不要在孩子吃飯的時候去批評他。即便想糾正孩子的挑食行為,也不要在飯桌上去反復強調,甚至是去強迫孩子吃。
★多用正向的引導去幫助孩子。
多鼓勵和表揚,少負面強化。當孩子愿意嘗試自己曾經不接受的事物時,家長要及時地去表揚孩子。不要總是當著孩子的面去強調,他不喜歡吃某種食物。
幫助孩子調整飲食習慣,家長需要耐心,更要放下焦慮。
吃飯不僅僅吃的是味道,也是一種心情。當一家人心情愉悅地在一起用餐,是一種很幸福的感受。填飽了胃,也填滿了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