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拍攝于1999年的國產片,它被低估了整整22年,通篇都在脫衣服,卻說透了中國人的人情冷暖,在江大俠看來,這是中國頂級家庭電影,這部電影就是《洗澡》。
電影以寫實的手法,描述了京城一戶搓澡家庭的變故。
老劉一輩子苦心經營著一個澡堂子,早年喪偶育有兩子大明和二明,長子大明在深圳發展,是一個白領,但是從來不回家,連妻子都沒有帶回家給父親看過。身邊只有患有智力缺陷的傻二兒子二明,在澡堂里打雜。
在老劉的澡堂子里,許諾給老劉換霓虹燈的年輕人,幾次食言還想多賺些錢,老劉并沒有與他計較過,還在他被債主逼迫的時候出資援助;
喜歡蛐蛐的老頭們在澡堂里斗蛐蛐斗嘴;怕老婆的中年人在里面尋得寧靜,有心理障礙的男孩在澡堂中才敢放開歌喉,得到欣賞;
二明雖然有智力障礙,但在澡堂中生活的完全像個正常人,沒有人歧視他,掛著笑忙來忙去……
一天,在深圳發展的大明突然回來了,原來他是收到二明寄發的明信片,誤以為父親病逝才匆忙趕回。當他回到澡堂時,總是一臉麻木的旁觀,面對安然無恙但已到遲暮之年的父親、什么也不懂的傻弟弟和破敗的澡堂子,大明毫無久留之心,只想速速返程。
他想用物質來表達自己對父親的感情,卻并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就在大明動身時刻,老劉突然犯病,不得已,大明放下行李開始照顧父親、弟弟和澡堂子,自此,他開始試著去了解父親,并漸漸生出感動。
電影塑造了一位傳統中國父親的形象,就像牌匾上字一樣“上善若水”,老劉對顧客的關懷以及對兒子的愛,將中國人的那種處世哲學展現了出來。某種程度上,父親所經營的公共澡堂成了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苦心經營的父親則成了傳統文化的一位守護者。
改革開放以后,西方現代文明洶涌的進入中國,老北京的文化遭受到強烈的沖擊。老劉的澡堂雖然開的紅火,卻接到了要被拆遷的通知,拆遷澡堂的通知象征著新文化向舊文化發起正式地挑戰。
老劉的澡堂是老北京文化的化身,大兒子卻是現代文明的代表。大明勸阻著弟弟,同時也承認了澡堂要被拆掉的事實,暗示現代文明的興起和老文化的離去。老一代的生活方式,老去的生活習俗,生活用品終究會被歷史所更新換代。
二明雖然是一個弱智,但是他和父親老劉快樂地生活在一起,白天一起開澡堂,晚上比賽跑步。二明只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但他卻可以永遠地陪在父親身邊,也能勝任澡堂里的大小事物,也討各路來洗澡的客人的喜。
電影中穿插了兩個洗澡的小故事,在陜西黃土高原上洗澡是一種莊嚴的儀式,出嫁的新娘在出嫁前必須要洗澡的,在干旱的情況下人們不得已拿一碗糧換一碗水。
在青藏高原上必須翻山越嶺才能到達圣湖,他們洗澡是為了洗滌自己的靈魂和心中的信仰。“清水池,洗滌心靈凈化人心的一個水池。”所以, 影片《洗澡》中的水,已不再單單只是一個物象元素,它更加上升到一種文化指向。
導演張揚用中國化的內斂含蓄鏡頭,描述出變革中的社會環境,同時帶出了親情與城市,關懷與堅持的內核。
本文由江南影視圈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每篇文章均有相應影視資源(上映),并且,想要看的任何電影,影視資源,關注點贊,轉發收藏,私信或者在直接在評論區留言即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