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在《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學》中表示,“掩蔽性記憶”受到大腦某種保護機制的壓抑,是無法被常規手段找回來的。由此可見,記憶對人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記憶缺失的后果更是不可小覷。試想一下,當你缺失了某段記憶后,對你的影響恐怕將是毀滅性的,工作、生活、家庭層面的“后遺癥”將是難以估量和企及的。而關于記憶的影片,一直都是院線里的常客,擁有固定的粉絲和擁躉,從《記憶碎片》到《記憶大師》,從《記憶裂痕》到《記憶之夜》,無不是個中翹楚,上映后引發觀眾的熱議。即將與觀眾見面的《危險記憶》,也延續著記憶這一主題,從找尋丟失的記憶入手,并由此發散開來,融入懸疑、燒腦、動作、解謎等不同元素的同時,抽絲剝繭般揭開案件背后隱藏的駭人真相。
影片《危險記憶》改編自長篇小說《走向深淵的秘書》,以普通人的視角展開故事,以與人們息息相關的記憶入手。精心策劃的犯罪現場,消失的作案車輛和嫌疑人,九死一生的失憶幸存者,一切的一切都透露出這場事故并非是巧合,相互之間有著某種隱性的聯系。在追尋記憶的過程中,警方、黑惡勢力、神秘保護傘、以及受害人、臥底等你方唱罷我登場,查找記憶的背后究竟牽扯著怎樣的陰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同時,也在預示著整個事件的不可捉摸和耐人尋味。
男主人公袁行舟本是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一場離奇的車禍卻不期而至,而肇事汽車卻神秘失蹤,撿回一條命的袁行舟喪失了記憶,對近幾年經歷的事情一無所知,隨著神秘女友的出現,袁行舟的情況時好時壞,面對著女友的關懷備至加噓寒問暖,袁行舟的言行舉止卻十分冷漠,警方也對此產生了懷疑,并以此為突破口加緊調查,隨著真相的臨近,袁行舟開始找回失去的記憶,而女友也逐漸露出了馬腳,愛情不過是個誘人的幌子,愛情背后隱藏的“心理罪”才是揭開一切問題的關鍵因素。
片中,除了主人公袁行舟苦苦找尋丟失的記憶外,正邪之間的斗法也是相當出彩。警方根據現場遺留的蛛絲馬跡展開調查,一點一滴地排查線索,隨著調查的升級和深入,案件背后的犯罪組織、牽扯在背后的黑惡勢力,以及一系列精心策劃的陷阱都開始浮出水面;而犯罪分子也沒有束手待斃,他們是一群高智商犯罪分子,先是提前布局將一系列重要證據予以毀滅,后又采用蟄伏的方法隱藏自己的行蹤,來以不變應萬變,且在變與不變之間還留了一條后路。可以說,正邪雙方的比拼貫穿影片始終,不戰斗到最后一刻,不亮出最終的底牌,誰也無法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國產犯罪題材,已然成為近些年觀眾的寵兒,從《烈日灼心》到《追兇者也》,無不是同類型中的代表作。《危險記憶》與以上作品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將記憶題材融合到犯罪類型中,將二者進行再加工和再創作,進而融合為一個有機且高效的整體,從而產生1+1>2的神奇效果,《危險記憶》已然是成功的。這部誠意滿滿的《危險記憶》,能否征服當下越來越挑剔的觀眾,成為院線里的一匹黑馬,還有待觀眾和市場的檢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