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變遷在城墻內外,在歷史的年輪里,在路邊的石子上,在工廠的鐵銹上。
上周六,背著相機一路向東直達老鋼廠,探尋80年代的光榮與夢想,這座承包了西安老一輩回憶的老鋼廠,現在是什么樣了?
走進了西安老鋼廠回憶博物館,我們了解到,早在1958年,西安的老鋼廠就是全國八個特鋼企業其中之一,到了80年代是這里的黃金時期。
在計劃經濟的年代里,老鋼廠做出來太多的貢獻,直到1988年,老鋼廠轉型停產,廢棄的廠房再沒能發出轟鳴聲,鋼鐵一代的記憶也隨之戛然而止。
40年的時間,老鋼廠從崛起到輝煌,又到沒落,從記錄的老照片里看到了是更多是被廢棄的工廠和車間,破碎的玻璃和荒無人煙的院子.....
當年在這里揮灑青春的那一些人,如今可能已經兩鬢斑白,如今的我們只能從黑白照片上去感受他們的青春歲月。
不少人也曾質疑過這里的衰落,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 它逐漸消失在了西安人的生活里 。
?
然而時代總會前進,空蕩的廠房車間,也被改造成了新的創意園區,留下 了老一代的記憶,又新增了一些新的生命力。
在2002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收購了這座存活40余年的老鋼廠,讓這里再次重現了往日的熱鬧。
作為繼上海紅坊,北京798之后,新的老鋼廠是西安首家以設計創意為主題的城市主題產業園,除了情懷之外,這里重造之后實在是太出片了。
改造之后,一部分車間改造成了“記憶博物館”,里面保存著這里曾經輝煌的照片和文字記錄,讓后人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老鋼廠的歷史。
另外一部分又被重新改造后,變成了新的商業步行街,咖啡店、小酒館、花店,這里基本都有,買一杯咖啡隨便找個喜歡的地方,都能拍出想要的照片。
走在園區里的小路,相隔不遠就有導向圖,頭一回來這里如果不跟著導向圖,絕對會兜圈。
拿起相機,廢銅爛鐵是景,破磚爛瓦是景,銹跡斑駁的布告欄也是景,而園中粗壯的老槐樹見證這里一切的改變。
廢棄的車間已被改造成了寫字樓,少部分的工廠車間,并沒有被重新改造,可能是想留下了老鋼廠最真實的樣子。
連接兩棟樓的三層鐵梯依然還在,整個園區大多都是磚樓和鐵梯,又構成了一副復古工業的景象,就連不少新人都選擇在這里拍婚紗照。
從破舊的石磚里瘋長出來的綠植和紅透的花,老工業廠房蘊藏了獨特的美感,精工砌筑的清水磚墻和規劃整齊的空間都是哪個時代的杰作。
被裝修后的車間變成了咖啡店,復古木質的小屋在街區里格外亮眼。
除了咖啡店,小酒館,花店,奶茶店和美食店的風格都和老鋼廠互相呼應,還有一部分的工廠還在裝修當中。
?
無生命的金屬,冰冷生硬,翠綠的盆栽在小店內隨處可見,沙發靠墊、相片、墻體顏色等,以活潑的暖色調和陰郁的冷色,此消彼長,相映成趣,讓人舒服。
相較于之前老舊的風格,新的老鋼廠創意園區的顏色更豐富,保留工業特色景觀,利用特色工業元素,將簡單舊物藝術化。
大煙囪腳底下的一兩層樓高的墻面被涂鴉沾滿,附近圍著一群年輕人打卡拍照,整體的改造也讓街區涌入了新鮮的血液。
許多車間也被改造成了商業步行街,曾今的這里工人們汗流浹背,火花四濺,如今這里爬山虎鋪滿的整座墻,被廢棄的鋼鐵制作成的椅子隨處可見。
園區中大多是年輕人們散步閑逛,小孩子們奔跑嬉戲,大人們樹下乘涼嘮嘮家長里短,一路走走停停,這里的每一處都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讓人想用相機記錄下來。
看到了三個大叔正在踢毽子,跟他聊天才知道,周圍的居民,大多數是以前老鋼廠退休的工人,這里對于他們來說并不只是一個曾經工作的地方,更多的是對這里的習慣。
走出了老鋼廠,門口的保安大叔提醒我,這里周末都會有很熱鬧的集市,讓我有時間一定要來看一看。
?
歷史終將會過去,然而建筑卻屹然挺立,老鋼廠擺脫了昔日的火熱,又煥發出新的活力。
可能這就是老鋼廠的精神所在吧,就如門口的涂鴉所寫:“剛,是一種態度?!?/strong>
-END-
這個七夕,我中毒了
2021-08-13
西安老巷變形記:我愛上了這個棚戶區
2021-08-11
開了六年的“神店”,憑什么沒有神?
2021-08-0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