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向大變
被劉信達怒斥吳京霸屏的信息,給笑噴了!
真沒想到,這時代風向大變,老年人已經強大到,與年輕人一比一較量,搶飯碗了!
難道這屆年輕人真躺平了?沒本事,全憑啃老?
事情的起因,源于網絡曝光的一張吳京電影已經拍到2030年的明細單。沒想到導演劉信達看了,非常生氣,居然出來替年輕演員“打抱不平”。
他發文怒批道:
“你憑什么要一直霸著大銀幕呢,你怎么就不懂得讓賢呢,你這不是強搶年輕演員的飯碗嗎?”
認為像吳京這樣名滿天下的演員,應當主動減少拍戲,把機會讓給年輕演員,讓他們成為時代擔當。這樣一直霸屏演藝圈,沒有老演員的氣度,為人不齒。
“陳好虛歲44歲了,硬要演20歲出頭,雖然可以濃妝艷抹,但是青春氣息完全不對了。劉信達希望陳好,要有自知之明,要見好就收,下次還是把年輕角色讓給年輕演員吧!”
這份言論出來之后,也很雷人,引發了很多爭議。
網友們紛紛留言說:“這玩意也是能讓的嗎?”
角色一般都是根據人物的特性來定制的,若一個人,不適合自己飾演的角色,相信沒有導演會傻到邀請他,如此沒有精準度的噴人,真是讓人無語!
2:靠本事吃飯是重點
最近吳京確實是非常的矚目。
隨著國慶檔電影的熱播,吳京上熱搜的次數也多了。
《長津湖》上映七天,吳京的個人總票房破200億。
這樣的成績,讓人羨慕妒忌恨,難免成了某些人的靶子。
令人質疑的是心有不平可以理解,畢竟這是人性的弱點,克服不了,到了一定的特定環境跑出來,掂量一些事也是常態。
但是把憑本事吃飯的事,拿出來用吃大鍋飯的標準來衡量,不客氣地說真拉低了某些人自己的思維水平。
一個演員適合某個角色是第一要素。做導演的連這個都不懂?
年輕演員除了外型老成的,你讓他演一個中年大叔、硬漢能撐得起嗎?他們一般長相清秀,不是應該往流量小生的路子上努力嗎?
讓年輕小伙演吳剛的硬漢,這合適?不覺得突兀?
這根本就是雞同鴨講的問題。所謂的謙讓,也成了硬要拉郎配。
吳京為什么能夠拿到很多人拿不到的資源,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投入拍戲。讓很多與之合作的人都想繼續下一次合作。
吳京拍戲有多狠?
據說,吳京拍戲摔馬受傷是家常便飯,這些年來受過的傷不計其數。兩個膝關節軟骨被摘掉了一個,曾經有過全身縫100多針的記錄。
這就是敬業!
年輕人如果吃得了這個苦,還用吳京們謙讓,導演自己就找上門。易烊千璽就是例子。所以真不是年齡和謙讓的問題。
這是本事的問題。
還有陳好,人家已經十幾年沒出來演戲了,出來演了一部戲很受歡迎,而且青年扮相不違和,不是值得肯定?
讓年輕演員上這個角色,可能也可以,那為啥就這樣見不得別人好,不讓陳好上呢?她十幾年沒演戲了,粉絲們很期待呢,適合的也應該抓住!
演員不是說讓你上你就行,機遇給到了,自己真能夠吼得住,觀眾才能買帳。
3:你的言談呈現了你的底色
不得不說,做人一定要理性。
理性思考,理性發言,理性處事。
很多話,一定要思考以后才說出來。像這種無中生有的批評,最好別說,說了只能顯示自己的素養,暴露了自己的腦回路。
大眾可能一時聽不懂胡言亂語,但是只要胡言亂語就有被人甄別的一刻。
撒切爾夫人說:
“你的思想決定了你的語言,你的語言決定了你的行動,你的行動決定了你的習慣,你的習慣決定了你的性格,你的性格決定了你的命運。”
從一個人的語言,就是他的通行證。不但可以看出這個人的人品,還能看出一個人的格局,更能看出一個人的骨子里的價值觀。
說好話,多肯定別人的成就,少說些無中生有的話,少打壓別人,少沒事找事,少諷刺別人就是修養自己。
千萬別拿別人當傻瓜!
人家不理會,不是慫更不是讓著你,沒準別人正把你當笑話一樣看呢!
他們只是格局比你大,思維比你深,懂得韜光養晦,不與爛人爛事糾纏而已!
今日話題:大家覺得老演員搶得動年輕人的飯碗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