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全國八大古都,河南占四個,分別是洛陽、開封、鄭州和安陽。
洛陽主要是隋唐文化,有隋唐遺址和博物館,洛陽古都不僅有其名,而且有其實。開封,主要是宋文化,一提到宋都開封,大家印象很深刻,不少遺存還都有,都能看得到,像一個宋都的樣子。安陽是殷商古都,我覺得最突出還是做文字文化,甲骨文是在那里發(fā)現(xiàn)的,是在那里產(chǎn)生的。這是中國最早的成型的完整的文化,所以,在那里建起了中國文字博物館。鄭州,雖然看不出來一個古都的樣子,鄭州的商都應(yīng)該是第一古都,因為是第一古都,遺存就比較少,鄭州的古都體現(xiàn)在黃帝上。因為鄭州新鄭是我們黃帝的故里,也是它的故土,也是它的故都,最早建都的地方。因此,河南四個古都各有特色。
黃河文化的核心部位在黃河的中游,不在黃河上游,也不在黃河下游,所以幾大古都都出現(xiàn)在黃河中游,而黃河中游河南又占了那么多,從炎黃開始,一直到宋。
更令我們欣慰和自豪的,我們不僅有黃帝文化,還有炎帝文化,河南柘城的炎帝朱襄氏距今六千多年,與伏羲氏同時代,是第一代炎帝。柘城的文史專家已經(jīng)進行了認(rèn)真挖掘,并且有詳實的考證資料。別人沒有我們那么多東西,沒有那么多故事可以講,所以講好炎帝故事和黃帝故事,講好炎黃歷史,把遺存好好的找一找,好好地保護起來,開發(fā)起來,利用起來,有看的,有玩的,把養(yǎng)生文化、康養(yǎng)文化等等一系列都搞起來。真真實實地做一些事情,利用中央提出來的總書記強調(diào)的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zhì)量發(fā)展,首先是保護好傳承好,然后才是高質(zhì)量發(fā)展。特別是弘揚好炎帝文化、黃帝文化,要把這件事情做得越來越好,讓我們河南人能夠再增添新的光彩!
編輯:王志群 陳雁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