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痛風被認為稱為帝王病、富貴病,因為痛風容易“青睞”飲食追求肥甘厚味、常吃海鮮魚蝦、多飲酒、少運動的人,而在古代能過上這種生活的人非富即貴。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風走入了尋常人家,并且發病年齡也在降低。痛風的患者男多女少,一方面是因為女性體內的雌激素能促進尿酸排泄,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男性飲酒相對多。
痛風發作時關節紅腫熱痛,讓人苦不堪言,但有人“好了傷疤忘了疼”,認為痛風只要不疼了就可以高枕無憂,當真如此嗎?
痛風患者控制病情很重要
痛風不像感冒和吃壞肚子那樣只要癥狀消除就萬事大吉。患者即使是只出現過一次痛風發作,以后也有可能反復出現癥狀。如果不積極治療,癥狀甚至可能越來越嚴重,關節處形成痛風石、腎臟出現結石甚至腎衰竭,嚴重影響生活。痛風患者患冠心病的風險也較高,這是因為尿酸鹽結晶可以沉積在冠狀動脈內。
由于痛風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痛風的治療重點不只在于緩解急性發作期的疼痛,還在于沒有疼痛的時期控制尿酸水平、減少發作、避免高尿酸進一步危害健康。“不痛不理”的態度是不可取的。
有一些患者盡管只是偶爾發病,但關節已經受到侵襲。如果不疼就不理會,等到反復疼痛甚至關節已經變形嚴重時才去就診,不僅耽誤治療時機、影響病情康復,也給患者自身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反復使用止痛藥還有可能導致消化道潰瘍和增加肝腎負擔。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
尿酸高不一定導致痛風,但也有接近五分之一的高尿酸血癥患者會發展為痛風,并且痛風患者都有尿酸高的問題,檢查中血清尿酸(SUA)這一項目就體現了人體內尿酸含量的高低。
人體內的尿酸來自于嘌呤,尿酸是嘌呤進一步代謝的產物。嘌呤一部分來源于食物,一部分來源于自身代謝,因此優化飲食結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對于控制痛風而言必不可少。
痛風患者建議多吃蔬菜和雜糧,適當攝入蛋和奶,但需要注意茼蒿、黃豆、黃花菜當中嘌呤含量相對高,應該盡量少吃。人們常說多吃蔬菜水果有利于健康,但水果含糖量較大,果糖會讓排泄尿酸的量減少,使得尿酸水平升高,所以痛風患者應該避免吃水果。火鍋湯、肉湯當中的嘌呤含量很高,痛風患者應該嚴格避免喝這類湯,健康人也不宜多喝。
肥胖和痛風也有相關性,痛風患者需要控制體重。
逢年過節期間不少人飲食上都疏于注意,每到年節后都有不少痛風患者就診。如今又是年底將至,患者一定要謹防病從口入。
當血尿酸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除了改善生活習慣還應該進行藥物治療。所以痛風患者應該每3~6個月復查一次,讓醫生評估決定治療方案。如果你沒有出現過痛風,也自認不會得病而懷著僥幸心理,畢竟痛風這種疾病從未真正遠離過我們,與其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
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