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緊扣新發展格局,聚焦‘作示范、勇爭先’和“彰顯省會擔當’要求,圍繞大南昌都市圈建設,明確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布局合理、高效集約、協同共享、管理科學、綠色開放、安全有序’的城鄉高效配送體系總體目標。”12月23日下午,在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的《南昌市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規劃(2021-2025)》新聞發布會上,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提名人選戴瓊介紹說。
據了解,《規劃》主要包括六大主要任務及四項重點工程。六大主要任務:
一是優化城鄉配送網絡布局。進一步暢通市、縣、鄉三級網絡。持續推動傳化智能公路港等物流園區轉型升級為城市綜合物流中心;在南昌深圳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等商貿區域推進建設綜合共配中心、分撥中心;優化順豐、韻達等快遞基層網點布局,支持鄉鎮統籌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鄉級服務站等網絡資源,新建或改擴建“多站合一”配送節點。
二是推動城鄉集約化經營。培育和引進3A級以上重點骨干物流企業,鼓勵京東、順豐等企業做大做強,加快形成一批大型現代城鄉配送龍頭企業;鼓勵引導國磊供應鏈、榮佳物流等大型倉儲企業發展倉配一體化運營;鼓勵華潤萬家、旺中旺等大型連鎖企業發展成公共配送服務中心;鼓勵“四通一達”等快遞企業整合資源,促進各網點資源共享,發展區域性運營聯盟。
三是創新城鄉配送組織方式。推動連鎖企業統一配送,大力發展面向連鎖超市、百貨店、專賣店等各類終端的共同配送;推動零擔運輸“落地配”,鼓勵龍頭企業整合省際專線、省內專線、城市配送資源,提高服務功能;推動線上線下統一配送,推進“互聯網+快遞物流”;創新發展農村末端配送模式,著力打通農產品出村進城“最先一公里”和工業品下鄉進村“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四是推廣數字化信息技術。推動城鄉配送信息化建設,推廣物聯網感知技術,發展智慧物流、共享物流和智慧供應鏈;推廣應用先進設施設備,推動“信息系統+貨架+托盤+叉車”的智能倉儲設施建設,加快快遞智能分揀設施建設,鼓勵支持改造、新建一批適應現代流通和消費需求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
五是推動城鄉配送綠色發展。建設綠色倉儲,貫徹實施綠色倉庫等國家和行業標準,重點推廣冷庫節能技術、電動叉車等新技術、新設備;推行綠色運輸,開展以新能源車輛為載體的城鄉配送服務標準化,支持新能源配送設備改造和服務標準制定;發展綠色包裝,支持配送企業使用標準化、減量化和可降解包裝材料,推廣“周轉箱+托盤”單元包裝、無包裝模式。
六是提升城鄉配送通行管理水平。積極引導城鄉配送企業推廣使用標準化的配送車型,推動城鄉配送車型向標準化、綠色化和智能化發展,結合城鄉配送企業網點布局特點和城鄉配送的需要,出臺相關出行政策,著力解決配送車輛通行難、停車難和卸車難。
四項重點工程:
一是商貿物流園區提升工程。積極引導南昌深圳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退城進郊,加快推進宇培南昌電商物流園、鑫潤物流園、順豐南昌電商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提升改造向塘物流園區、江西傳化晨達公路港等項目,盡快形成與區域經濟發展和消費水平相適應的商貿物流園區體系。
二是冷鏈物流補短板工程。積極爭取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項目,著力推動全省城鄉冷鏈物流骨干網建設;推進南昌肉聯廠異地搬遷,打造中部地區最大的冷鏈物流集散中心;加快南昌向塘標準化冷庫、宇培冷鏈供應鏈運營中心等項目建設,構建“全鏈條、網絡化、嚴標準、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現代冷鏈物流體系。
三是物流標準化建設工程。鞏固南昌市國家物流標準化試點成果,推動倉儲、配送、分揀、包裝、裝卸、搬運等環節物流標準廣泛應用,加快推廣應用《城鄉物流配送車輛選型技術要求》團體標準;大力推進國磊托盤租賃服務及服務平臺等項目建設,帶動供應鏈頂端的生產企業、終端的商業批發零售企業實施標準化改造。
四是技術與模式創新工程。推廣集約高效、協同共享的城鄉高效配送模式,重點推進大型連鎖商業企業統一配送、零擔專線運輸“落地配”、線上線下統一配送、中央廚房冷鏈配送和農村末端配送整合模式,為商貿流通、進出口貿易提供高效配送服務。
南昌市委宣傳部四級調研員雷麗紅主持了此次新聞發布會。
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石浩,江西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羅良軍,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公共關系部部長鄒賓興出席了此次新聞發布會并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徐根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