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英國終于正式開始“脫歐”。但就在前不久,蘇格蘭政府卻打算在2023年進行“脫英”公投,這事兒早在2014年蘇格蘭就做過一次,但是反對的蘇格蘭人居多,就沒走成。
畢竟呆在英國這么多年,總還是有點好處的。
但是自從2016年英國搞“脫歐”,蘇格蘭是十分反對的。因為蘇格蘭和歐盟在經濟上有密切合作往來,脫歐后直接損害了他們的利益,這是推動他們再次進行“脫英”公投的一大導火索。
蘇格蘭游行
但蘇格蘭和英國政府的關系也是一言難盡,雖說現在“英倫三島”是一家,但曾幾何時蘇格蘭可是一個獨立的王國。
01
蘇格蘭位于不列顛島北部,蘇格蘭王國建立于九世紀,但是國內時局常常動蕩,爭奪王位的內部斗爭此起彼伏。
1057年,馬爾科姆三世先后殺死麥克白和他的繼子盧拉赫,1058成為蘇格蘭的新國王。在1068年,英格蘭的一位王子埃德加,因為反對諾曼王朝的統治,讓性情暴躁的威廉二世怒不可赦。考慮到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埃德加帶著自己的母親和兩個妹妹,踏上了逃亡歐洲的道路。不過他們的船最終在蘇格蘭法夫靠岸。
馬爾科姆三世
馬爾科姆知道消息后,去迎接埃德加一行人,并且很快就愛上妹妹瑪格麗特,向她求婚做自己的第二任妻子,瑪格麗特欣然同意。馬爾科姆和英國最古老的皇室家族攀上親家,蘇格蘭和英格蘭也算是聯姻成功。埃德加王子內心也是很激動的,這下自己也有個強力靠山,說不定未來可以奪回王位。
馬爾科姆的野心也在不斷膨脹,他認為自己可以借勢去攻打英格蘭,在1070年時,入侵了諾森比亞。但就在兩年后,威廉二世還以顏色,重創了蘇格蘭,最終馬爾科姆不得不在阿伯內西簽署投降書,以“英格蘭國王的人”的身份歸順英格蘭。
馬爾科姆被迫交出自己和第一任妻子所生的長子鄧肯,作為人質,證明自己歸順的誠意。不過馬爾科姆并沒有真的屈服,1093年11月,他再次發動對諾森比亞的襲擊,但不幸戰死。瑪格麗特王后過于悲傷,一病不起,沒過多久也離開人世。她和馬爾科姆生的幾個孩子,為了遠離紛爭,一直在英格蘭王室庇護下長大。
02
蘇格蘭新國王是馬爾科姆的弟弟唐納德繼承,但英格蘭人認為,鄧肯才是名正言順的王位繼承人,畢竟鄧肯一直和他們在一起,是“聽話的好孩子”。于是威廉二世讓鄧肯回家拿回屬于自己的東西。鄧肯最終趕走自己的叔叔,但是,自己沒多久也掛了。王位又回到唐納德的兒子手中,威廉二世一看這咋行,使出殺手锏,派出瑪格麗特的長子埃德加去打叔叔,結果唐納德三世王位還沒坐熱乎就被捉住,最終被折磨致死。
埃德加最終成為蘇格蘭國王,但他性情溫和,信仰宗教,在去世時也沒有子嗣。于是英格蘭王室把他的兩個弟弟扶上皇位,次子亞歷山大得到蘇格蘭的北邊領土,幼子大衛拿到南部領土。
有著英格蘭血脈并且在英格蘭王室成長起來的幾個蘇格蘭王子,得到了蘇格蘭的江山,英格蘭人已經把蘇格蘭攥在手中。同時,亨利一世繼承英格蘭王位,還娶蘇格蘭王的妹妹伊迪絲為妻。亞歷山大又娶了亨利一世的妹妹西比爾。蘇格蘭和英格蘭的關系就更加緊密。
自從這兩位國王即位后,英格蘭王室相當放心,不過大衛可不這么想,他骨子里有著像他父親一樣的野心。1124年他繼位后,邀請了一波自己熟悉的騎士家族和貴族來自己的領土安居樂業,熟人多好辦事,大家一起搞事業,英格蘭人也很喜歡這位蘇格蘭國王。
1135年,亨利一世去世,英格蘭的內戰卷土重來。大衛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三年后的夏天,他帶著軍隊進入英格蘭境內,結果被一支英格蘭軍隊打散,最終僥幸脫身。雖說戰斗中沒有討到什么便宜,但是蘇格蘭還是擴張了一部分領土。
03
不過等到1154年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登基后,大衛和兒子亨利都已過世,孫子馬爾西姆四世繼承王位。此前的領土又回到強勢的亨利二世手中。1165年,24歲的馬爾西姆駕鶴西去,因為無子嗣,弟弟威廉繼承王位。
威廉是蘇格蘭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國王,總共有49年。他從開始的碎碎念糾纏到后來的開戰,全都是為了從亨利二世那里拿回失去的領土。最終全部失敗,還被亨利二世一頓羞辱,關了五個月的大牢,簽署《法萊條約》,“為了保全蘇格蘭王國和在英格蘭境內的其他領土,必須永遠敬畏和參拜英格蘭國王”。
亨利二世
亨利二世過世后,威廉等來了又一次機會,他想要以戰爭手段奪回領土時,到最后一刻放棄了。結果這次比之前更糟糕,在1209年簽署《諾勒姆條約》,他要給英格蘭約翰國王支付一筆價格不低的賠償金,永久放棄對相關領地的任何所有權,同時交出他的兩個女兒,瑪格麗特和伊莎貝爾。直到1214年離世,他再也沒見過女兒。
隨著威廉的兒子亞歷山大繼位,年輕的國王和他父親一樣十分有野心,想要收回爭議領土。由于約翰國王攻打法國時為了籌措經費,各種征稅,讓一部分英格蘭貴族十分不滿,英格蘭又一次開始內戰。1215年,亞歷山大帶領軍隊攻打英格蘭,一部分貴族也加入了他的隊伍。1216年,約翰國王帶著軍隊親自去找亞歷山大算賬,同時,法國人開始入侵英格蘭。亞歷山大覺著自己志在必得,結果約翰中途駕崩,法國人即將入侵倫敦。
情況發生巨大轉變,約翰的兒子,9歲的亨利三世在貴族的支持中登基了。對于英格蘭人來說,只要約翰下臺也就沒必要再叛亂,擁護新國王是第一要務。之前說好要效忠蘇格蘭王室的貴族們轉眼就背叛了亞歷山大二世。
04
1217年12月,亞歷山大二世不得不和他父親當年一樣,對亨利三世宣誓效忠。1221年,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傳統藝能——聯姻,再次上演,亞歷山大娶了英格蘭王室的喬安公主為妻。
當年的蘇格蘭國王鄧肯,他的后代中有一分支家族——麥克威廉家族,在北方人民的支持下,打算奪回王位。
1228年,麥克威廉發動起義,此時亞歷山大二世已經在國王的位置上坐了十四年,他很快出手平定了叛亂。1230年冬季的一天,亞歷山大二世和麥克威廉家族在福弗爾廣場上簽訂協議,當時,亞歷山大的一個親信,腋下夾著麥克威廉剛出生不久的女兒。
親信把嬰兒舉起來向人們示眾一圈后,他一把提起嬰兒用力甩在十字架的石柱上,瞬間鮮血和腦漿濺得到處都是。亞歷山大在一邊饒有興致地看著這一幕。這是此前蘇格蘭國王從未有過的行為,讓人們感到懼怕。
在亞歷山大二世的勵精圖治下,蘇格蘭愈發強盛,1237年,他和亨利三世簽訂《約克合約》,放棄英格蘭北部的領土要求,蘇格蘭和英格蘭從此有了固定的邊境線。蘇格蘭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亞歷山大二世融合了蘇格蘭土地上的民族,讓蘇格蘭人對國家有了統一的認識和概念。
1249年7月,亞歷山大二世駕崩,七歲的亞歷山大三世繼承父親的王位。隨后,他和他的父親一樣,娶回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的妹妹瑪格麗特作為王后,但愛德華一世不放棄對蘇格蘭的宗主權。
在1275年瑪格麗特去世后,亞歷山大三世娶了法國貴族的女兒約蘭德為妻,他和英格蘭的關系愈發緊張。
1286年,亞歷山大三世意外墜崖身亡,因為缺少子嗣,王位繼承人落在孫女瑪格麗特身上。但四年后,瑪格麗特也因病過世。貴族們為了爭奪王位挑起戰爭。1202年,愛德華一世支持巴利奧爾成為蘇格蘭國王,同時實行自己的宗主權。蘇格蘭的各大貴族世家對此十分不滿,他們后來剝奪了巴利奧爾的權力,并且和法國國王腓力四世結成同盟。蘇格蘭和英格蘭就此爆發戰爭。
05
1296年4月,愛德華一世帶領軍隊把蘇格蘭人打得落花流水,貴族們全部投降。同時,他還把蘇格蘭國王加冕時坐的一塊石頭——“命運之石”帶回英格蘭,這也表明他直接統治蘇格蘭的決心。
但有一個騎士——威廉·華萊士,不接受英格蘭的統治,他在1297年組織蘇格蘭人反抗。電影《勇敢的心》就講述了這段歷史。當時華萊士給英格蘭人造成不少麻煩,比如斯特靈橋戰役,裝備精良的英格蘭人吃了地形的的虧,在河灘上被動挨打,被一群蘇格蘭平民打得找不著北。華萊士因為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上升為貴族。
等愛德華一世打完法國,他轉過身就開始收拾華萊士。1298年7月,英格蘭和蘇格蘭來了一次正面交戰,本來開局是五五開,但后來蘇格蘭騎兵自行撤退,導致局面開始倒向英格蘭人。最終華萊士帶著剩余的人逃離戰場。
1304年,愛德華一世決心結束兩國的戰爭,蘇格蘭人也渴望結束這場惡戰,經過和談,最終多數蘇格蘭貴族得到赦免,除了華萊士,他被定性為罪犯。在1305年8月,華萊士被捕。在法庭上,愛德華一世給他安上企圖謀權篡位的罪名,但華萊士沒有想要成為國王的意圖,他只是為了蘇格蘭而戰。最終華萊士被處以死刑。雖然反抗失敗,但華萊士喚起了蘇格蘭的民族精神,在蘇格蘭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此后蘇格蘭國王成為英格蘭王室的傀儡,直到1341年17歲的戴維二世發動蘇格蘭獨立戰爭,此時,英法百年戰爭已經爆發4年。雖說獨立戰爭依然是失敗的,英格蘭王室也終于發現蘇格蘭是一塊難以咽下的硬骨頭。
在英法百年戰爭持續期間,蘇格蘭相當于是獨立的狀態,英格蘭實在是顧不過來。此后兩個國家依舊持續著“分分合合”的狀態,直到1707年,蘇格蘭成為大不列顛王國的一部分,徹底合為一個國家。不過現在,很多蘇格蘭人也不認為自己是英國人。他們甚至還有自己的“國徽”、“國旗”。
如果兩年后的公投結果是蘇格蘭和英國政府分家,那么英國政府能否像當年一樣使用武力鎮壓,現在還真不好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