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今天看劇了么?
投稿作者:Emma
Who lives who dies who tells your story 寫的不只是 Alexander Hamilton。在這首歌里,Eliza 講到,她為 Hamilton 做完了他剩下的想做但沒有做成功的事情,她向這個(gè)世界展示了 Hamilton 的故事。但是這首歌寫的只是 Hamilton 嗎?雖然原作者可能沒有這樣的用意,所以以下是我的衍生思考。
其實(shí),這首歌里的一段話,就可以讓我們看出來:
Every other founding fathers' stories gets told
Every other founding father gets to grow old
But when you're gone
Who remembers your name
Who keeps your fame
Who tells your story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林漫威其實(shí)就是那個(gè) Eliza,Jonathan Larson 就是那個(gè) founding father。Larson在他最成功的作品《吉屋出租》首演的前一天因主動(dòng)脈瘤破損而不幸去世。他去世的那天是1996年1月25日,在他36歲生日的10天前,他永遠(yuǎn)停留在了35歲。他最終沒有看到自己的作品大獲成功,尤其是在他努力了十幾年之后。
為什么說 Larson 是 founding father呢,其實(shí)是有原因的。Larson的作品為音樂劇打開了一個(gè)新的紀(jì)元,告訴人們,音樂劇不僅僅是《貓》,《歌劇魅影》,《悲慘世界》。他用一種新的形式,告訴人們音樂劇的主題也可以是關(guān)于小人物,音樂劇的形式也不僅僅是古典類型,可以是搖滾,舞蹈形式也可以是現(xiàn)代舞,等等。他為音樂劇帶來了更多的觀眾,更多年輕的觀眾,使他們能夠產(chǎn)生共鳴。
我曾不止一次認(rèn)為,如果 Larson 當(dāng)年沒有去世,他現(xiàn)在應(yīng)和韋伯,桑德海姆一樣成功,甚至比他們還要成功。可是,事實(shí)是,沒有多少人記得 Larson 的 story,也沒有多少人記得 Hamilton 的 story。大多數(shù)人只記得《吉屋出租》,只記得美國獨(dú)立戰(zhàn)爭。
但或許,這也是他們最想讓人記得的,或許他們自己的故事對他們自己來說并不重要,不然 Larson 也不會(huì)去用十幾年的時(shí)間去創(chuàng)作他明知成功概率很小的作品, Hamilton 也不會(huì)用他的一生為了國家而去寫那些文章,甚至顧不上自己。
但是對熱愛音樂劇的我們來說,他們很重要。因?yàn)樗麄儯覀兿矚g上了音樂劇,我們了解了更多我們不知道的人,或者甚至是我們知道的人。我們通過 Hamilton 知道了 Hamilton,知道了 Laurence,知道了拉法葉,知道了Burr;我們通過《搖滾莫扎特》知道了薩列里,知道了南奈爾,知道了康斯坦斯,知道了阿洛伊西亞;我們通過歌劇魅影知道了 phantom,知道了五號(hào)包廂,等等。并且我們想要讓別人去了解,同時(shí)讓別人知道,音樂劇也不只是《貓》,《歌劇魅影》,《悲慘世界》。
Jonathan Larson 也只是其中一個(gè)例子,Hamilton 也是。
還是有點(diǎn)扯遠(yuǎn)了,扯回來說。
上帝對 Larson 很不公平,就像上帝對莫扎特,上帝對 Hamilton一樣。或許上帝也只是想召回他身邊的星星罷了。
R.I.P.
叨叨合唱團(tuán) : One Day More|| |Seasons of Love
腦洞:回復(fù)“腦洞”有驚喜
音樂劇圈: | | | ②
觀劇貼士:|||||| | |||||
劇荒安利:|||||||
字謎: ||||||
劇咖:||||||||HerbertKretzmer||| |
Musical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tái)“網(wǎng)易號(hào)”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tái)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