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林文苑述評】
毛主席七律九首草書手卷,是毛松馥先生的一件草書力作。書寫內(nèi)容是毛主席不同時期的九首七律,包括《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長征詩》《答友人》《和柳亞子》《到韶山》《冬雪》《登廬山》《送瘟神二首》,是一組膾炙人口的律詩名篇。其中有的有手稿,有的沒有手稿,有手稿的風格也很不一致。作品主要采用懷素的大草風格,取其滔滔不絕、一瀉千里之勢。同時也較多地采用了黃庭堅等諸家的草書筆法和字法,有的段落還有毛主席手稿的影子,然后用自己的意志統(tǒng)領全局,以期在奔騰咆哮的高江急流中,有巨浪,有漩渦,還有涓涓回環(huán)的浪花和漣漪。更重要的是,不管怎樣狂放不羈,都不離草書法度,款款寫來,從容不迫。毛主席的詩詞昂揚博大,氣貫長虹,不屈不撓,所向無前,是最能代表時代精神的文學作品,毛松馥先生的這件草書則是對我們這一偉大時代精神的詮釋和高揚。
毛松馥書主席七律九首草書卷
(35cm×1108cm)
請向右旋轉手機橫屏欣賞
釋文:(書寫順序)
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七律·長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七律·答友人
一九六一年
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jié)讀華章。
牢騷太勝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七律·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別夢依稀咒逝川 ,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卷起農(nóng)奴戟, 黑手高懸地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 ,敢教日月?lián)Q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煙。
七律·冬云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雪壓冬云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
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
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
七律·登廬山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籠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云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七律二首·送瘟神
其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千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譬搖。
借問瘟神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書家簡介:
毛松馥,1946年生,字韻谷,號庸齋,山東新泰人,著名書法家,楷、行、草兼擅,尤長于大草。出版有《庸齋翰墨》(書法作品集)《毛松馥臨帖作品選》《庸齋詩稿》等。有學者稱他“書有晉韻,詩有唐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