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玄宗之后再無大唐,指的便是經(jīng)歷安史之亂的唐帝國,其根基已經(jīng)被動搖,帝國疆域縮減,藩鎮(zhèn)離心力日益增強,帝國雄風一去不復返。但實際上,玄宗之后唐帝國是有機會迎來復興之夢的,不過在最關鍵的時候,卻毀在了一顆丸子之上。
玄宗之后的憲宗是歷史上公認的最有可能復興唐帝國的一位皇帝,通過憲宗的十余年勵精圖治,基本平衡了宦官、文官和藩鎮(zhèn)的利益,穩(wěn)定了分離趨勢最為嚴峻的東北藩鎮(zhèn),重新將帝國的錢袋子抓在了手中,帝國的復興之路貌似已經(jīng)四平八穩(wěn),但就在這個關鍵時期,憲宗卻在一場懸案中命隕。
按照一般時間邏輯,繼位的新皇只要按照憲宗已經(jīng)設定的既有路線,基本就能讓唐帝國這艘巨輪重新駛上歷史的浪頭。
但無獨有偶,憲宗之后的五位皇帝,個個都是年輕力強,在繼位皇帝之后卻不約而同的愛上了一顆丸子,那個在道家仙丹體系中,能夠讓人醉生夢死的丹丸,這些丹丸不僅吞噬了五位皇帝的年輕身體,也徹底吞噬了這個帝國的復興之夢。
首先是穆宗,其繼承皇位之時年僅25歲,可謂正當年富力強之時,在一頓縱情聲色之后,因過量服食丹丸而暴斃,其時年僅28歲。
穆宗之后,其子敬宗繼位,敬宗除了和他父親一樣喜愛縱情聲色,同樣癡迷于那些長生不老的丹丸,19歲時便因將丹丸與酒水混飲而中毒身亡。
敬宗之后其弟文宗繼位,文宗在初繼位時,充滿抱負,刻苦專研治國理政,根據(jù)史料記載,文宗在繼位之初,每日深俯案牘,為削弱宦官在宮中的力量,曾努力進行兩次流血式的宮廷改革,但最終依舊未能動搖宦官在朝中的地位,自此文宗對于改革開始心灰意冷,并開始質疑自己作為皇帝的能力,對自己繼位后未能推動帝國的復興感到失望,文宗由此在心理上陷入了無盡的空虛中,并將服用丹丸作為充實自己生命的唯一稻草,不出幾年,文宗便因過量服用丹丸而暴斃。
文宗之后又有武宗和宣宗,武宗一生以打壓佛教而聞名,32歲同樣因服用丹丸過量而亡;宣宗繼位后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追查父親憲宗的懸案之中,但他還未查明憲宗懸案,自己就因交錯服用丹丸而亡。
自此,在憲宗之后一共歷經(jīng)了5位皇帝,歷時將近30年,是憲宗在位時長的兩倍,在這30年的時間里,平均每位皇帝在位6年,在這些皇帝執(zhí)政的6年時間里,大多數(shù)時間里都有丹丸相伴,這種現(xiàn)象無論是出于自身人性的空虛還是個人理想的沉淪,30年的時間,不僅能毀掉5個年輕的身體,也能夠徹底吞噬一個帝國的軀體。
在這30年的時間里,煉丹方式、煉丹目的從未改變,但丹丸的名稱卻變了又變,與此相應的是,在丹丸的名稱變得種類繁多之時,宦官的權力也變得日益強大,官員的派系也開始變得錯綜復雜,藩鎮(zhèn)的軍事實力徹底超過了朝廷,地方的財稅再也押解不到帝都,帝國真正的崩潰正是自這30年始,可謂“百年基業(yè)毀于一丸”,無獨有偶,數(shù)百年后,又一個帝國倒在了這丹丸之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