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飯點的時候,老伴喊老孫出來吃飯。老孫一看到滿桌子的菜肴,便覺得一陣難受。
于是老孫就開始大倒苦水,“說了讓你別弄這么多菜,我剛化療出院,真的吃不下。”
老伴有些焦急,“你都出院快一個月了,老是不補充營養怎么可以?你看你都有些瘦了。”
營養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尤其是癌癥病人。據研究,好的營養狀態較能忍受癌細胞的侵犯及癌癥的各種治療。營養良好的病人,對于高劑量的化學療法“放射線治療能支持較長久的時間,且對手術復原較快。
不幸的是,由于癌癥本身及治療所引起的作用,有時會減低病人的食欲及吃的能力,結果造成體重減輕及抵抗力減弱。對于出院在家的癌癥病人,營養的補充尤其困難,他的營養狀況會很快走下坡 ,因此,必須教導他一種積極的營養補充辦法及追蹤。
一、為何癌癥病人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
由于癌癥本身及治療方法會減少食欲及引起不舒服的癥狀,而使得吃入量減少,吃得愈少,體內脂肪不斷消耗,使得體重直線下降。對于癌癥的反應及治療的個人差異很大。這要視癌癥種類、病情 、治療方法及病人情形不同而異。 但即使這種癥狀只是偶然發生,也會使病人覺得喪氣且影響了營養的攝取。一般來說,癌癥患者在經過積極的治療之后,出現營養不良主要有以下2個原因:
1、疾病本身的影響
癌癥本身會影響營養的攝取,比如腫瘤會阻塞食物通道或小腸,使病人不喜歡吃或不能吃,又加上有些腫瘤會產生一些影響腦部“食欲控制”中樞的物質,從而減低食欲,有些腫瘤會捕捉某種影響味覺的礦物質,所以當癌癥病人對食物味覺感覺不同時,食欲可能降低。
身體需要能量,當食物攝取不夠時,就燃燒體內的脂肪使體重下降 ,而脂肪分解所產生的物質會更進 一步讓食欲喪失,所以食欲不好與體重減輕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知道自己患上癌癥后的情況反應也會降低食欲。有時進食后有不舒服的反應,病人就會害怕再嘗試某個食物,惟恐有關癌癥的任何痛苦又再度出現。
2、治療方法的影響
在臨床上,一般癌癥的治療方法,比如手術、化療、 放療等都會造成營養上的問題。任何種類的手術對身體都是一種壓力,也都可能暫時減低食欲, 比如頸部、口腔手術會使咀嚼、吞咽困難;又比如胃部手術使患者易飽脹,小腸手術會引起腹瀉且對食物的吸收困難。
化療雖然能殺死快速生長的細胞,但是在過程中,我們的正常細胞也會受影響,所以絕大多數人在化療之后會有口瘡、喉痛、味覺改變、 胃部或小腸痙攣、惡心、嘔吐、飽 脹感或腹瀉。然而,在治療期間雖然消化方面的癥狀很令人困擾,但一般會在數天后減輕,最后消失。放療一般影響的只是身體接受治療的那部分,比如口腔或頸部會減少唾液分泌造成口干、吞咽困難、味覺改變。若是胃部接受治療,會有惡心、嘔吐、飽脹感,若是腸道部位會有腹瀉。
二、癌癥患者在治療后如何調整飲食?
有很多方法可以控制這些癥狀,使病人多吃一點:
食欲喪失、味覺改變:有很多研究顯示,大部分的癌癥病人并無完全喪失味覺,而是味覺會有所改變,甜的食物不太感覺得出來,而對苦的食物就比往常感覺敏銳,所以他們一般喜歡甜的食物,而不喜歡苦的食物,比如新鮮肉類等含蛋白質的食物,一般會讓病人覺得苦味,但蛋白質是很重要的營養素,我們必須想辦法吃進去。在這種情況下,那么我們就更需要注意烹飪方式了。
一般來說,我們在調味時不一定采用傳統的辦法, 可以應用一些經驗及想像力,比如變化食物的顏色或餐具可以引起食欲,或在進餐時放點輕音樂,可使進餐時更 、加愉快。還有其他方法可刺激食欲 ,比如輕度運動、飯前散步等。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的個別差異很大,每個人有不同的方法來促進食欲。
飽脹感、惡心、嘔吐:要使食物盡快通過胃部,以少量多餐方式,選擇甜的或淀粉類食物則可達到這種效果。而肥的或油炸過的食物會在胃中停留較長久的時間,應該避免。要減少食物中的水分以減少食物的體積,像湯、水可在飯前或飯后一小時食用。
在早上起床時,吃較干的食物 ,比如餅干可以減輕惡心的癥狀。進食要慢,咀嚼要完全。因為會減慢消化及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飯后應休息或躺下。若惡心情況嚴重時,由醫師開具處方藥物,以減輕癥狀。
口干、口瘡、喉嚨痛:若口干時,流體或濕的食物較易吞咽,若不覺得惡心,可用肉汁、肉湯、牛 油、醬油、糖漿使食物潤濕。也可以吃一口食物,配一口湯、牛奶等飲料。若有喉嚨痛時宜選擇冷的食物,比如西瓜、冰淇淋等,但含酸性高的食物,比如桔汁、蕃茄或熱、辣的食物如胡椒 、熱湯等應避免。
腹瀉、便秘:吃溫的食物, 不吃熱的食物,可以減輕腹瀉。因為熱的食物會增加腸道的蠕動,食物 就會很快通過腸部而引起腹瀉。進食時不要喝湯或飲料,在輕松的氣氛下,少量多餐可以減少腹瀉的發生。與此同時,我們一定要避免食用會產氣的食物,比如汽水 、啤酒、豆類、及調味太強烈太甜的食物。而且,也要避免邊咀嚼邊說話而吞下空氣。雖然減少食物中纖維的量也有助于控制腹瀉。而發生便秘時,那我們就需要吃高纖維食物、多喝水分、適度運動均可減輕便秘。
抑郁:抑郁是癌癥病人常見的情形,但好的營養似乎可以減輕這種情況。需要記住的是,目前有成千上萬的人日以繼夜正在進行癌癥的治療,以及癌癥與營養的關系,因此,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食物對于健康是多么重要 ,勿因不能吃到自己所預期的那么多時,就因此喪氣。
此外,我們要懂得給癌癥病人建立一個營養的目標,告訴病人要多吃一點,但是要給病人一個明確的營養概念,才知道吃多少是足夠的,比如多喝一口牛奶、多吃兩片面包也是多吃,但究竟夠不夠呢?如果在家中要“維持”足夠的營養,則蛋白質需要量是每千克理想體重1-1.5克,熱量是每千克理想體重30-35大卡,大約是60-80克蛋白質,2200大卡熱量。若在家中,要“增加”或“補 充”營養,則蛋白質每千克實際體重1.5-2克,熱量每千克實際體重45大卡以上。
癌癥病人不論是住院或是在家中,其營養的補給原則上是相同的 。病人的需要視其營養狀況及年齡而不同。若病入營養不足,須用各種不同方法來補充其營養,若病人營養狀況還好,只要維持其營養及不使體重下降即可。我們給病人一個目標讓他去達成, 且給病人一些文字資料,使他能按照建議去做。維持正常體重可能是判定病人營養狀況最好的辦法。若減輕5%以上則表示他的營養問題需予以重新評定及考慮。只要有好的營養,才能有助于病人對治療 的反應,縮短復原期,保持精力,并提高病人的生命品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