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患者需要去醫院及時就診,并且中度以上的抑郁癥患者通常建議遵醫囑服用藥物來幫助舒緩情緒、防止發病。
常見的抗抑郁藥物有帕羅西汀、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蘭、文拉法辛、米氮平等。但是服用抗抑郁藥物常常會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由于個人體質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有的患者吃了藥不會有明顯不良反應,有的患者只是遇到輕微不良反應,但還有一部分患者吃了藥副作用特別大。
副作用常常成為患者服藥過程中的絆腳石,影響用藥的依從性,一些患者甚至因為副作用而自行停藥,延誤疾病治療。其實我們面對藥物副作用并非無計可施,下面就簡要介紹抗抑郁藥常見的副作用以及應對措施。
體重增加
體重增加是抗抑郁類藥物的副作用之一,很多患者吃了一段時間后體重增長幅度較大。應對措施包括:
1.控制飲食
減少熱量的攝入,少吃高熱量的食物,以清淡為主,多吃蔬菜水果,保證營養均衡,晚上八九點以后別吃東西。不過,控制飲食也不能走向過度節食的極端,有的患者為了保持好身材,故意節食,一日只吃一餐,這樣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
2.適當鍛煉
每天可以進行一些體育鍛煉,飯后可以出去散散步,避免只吃不消耗。
體重減輕
體重增加讓追求苗條身材的人煩惱,但對于另一部分患者而言服藥期間體重減輕又會給他們帶來困擾和恐慌。需要明確的是1公斤以內的體重波動屬于正常,而即使服藥期間體重減輕超出這個范圍也不必驚慌。如果患者本身飲食過少應該積極調整,多吃高蛋白食物并適當攝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正常飲食情況下仍出現顯著的體重減輕,并且已經加重患者負面情緒時,可以考慮找醫生調整藥物而不是直接停藥。
睡眠障礙
有的患者在服用了抗抑郁藥物后出現失眠、興奮、嗜睡、精神恍惚現象。遇到這種情況可以:
1.找到適合自己的作息時間 失眠的患者可以減少白天的睡眠時間,增加運動強度,讓晚上更好地休息。減少咖啡、酒精等導致神經興奮物質的攝入,
2.找到適合自己的藥物和藥量 患者可以去找醫生進行藥物調整,失眠可以增加助眠、鎮定類的藥物,嗜睡可以減少鎮定類藥物的藥量。
消化道副作用
有的患者服藥后出現惡心、嘔吐、便秘、食欲不振等現象。遇到這種情況要做到:
1.惡心嘔吐及時與醫生溝通
若短時間內該反應消失,那就是正常現象,無需擔憂,若長時間存在,也建議找消化內科醫生詳細診斷,排查是否存在身體上的原因導致不適,也需要聯系精神科醫生,必要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藥物調整。
2.便秘患者加強鍛煉、調整飲食 出現便秘除了和藥物有關,也與日常飲食結構不合理和作息習慣不健康密切相關,患者需多進行體育鍛煉、多喝水、多吃高纖維食物,嚴重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瀉藥,但不可濫用。
較嚴重的身體不適及時就診
有患者服用藥物后出現心悸、發抖甚至劇烈頭暈等現象,這種情況大概率是藥物劑量的問題,需要找醫生咨詢,找對病因,調整藥物用量或者更換成更合適藥物。
(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