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和《水門橋》是我這些年看過最震撼的電影之一,這兩部電影能取得這么高的票房,不僅證明了國人對志愿軍的尊敬程度,更彰顯著中國人最樸素的愛國情感。
針對電影,合理客觀的批評聲音我想每個觀眾都是歡迎的。但在批評的聲音里,總夾雜著一些指桑罵槐和陰陽怪氣,比如,移民美國的某教授就急吼吼跳出來批評了。
對和平年代的觀眾來說,說出這些話就是動動嘴皮子,但真實的歷史,往往是血與火的歷史。
由于美國的價值觀輸出,每次影視作品中見到美國的惡行,總有人鉆出來跳腳為其洗白。而抗美援朝題材的戰爭電影中,由于強調志愿軍的犧牲精神和物資匱乏,我志愿軍戰士當年戰法的強大和戰斗技巧的出神入化反而很少被提及。
美國在朝鮮的有些歷史事實,講出來你會覺得與惡魔無異,而志愿軍戰士的不少戰績,也足以讓你在驚掉眼球之后心生驕傲。
《長津湖》的續集《水門橋》也已經上映一個月了,我們不妨捋一捋,72年前朝鮮戰場的那些善與惡。
一、美軍的行徑
二戰中美國打著“正義”的旗號發戰爭財,而美國大兵的禽獸行徑卻數不勝數。
其他的不提,民國時期的在華美軍就曾犯下累累罪行。
僅天津一市,根據相關記載,在1945年到1947年這兩年間,駐華美軍就犯下故意車禍、殺人、搶劫等惡性犯罪365起,導致中國民眾傷亡2000余人。上海、北平(現北京)等5市,美軍暴行至少在3800起以上,中國民眾死傷達3300多人。
這里面最惡性也最知名的,是1947年8月2日發生在南京的“沈崇事件”和1948年8月7日發生在武漢的“景明樓事件”。
可笑的是,在當時國民政府的默許下,沒有一名美國人因罪行受到實質上的刑事責任追究。
擁有如此強盜文化的“軍隊”,你能指望他們上了戰場保持所謂的“人道和公義”嗎?不可能。
事實上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初,美國斷定我國不敢參與朝鮮戰爭,還有另一個原因,是美國已經成為當時世界唯二的擁核國,它可以對中國肆意進行核威懾。到朝鮮戰爭中后期,美國甚至考慮過對中國東北動用原子彈。
美國杜魯門曾親口說過:”如果中國軍隊越過三八線,美國可能會考慮對中國使用原子彈,這畢竟是我們的新武器。”
聽到這個消息后,我們的領導人則曾淡定回擊:“你扔你的原子彈,我扔我的手榴彈。”
美國先后六次計劃的核打擊最終都沒有付諸實踐,這并不是因為美國人有多仁慈,而是因為它還要考慮蘇聯的因素,很有可能發展成第三次世界大戰。
雖然沒有使用核武器,但其他的陰招損招,美國不是沒想過,也真正付諸實施了,比如細菌戰。
日本在二戰時的細菌戰讓美國很是頭疼,二戰結束后,日本所有的細菌武器和技術全盤都被美國接手。1951年10月,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收到密令,要求美軍在朝鮮戰場開展有限的“生物戰”,1952年,限定詞“有限的”被參謀長聯席會議拿掉,于是美軍對志愿軍的細菌戰開始悄然上演。
1952年1月27日夜,美軍飛機飛過我軍陣地,投下不少炸彈,可炸彈均沒有爆炸。志愿軍第42軍375團的戰士李廣福發現有些許不對勁,因為陣地周圍冒出很多跳蚤、蒼蠅、蜘蛛、蜈蚣等,這在寒冷的冬天是不應該出現的生物。
隨后,志愿軍357團陣地方圓6公里內,陸續出現大量昆蟲群,密集程度令人毛骨悚然,之后第42軍,39軍、12軍以及19兵團陣地也發現此類現象。
志愿軍讓相關專家研究后,基本可以確定美軍投下的直通炸彈里的這些毒蟲,是經過特殊培育的細菌彈藥。
他們生命力強,在嚴寒中可以存活,經采樣化驗,這些昆蟲身上無一例外都攜帶鼠疫桿菌、霍亂細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腦膜炎雙球菌等在內的十多種致命病毒。
在朝鮮和東北,很快就有了鼠疫、天花、霍亂等流行病傳播,僅1952年2月到3月志愿軍就有36人因鼠疫,腦炎等疾病死亡,這里面還包括時任67軍軍長的李湘。
“千里投毒”并不能阻擋美軍的敗退,而美國人的臭名昭著,也在這次雷聲大雨點小的“細菌戰”之后名揚海內外。
朝鮮戰爭期間,志愿軍對美軍戰俘基本秉承寬大處理原則,行軍緊急時甚至會直接勸導后放回。但美軍俘虜的志愿軍戰士,卻遭受著非人的虐待和折磨。
美軍設立在巨濟島上的集中營是人間地獄,五十人一個帳篷,沒有床,每天的糧食是400克霉米,每個人還要從事重體力活。
美軍最殘忍的戰俘連隊是第72戰俘連隊,有“閻王殿”之稱,在這里曾有62名志愿軍戰士被活活割肉折磨致死。
集中營中不乏各種屠殺事件,最殘忍的是美軍第76戰俘營,因為該戰俘營的戰士拒絕美軍所謂的遷移,被美軍用火焰噴射器、坦克、重機槍等掃射折磨,有超過300人死在美軍的屠刀之下。
美軍一向以獸性出名,志愿軍戰士中不乏女兵,戰俘營里曾有四名女兵就被美軍拖出營帳,在光天化日之下蹂躪,期間有名女兵端起美軍的槍反抗,之后被殘忍殺害。
據我國資料統計,美軍在戰俘營虐殺的志愿軍戰士多達1.7萬名,雖然美國早已加入《日內瓦公約》,但該公約對美國人絲毫沒有約束力。他們將失敗的怨氣,全都撒到了志愿軍被俘人員身上。
美國人對我們的惡意,遠比《長津湖》和《水門橋》中表現出來的殘酷,而有些人對這些血淚毫不在意,反而絞盡腦汁為對方修飾,指責電影對志愿軍的刻畫有問題,不相信志愿軍的強大,一句“人海戰術”否定所有。
這些人,不是不知道志愿軍的強大,是不想承認而已。
二、志愿軍的神勇
想起志愿軍戰士,涌入我們腦海中的詞總是“先烈”“英勇”“前赴后繼”“不怕犧牲”。
實際上,志愿軍戰士大多都經歷過解放戰爭甚至抗日戰爭的洗禮,他們無論在戰術戰略戰法上還是在單兵作戰能力上,都不一定比美軍差。
這個差別,差在裝備,但能靠炒面、兩條腿和萬國造把美軍趕下海,沒點真本事根本就沒可能。
抗美援朝戰場上,有些志愿軍英雄的戰績,雖然沒有經過夸張和加工,但看起來卻相當“玄幻”。
比如“最強單兵”胡修道。
1952年11月,在上甘嶺戰役中,胡修道等三人負責堅守597.9高地3號陣地。因為人數太少,胡修道不得不沿著陣地架起了多挺機關槍,然后一個人來回在戰壕里穿插,連續作戰3小時,不要命地往進攻的敵群中投擲手榴彈。
只要一有敵人沖上來,胡修道和戰友就用機關槍掃射。發現10號陣地危急時,他抱起爆破筒,帶領戰友主動支援,冒著敵機槍火力封鎖,搶先登上制高點,將已沖上陣地的敵人擊退。
就這樣,胡修道和敵人血戰一天一夜,而這個孤膽英雄一般的人物,當時還不到20歲。
他帶領戰友在一天之內打退了敵軍40余次進攻,殲敵280名,還守住了597.9高地,創造了戰爭史上單兵守陣地的奇跡。
抗美援朝之后,胡修道獲“金星獎章”,一百多萬志愿軍戰士,獲該獎章的只有12人,其中就有邱少云和黃繼光。
2002年3月13日,胡修道病逝,央視專門報道了他的英雄事跡。
再比如,“阻擊英雄”沈樹根。
在上甘嶺戰役的鷲峰阻擊戰中,沈樹根率全排33名戰士在南朝鮮華川以東地區的鷲峰擔任阻擊任務,而進攻鷲峰的美軍超過一個營。
因為人數處于劣勢,沈樹根只能發揮作戰靈活的戰法,他將武器都壓好子彈放在陣地上,手榴彈也都放在陣地上,之后命令不同的戰士負責不同的區域,還有專人搶救傷員。
就這33個人,抵擋了敵軍營級進攻13次,堅守陣地3晝夜,最終己方犧牲1人,重傷3人,而33名戰士殲敵300余人,其中沈樹根一人就斃敵100人。
鷲峰阻擊戰也稱為抗美援朝戰爭中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還有“一級戰斗英雄”柴云振。
1951年5月,柴云振參加了樸達峰阻擊戰,為大部隊的轉移爭取時間。
戰斗進行到第六天的時候,柴云振所在的部隊傷亡很大,這時兩軍戰斗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柴云振也殺紅了眼。
看到遠處我軍的兩個山頭被攻下,柴云振帶了一個班的戰士沖了上去,從側翼向敵人發起猛攻,最終奪回陣地。
之后,柴云振又發現一個美軍指揮所,在另外三名戰友的掩護下,柴云振一人迂迥上山,向指揮所狂扔手榴彈,之后用機槍掃射,擊斃一名敵人營長。子彈打完后,他就開始跟美軍肉搏,肉搏戰里,他被一名黑人士兵咬掉手指,全身受傷24處。
樸達峰阻擊戰結束后,我軍取得了殲敵一千三百四十多名敵人的戰績,其中有一百多人是柴云振一人擊斃的。
除了以一敵百的勇士,朝鮮戰場上還有很多死而復生的“烈士”。
比如“復活烈士”井玉琢。
1950年11月30日,在第二次戰役中,井玉琢所在的112師成功穿插到三所里切斷敵軍后路,之后面對敵人的兩面夾攻,全體將士浴血奮戰,堅守陣地。
戰斗中,井玉琢全身被汽油彈燒著。他覺得自己沒有生還可能,想著最后拉幾個墊背的,于是撲向敵群,抱著敵人滾下山去。
很多戰士目睹了這悲壯的一幕,都以為井玉琢犧牲了,但戰斗結束后,身負重傷的他被救到后方醫院并送回國。
112師以為他已犧牲,魏巍當時的戰地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中提到13位烈士的名字,其中就有井玉琢。
1952年井玉琢傷愈后,他退伍回到家鄉,不提戰功,默默無聞地從事農業生產。直到1990年后,他的事跡被媒體報道出來,大家才知道這位從烈火中“死而復生”的英雄。
再比如“冰雪巨人”周全弟。
1950年10月25日,他所在的部隊負責在長津湖地區的軍事要沖黃草嶺阻擊美第七師31團。
阻擊戰中,他身穿單薄棉衣,依靠雪水充饑,在零下40度的雪地里埋伏三天三夜,導致身體嚴重凍傷,之后四肢截肢,負傷時年僅16歲。
爬冰臥雪三天三夜,能活下來已經是奇跡,正是因為更多像周全弟這樣的英雄戰士,我們才得以知道抗美援朝中的真相。
三、惡意
或許在有些人心里,崇洋媚外已經深入到了骨子里。他們寧可相信蘭博一人搞垮一整個部隊,也不愿相信志愿軍里有人會開坦克;他們寧可相信美軍真的會派一行人去戰后尋找老母親獨子,也不愿相信志愿軍有能力戰力以一當十。
中國從來不缺少英雄,但也從不缺少二鬼子。
對《長津湖》和《水門橋》,對抗美援朝,對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大部分惡意,不光來自于國外,來自于歐美,還有一些來自于我們內部,來自于那些不了解歷史,不尊重歷史,數典忘祖的敗家子兒。
更可怕的是,這些所謂的公知,不僅自認為美國的空氣香甜,還要妖言惑眾,蠱惑其他普通人,否定自己的歷史,只為討對方的歡喜,實屬可惡。
正因為這些人的存在,《長津湖》和《水門橋》才值得被更多人看到,也正因為這樣群體的跳腳,這樣的電影必須要拍!
我們今天的國家和平,家庭幸福,吃的就是72年前那場戰爭的紅利。我們作為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既得利益者,必須要了解這段歷史,正視這段歷史,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長津湖》和《水門橋》的成功,可能就是最好的解釋:非議和聒噪不會缺席,但我們從來無視,只管自己努力!
當這樣努力的人多了,中國也就會更加強大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