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戰爭前五次戰役中,我軍戰略目標的殲敵數量,是以師、團為單位,對于南朝鮮軍,這個目標還能勉強實現,而對于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殲滅敵人一個團都很難做到。
在長津湖戰役中,我軍以巨大的傷亡,殲滅美軍第31團級戰斗隊,也就是北極熊團,誠然,以當時我軍的實力,加之朝鮮地形狹窄,大兵團迂回作戰難以展開,所以,要想整建制殲滅敵人師、團級單位是不太符合實際的。
于是,毛主席在聽取各方情況匯報后,提出“零敲牛皮糖”的戰略。在五次戰役后,朝鮮的戰局基本穩定,雙方都在三八線附近修筑了堅固工事,任何一方要想發起大規模進攻,都需要付出極高的代價,所以,以小殲滅戰為核心,不計一城一地之得失,消耗敵人有生力量,才是最佳解決方案。
為了更好地“零敲牛皮糖”,我軍還提出一個十分形象的戰術,那就是“抓一把,連續抓”的策略。在關乎戰局的重要節點,自然是不能放棄的,而對于美軍小股駐守部隊,則可以采取這一策略。
換言之,就是打疼了敵人就走,等敵人援兵到來,便繼續進攻,一方面要降低自身傷亡,另一方面,則是消耗敵人有生力量。
從1952年到朝鮮停戰協定簽署,我軍基本上都在采取小殲滅戰的打法,而美軍對此卻經常是云里霧里,不知道志愿軍葫蘆里賣的究竟是什么藥。
石峴洞是三八線北部的一個小山村,這里的北山也只是一個小高地,面積還不如上甘嶺大,只有1平方公里,這里既不是什么戰略要地,也不是什么險山惡水,只是美軍、南朝鮮軍在此346.4高地的一個支撐點。
石峴洞北山的價值很有限,只不過它的位置威脅著志愿軍281.2高地的安全,是美軍的一個前哨陣地。
1952年6月9日,第39軍以殲滅石峴洞北山的敵人為目標,發起了第一次進攻,美軍再此擺了一個加強連的兵力,也設置鐵絲網、機槍點,如果在以往,這種攻堅戰對志愿軍十分不利。
而此時,已經今非昔比,志愿軍不論從后勤還是裝備,都已經大幅度改善,對于敵人的堅固工事,火炮可以大發神威。第39軍349團集中了12個炮兵連,發起了1個小時的炮擊,美軍一個連的兵力,在火炮的轟炸下,自然不夠看的,當晚,我軍就占據石峴洞北山,美軍的這個加強連幾乎被全殲。
待戰術目的達成,第349團馬上撤出陣地,美軍不明所以,以為是志愿軍的試探性進攻,便再補充了一個加強連??磿r機差不多了,我軍故技重施,先用火炮轟,再用步兵上。很快,美軍的100多號人再度報銷,而我軍只傷亡41人,可謂效果顯著。
到了9月17日,志愿軍換防第38軍,讓這種打硬仗的王牌部隊,來解決一個小山頭,自然也是手到擒來,第38軍的將士在攻占石峴洞北山陣地后,又擊退了美軍5次沖鋒,斃敵259人,達成戰術目標。
到了1952年年底,第23軍接替了第38軍的防務,再度開啟“抓一把,連續抓”策略,此時,美軍已經在這個“不毛之地”扔下了數百具尸體,但他們仍搞不明白,志愿軍究竟想要做什么。
與此同時,美軍見戰況升級,再度增兵一個加強連又一個排,并加強了工事。當時,第23軍的主要敵人,就是面前的美步7師,和南朝鮮2師。
1953年,3月6日晚,志愿軍第23軍67師的一個連,向石峴洞北山發起進攻,僅僅10分鐘,就殲敵53人,俘虜3人。
十幾天后,也就是3月23日晚,我軍再度殲敵3個排、2個班,斃傷敵100多人,待戰斗結束,我軍再度撤退。
美軍逐漸意識到戰況在升級,開始便不停地增兵,4月16日,我軍再度出兵1個連又2個排,向主峰發起沖擊,連長朱金余在手腳負傷的情況下,堅持指揮戰斗,直到犧牲。
到了凌晨時分,我們全殲美軍的一個加強連,美軍馬上組織兵力反撲,在抗下敵人11次反撲后,我們5連只剩下了4名戰士,最終他們抱著手榴彈,和敵人同歸于盡。
此次戰斗,持續的時間稍長,有兩天的時間,足足消滅了1000多個敵人,戰果不可謂不豐厚。
到金城戰役前夕,石峴洞北山的戰略目的才有所改變,為了配合金城戰役,23軍需要將美第7師和南朝鮮2師,牢牢拖住。
反觀美韓軍,為了防守石峴洞北山,將兵力提升至兩個連,并設置了大量暗堡、交通壕、鐵絲網、障礙物,換言之,再次進攻石峴洞北山變得困難很多。
為了減少傷亡、加強對敵攻勢,23軍用時半個月,在北山的山腰上,修筑了一條100米長的坑道??拥缿鹗侵驹杠姷钟儡娹Z炸的利器,在敵人火炮下,坑道可以有效保存實力,減少傷亡,與此同時,利用坑道,還能及時對敵發起襲擊,擴大戰果。
在最后一次進攻石峴洞北山的戰斗中,這條百米長的坑道發揮了重要作用,坑道可以容納一個加強連的兵力,還囤積了3000枚手榴彈、300人的糧食和70箱飲用水。
此時的坑道的,比上甘嶺的條件不知強了多少倍,戰士及時進駐坑道,便可以坑道為進攻出發地,隨時可以投入戰斗,作戰效率也大大提高。
1953年7月6日晚20點,火炮開始咆哮,3分鐘之后,第67師200團6連,發起了對石峴洞北山的沖鋒。
1排在進攻途中,被敵人暗堡攔截,4班的戰士許家朋抱起炸藥包,就沖向敵人暗堡,盡管腿部被子彈擊中,許家朋仍頑強地爬向地堡,就在此時,炸藥包卻因為受潮失效。
許家朋奮不顧身,撲向敵人的機槍,用身體堵住了敵人的槍口,后續部隊才順利攻入陣地。這一次,我軍不會再撤退了,經過一個小時的激戰,6連占據的全部陣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戰中,我軍的坦克部隊也大發神威,其中215號坦克發揮出色,一共擊傷擊毀敵5輛坦克。
占據石峴洞北山后,美軍同樣開始增兵,以連、營級為單位,發起反攻,在兩天的激戰后,我軍共共殲敵1000余人。
8日之后,美軍依舊不停地發起反攻,由于坑道的存在,在敵人空襲的時候,可以躲進坑道,待空襲結束后,再度抵御敵人反攻。
直到12日,美軍終于停止了進攻,一方面石峴洞北山的價值實在不高,單單為了這個小山頭,投入大量兵力不太值得,另一方面,美軍也吸取了上甘嶺的教訓,不敢再打這種消耗戰。
此戰中,我軍67師3個團,經過6天激戰,一共殲敵3500余人,而我軍的傷亡數字是1800余人,我軍的傷亡遠低于美軍。
事實上,之所以美軍在十幾天后,被迫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就是源于我軍不停地“零敲牛皮糖”,一次敲下一小塊,積少成多,從量變成為質變,直到將美軍打疼,打得他不等不承認失敗。(文/九魚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