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捷手機攝影成為主流的當代,人們的愛美之心在各種拍照App強大的濾鏡、美顏功能中得到滿足。
照相館似乎變成了越來越沒有存在感的地方。
但總有一張圖像會以另一種姿態,以生命體的形式,被留存并以時間滋養,和我們一同成長。
比如古老的濕版攝影,一塊黑布、一片玻璃、一束光,一張經過14道工藝的純手工照片,就能把有愛的時光定格百年。
藏于漢口的「超人照相館」,是武漢濕版攝影界為數不多的“老玩家”。
走進洞庭街116號,沿著狹長的廊道,不仔細看很難發現門口的廣告牌。
門店面積不大,但有些場景一出現,就知道來對地方了。
三臺極具年代感的老式相機,滿墻的照片、各種型號的相機組件和各種精致的手工藝品有序分布在各個角落,似乎將相館變成了一座關于濕版攝影的博物館。
照相的攝影師任威,也是照相館的主理人,實打實是一位對攝影充滿熱情的玩家。
“大家習慣了電子化的快速拍攝,習慣了美顏,有時很難面對真實的自己,但照片的本質,應該是誠實地記錄。”
提及為什么選擇開這樣一家照相館,任威無不感慨。
“將藝術、情感、情緒投入作品中,創造出走心的影像,感受生活才是攝影師工作的本質。”
每一塊“玻璃”都是獨一無二的,它不僅僅是一個攝影作品,更是一個藝術品,制作的本身,是一場尋找內心的旅程。
兩臺像風箱一樣的巨型相機,如今市面上很難在找到,是相館的鎮店之寶。
“將照片最細微的細節呈現出來,這與數字處理的照片相比,原始又耗時,但最終的呈現效果,是像素構成的數字照片無法相比的。”
對于相館里的古董相機,任威如數家珍。
追溯濕版攝影的歷史,始于19世紀。
以玻璃片或涂瀝青的金屬片為載體,歷經繁瑣工序,才得以成片,復古、懷舊、古典的質感......仿佛穿梭回到19世紀。
和當代數碼攝影相比,濕版攝影工藝對攝影師的技術要求更高。
提前數日配制好藥水靜置,在拍攝前制作好用于拍攝的感光底片。
測光之后將底片插入老式大畫幅相機進行拍攝,之后迅速取出底片進入暗房作業。
在暗房中進行顯影沖洗,得到一張負片,再通過定影,底片上的影像從負到正逐漸顯現。
最后晾干上漆得到一張完整的濕版照片,整個過程最短也需要兩天時間。
任威在暗房兼配藥室里為我們介紹濕版攝影的制作過程,書架上面排滿了大大小小的藥瓶和量杯。
知道的,明白這是個攝影師;不知道的,恐怕要以為是個藥劑師、化學實驗師了。
除了濕版攝影,超人照相館還有一臺復古膠片機改造的拍立得。
濃郁的古董風格和特殊的立拍立顯撕拉膠片,就算數碼當道的今日來看,依然充滿迷人的味道。
當被問及相館開業以來,個人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任威拿起一張照片,不假思索。
“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呈現和表達,更因為這張照片投射出的真實情感,這是一段時空,一個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存在于教科書里的古老攝影技術越來越受到當代人的歡迎。
前來拍攝的客人,除了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也不乏不少年輕人帶著愛人、子女一起來拍攝。
黑白的呈現,脫去了色彩可能帶來的強大感官刺激,于是人們會不自覺地被畫面主導,牽引著陷入黑白光影的變化。
那些看向鏡頭的眼神,好像越過畫面,然后穿透一層薄薄的亞克力,“嗖”的一聲撞進心里。
在沒有任何文字輔助的情況下,卻可以從畫面中聽到生命的低語。
在數碼一鍵成片的年代,還有多少人會耐著性子,搭建暗房,調配藥水,屏息著等待成像。
從這個角度來說,一幅濕版攝影其實就是記錄一段屬于你我的記憶,鐫刻逝去的年華,這是彌足珍貴的,值得永久收藏。
還記得
上一次去照相館
是什么時候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