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聽到有人說長了骨刺很疼,于是便腦補出骨頭扎了根刺的痛苦,也看到過有人每天大量做運動想要把骨刺磨掉。其實,骨刺不是扎出來的,也沒法自己磨掉。
骨刺不能望文生義
骨刺并不是骨頭上扎了刺,而是骨贅的俗稱,是關節的退行性改變。隨著年齡增長和運動,關節軟骨會出現一定的磨損,為了保持關節穩定,周圍關節就會出現新生的骨頭,形成骨刺。骨刺摩擦周圍的軟組織、刺激神經時,患者會出現關節疼痛、停滯、僵硬等不舒服的感覺。但是,骨刺的程度與數量和疼痛癥狀不成正比,也有不少人平時沒有癥狀,在體檢的時候才發現骨刺。
骨刺是年齡增長過程中人人都可能出現的現象,就好像年紀大了會長白頭發一樣。經常活動和負重的部位更容易出現骨刺,如腰椎、膝關節、足跟等。運動員、重體力勞動者、中老年人是多發人群。
多運動能磨掉骨刺嗎?
正如我們不能用布料把針磨平,骨刺也無法通過多走路和長時間運動來磨平,運動強度過高和方式不當還會進一步加速骨刺的生成。
不能靠運動磨掉骨刺不代表患者應該完全不運動,因為合理的運動既能夠增加肌肉力量,還能夠控制體重,而超重給全身骨骼都帶來了更大的負擔。
拉伸運動、瑜伽、游泳、打太極拳都是適合骨刺患者的運動方式,游泳過程中關節受到的壓力明顯比走路時小,同時全身肌肉都可以得到鍛煉;肌肉拉伸和做瑜伽時則應量力而為。上樓梯、跳繩、爬山會明顯增加下肢關節的負擔,所以不建議患者選擇這樣的運動方式。
有骨刺的患者在出現關節腫脹疼痛不適癥狀時應該先充分休息,待癥狀緩解后再開始運動。
骨刺的治療處置
對于沒有給患者帶來影響的骨刺,不必要治療處理。如果骨刺影響到周圍的神經、血管或引起關節活動困難,就需要治療而不是一味忍耐痛苦。常用的治療方式包括:
1.藥物治療
服用氨基葡萄糖有利于關節健康;補充維生素D與補鈣能夠起到預防骨質疏松、改善關節受力的輔助治療作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吲哚美辛、雙氯芬酸鈉、洛索洛芬鈉都常用于疼痛的緩解。但患者不能認為吃了藥就萬事大吉,因為任何藥物都不能消除骨刺。
2.理療
理療也叫物理治療,是一種在康復科醫生指導下通過理療儀進行的保守治療,能夠起到放松肌肉、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炎性物質代謝的效果,讓患者感覺舒服一些,但同樣也無法消除骨刺。
在家中熱敷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理療的效果更好一些。
3.手術治療
和臨床上許多慢性疾病類似,骨刺的治療原則上是先以保守治療為主,但保守治療無法達到滿意效果時應該考慮手術治療,包括切除骨刺、置換關節等。
(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