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家埠甜瓜節“甜瓜西施””
小仙駕到
#梅家埠的甜瓜真甜#
SPRING FLOWER
感受這日漸濃厚的春意,心情也被春光濡染了。帶著雨滴的清新靈動,慢慢鉆出青草了,嫩嫩的開出桃花了,柔柔的生出陽光了,暖暖的……
PART.01
SPRING FLOWER
春暖花開
河東區第三屆梅家埠甜瓜網絡文化節暨鄉村振興文化旅游節拉開帷幕
一段民間傳說,一本史志年鑒,幾段流傳于民間的故事資料,印證出河東區梅家埠甜瓜的栽培歷史由來已久,傳承著“沂州狀元瓜”的美譽,成為名副其實的“魯南第一香瓜”。 西有新疆哈密瓜,東有梅埠香甜瓜。4月22日上午10時,河東區第三屆梅家埠甜瓜網絡文化節暨鄉村振興文化旅節盛大開啟。該節旨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山東好運角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塑造鄉村旅游整體形象,打響“梅埠甜瓜”國家地理標志品牌知名度,讓游客近距離體驗梅家埠大好風光,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地。
河東區區委副書記呂鳳龍,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丁東霞, 市派河東區第一書記工作大組長王方艾,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張選等領導出席活動并為獲獎瓜農頒獎。河東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文化和旅游局、文化旅游發展促進中心、融媒體中心的主要負責同志以及市區選派梅家埠街道第一書記,中央省市級媒體、網紅、甜瓜種植戶代表等參加相關活動。
呂鳳龍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河東區搶抓發展機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認真落實全市鄉村振興“三步走”戰略,深度挖掘優勢資源,持續深化改革創新,不斷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了“產業好”“產品好”“景觀好”的發展格局,現代農業產業集聚效應不斷顯現,農業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農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進一步帶動了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梅家埠街道作為河東區南大門、鄉村振興的主戰場,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借助好網絡平臺,做好甜瓜產業的提檔升級,帶動群眾不斷增收致富;同時,繼續搭建好對外交流平臺,加大與外地區旅游、經貿交流,擴大農業特色產業的影響力、號召力,真正實現鄉村振興的內涵要求。
本次甜瓜文化旅游節突破了傳統旅游辦節模式,通過網絡這個無邊界、不受版面、時間限制的窗口,通過十余家知名網絡媒體,將梅家埠的美食、旅游文化推薦給大家,使廣大網民和游客對梅家埠有更多的了解。
梅家埠街道地處河東、臨沭、郯城、羅莊四縣區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又有“三河環繞、七水相連”,生態環境宜人。近年來,梅家埠街道在河東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形成了“東農、中工、西城”的發展布局。街道以特色農業為主導,在“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發展布局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村居特色優勢產業,先后創建了“梅家埠甜瓜”“醋莊葡萄”兩大國家地理標志,匯聚了葡萄、甜瓜、草莓、桑蠶、蜂蜜、有機蔬菜等6大特色產業集群,培育了16個農產品品牌,2021年被評為“省級農業產業強鎮”,實現了鄉村振興的跨越式發展。
下一步,該街道將聚焦“品質河東”建設“六大行動”,按照“產城融合、提升品質,強工特農、全面發展”的工作思路,圍繞“1356”工作舉措,立足自身優勢,進一步挖掘資源稟賦,致力于打造承接產業轉移的首選地、市民休閑養生的后花園,不斷發展壯大休閑采摘、特色旅游業,持續提升梅家埠的知名度、美譽度。
本次活動由河東區人民政府主辦,河東區委宣傳部、河東區農業農村局、河東區鄉村振興局、河東區文化和旅游局
、河東區文化旅游發展促進中心、河東區融媒體中心、梅家埠街道辦事處、中傲文化傳媒(山東)有限公司承辦。
PART.02
SPRING FLOWER
小仙駕到
啟動儀式上,身著漢服的小仙成為眾星捧月的焦點,為推動梅家埠甜瓜產業,她穿著厚厚的漢服,不遺余力作推介。
出鏡女孩:小仙
拍攝地點:梅家埠甜瓜基地
01
02
03
01
02
03
END
抖音視頻號
圖片|翟小鋒攝影工作室
文案|王欣瑜、陳婧、王麗爽
排版|張慧美、楊吉祥、邵長樂
校對|孟秋晗、梁姝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