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消費習慣徹底變了,這就是疫情之下,中國消費者最大的變化!
第一,固定式、浮夸式消費,開始消失了。以前,很多人買東西都是固定的渠道或平臺,例如衣服鞋子唯品會、生活百貨在天貓、家電數碼在京東。同一個東西,幾乎很少去橫向對比。當然,我自己也感同身受,京東只買手機家電,唯品會上只買衣服鞋子。但現在,這種習慣開始變了。今年以來,我在京東也買了不少生活百貨,在唯品會更是買了各種大小家電。
其實變化的背后,很容易理解,就是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花多花一點時間去對比。例如同一個品牌的東西,無論是百貨衣服鞋子還是家電,都會同時在天貓京東唯品會上去對比,不僅是比成本,還有效率和服務,最終再做出決策。的確,消費時間比以前更長一些,但性價比和生活品質卻提高了不少。
第二,進口、國產,在我們心中的位置開始互換了。以前,很多人總是覺得進口一定比國產好,不僅是品質,而且進口似乎還多一個面子。就像蘋果iPhone,當年很多人覺得ios好用其實只是之一,更多是很多人認為iPhone是一個面子的象征。但今天,這樣的情況似乎也變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主動擁抱國產,特別是年輕人。昨天看到一組數據,據國內平臺唯品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平臺90后、95后消費者的新銳國潮美妝品牌的購買量增速集體達到了30%以上,遠超80后。
這說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各個領域,都開始擁抱國產。這一方面得益于,國產這幾年確實越做越好了,像安踏、李寧,在技術和創新上,可以說已經絲毫不輸給阿迪耐克。另一方面,得益于年輕人消費觀念的轉變,不再盲目崇拜進口,而是開始認為穿國產、用國產,也能感到自信。
這兩大消費觀念的轉變,背后正是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理性、自信的體現。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變化,也意味著,這場疫情之下,越來越多的人看清了很多事,發現所謂的面子和虛榮,遠不如手中的錢糧和內心的平和,讓人更加安心和自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