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美國"Army Recognition"、俄羅斯"Top War"以及亞洲"Defence Security Asia"等多家國際軍事媒體集體報道了一則重磅消息:埃及已正式列裝中國紅旗-9BE防空導彈系統。這一事件不僅標志著中埃軍事合作邁入全新階段,更預示著埃及未來可能大規模采購中國先進軍事裝備,包括殲-10CE戰斗機甚至殲-35E隱身戰機。這一趨勢將如何重塑中東軍事格局呢?
紅旗-9BE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遠程防空導彈系統,其外貿版本在性能上對標俄羅斯S-400,但價格更具競爭力。根據埃及退役少將法拉格的透露,紅旗-9BE已部署至西奈半島,其260公里的射程和強大的抗干擾能力,使得以色列空軍的F-35I戰機不敢輕易靠近。這一系統的列裝,填補了埃及在遠程防空領域的空白,使其首次具備覆蓋以色列核心空域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紅旗-9BE并非孤立部署,而是與中國的空警-500預警機形成"天網"體系。空警-500的470公里探測范圍,結合紅旗-9BE的攔截能力,使埃及的防空體系從"點防御"升級為"區域壓制"。這一組合在"文明之鷹-2025"聯合軍演中表現驚艷,成功模擬攔截F-35I,甚至穿透了以色列"鐵穹"系統的電子干擾。
那么,為什么埃及選擇中國武器?埃及的軍事采購長期受制于美俄兩國的政治博弈。美國提供的F-16戰機被嚴格限制性能,無法使用AIM-120中距導彈,使其在面對以色列空軍時處于絕對劣勢。而法國"陣風"戰機雖性能不俗,但配套導彈射程僅50公里,且受制于美法對以色列的安全承諾。俄羅斯的蘇-35SE原本是埃及的備選方案,但俄烏沖突中俄制戰機的糟糕表現讓埃及最終退單。
相比之下,中國武器不僅無政治附加條件,還提完整作戰體系支持。紅旗-9BE的1.5億美元單價僅為美國"愛國者-3"的60%,卻具備更遠的射程和更強的抗干擾能力。此外,中國承諾提供"保姆式服務",包括專家培訓和技術支持,這對急需快速形成戰斗力的埃及極具吸引力。紅旗-9BE的列裝只是開始,埃及空軍更大的變革可能在于戰斗機的更新。
2025年2月,埃及媒體爆料稱,埃及已與中國簽署協議,采購40架殲-10CE戰斗機,總價值約34億美元。盡管中國官方未正式確認,但埃及國防部長阿卜杜勒·馬吉德·薩克爾在內部會議中透露,埃及確實計劃引進48架殲-10CE,并考慮未來采購殲-35E。殲-10CE作為中國四代半戰機,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和霹靂-15E空空導彈,其145公里的超視距打擊能力遠超埃及現役的F-16和"陣風"。
若該交易最終落實,埃及空軍將首次在技術上與以色列站在同一起跑線,迫使以色列調整其依賴F-35隱身優勢的戰術。更引人矚目的是,埃及可能成為首個引進中國隱身戰機的阿拉伯國家。在2025年5月中埃防務合作45周年活動上,埃及空軍司令加瓦德與殲-35模型合影,釋放出強烈信號。殲-35E作為中國外貿版第五代戰機,若能進入埃及空軍,將直接挑戰以色列F-35I的空中優勢。
殲-35E的潛在采購,不僅關乎埃及的國防自主,更可能引發中東新一輪軍備競賽。沙特、阿聯酋等國已對殲-10CE表現出濃厚興趣,若埃及成功列裝殲-35E,海灣國家可能跟進,進一步削弱美俄在中東軍貿市場的壟斷地位。紅旗-9BE、殲-10CE和殲-35E的組合,不僅提供單一武器,更構建了一套完整的防空-空戰體系。這種"一站式"軍貿模式,正吸引越來越多尋求技術自主的國家。
此外,中國武器的實戰表現成為關鍵賣點。在2025年印巴沖突中,巴基斯坦的紅旗-9BE成功攔截印度"斯卡普-EG"隱身巡航導彈,殲-10CE配合霹靂-15E也在空戰中占據優勢。埃及正式列裝紅旗-9BE,僅僅是中埃軍事合作深化的開端。隨著殲-10CE和殲-35E的可能引進,埃及將逐步擺脫對美俄武器的依賴,構建以中國裝備為核心的國防體系。而埃及的選擇,可能成為這場變革的起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