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美國墮胎權危機:羅伊案如何來到顛覆邊緣,又將產生何種影響

0
分享至


有競爭的思想,有底蘊的政治


2022年5月3日,美國紐約,當地民眾聚集示威,呼吁保護女性合法墮胎權利。

文|王浩嵐


近日,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披露了一份疑似由最高法院薩姆埃爾·阿利托大法官(Alito)撰寫的多布斯訴杰克遜婦女健康組織案(密西西比15周墮胎案)判決書草案的全文。根據該文內容和政治新聞網的相關報道,已經有包括阿利托在內的五位保守派大法官決意徹底推翻半個世紀以來一直為墮胎權提供憲法保護的羅伊訴韋德案先例,允許各州自行決定墮胎是否合法。


盡管泄露的判決書草案僅僅是阿利托二月份撰寫的初稿,經過這幾個月高院的內部表論和溝通后,可能會和最終的判決意見文稿有不小的出入,但該文核心的觀點和論述仍大概率將作為高院的多數意見在今年六月底七月初高院會期結束前而發布,從而顛覆墮胎權在全美范圍受到憲法保護這一既定事實。

最高法院做出全面推翻羅伊訴韋德案這種根深蒂固又有廣泛社會影響先例的大膽決定,外界大眾可能會感到非常意外和震驚,但對熟悉近些年高院大法官人員變動和近代保守主義運動訴求的細心觀察者而言,羅伊訴韋德案的覆滅本就只是時間上的問題。當然,高院選擇以這種方式“一擊斃命”徹底剝去墮胎權的憲法性保護外衣,而不是循序漸進溫水煮青蛙式的進一步限制墮胎權,還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在墮胎權相關民意近些年鮮有變化,變的只是大法官人員組成的前提下,高院這種迅猛“開倒車”的做法,變相說明了所謂司法審查權和各類憲法學流派,不過是高院九位披著袍子的政治家自我粉飾的一番說辭。換言之,對于2020年金斯堡辭世后就進入6:3保守派占絕對優勢的最高法院,推翻羅伊訴韋德案很可能只是打響“戰爭”的第一槍。預計在未來的幾年中,高院將會頻繁出手將許多自沃倫法院時期定下來的憲法先例和傳統推翻修改,從而大力利用司法權來推動保守主義的意識形態和政策。


高院推翻墮胎權合憲性的舉動,除了其對女性權益和廣泛社會層面的影響外,必然也會給美國政壇帶來不小的沖擊。隨著中期選舉的迫近,墮胎問題重回美國政治討論的最前沿,或許會是拜登和民主黨挽救選情,保住國會多數黨地位的一根救命稻草。但在政治高度極化,鐘擺效應仍十分明顯的當下美國,即便是墮胎權這樣涉及面超廣又能充分煽動選民情緒和投票熱情的話題,也未必會能扭轉既定的政治軌跡。


最高法院判決書泄露


羅伯茨法院,2020年10月27日至今

從披露的高院判決書內容中來看,作為鐵桿保守派的阿利托,對于羅伊訴韋德案可謂是恨得咬牙切齒。阿利托表示羅伊案從一開始就犯下了“嚴重荒謬的錯誤”,因為憲法從來沒有明文列舉墮胎權作為受保護的權利之一,1973年的最高法院強行宣布憲法通過正當程序條款(Due Process Clause)和隱私權延申出來對墮胎權的保護,無疑是一種典型的法院立法和粗暴干涉聯邦和各州民主程序的越權行為。阿利托認為高院介入墮胎權討論,潦草地打斷了各州和聯邦立法機構對墮胎問題的討論,給出了一個決定卻沒有了結墮胎問題的爭議,反而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社會的分裂。


為了論述墮胎權并非歷史上就一直存在于美國社會中并受到保護的一項權利,阿利托在98頁的意見書列舉了各類例子,包括1973年判決羅伊案前后各州存在的對墮胎和避孕權的限制,作為他的證據。換言之,對于阿利托來說,只有憲法明文規定,和其他在美國社會歷史中根深蒂固的權利,才應該受到憲法的庇護。所以為了糾正羅伊案這一重大錯誤,高院應該像布朗案推翻高院判決種族隔離合憲先例一樣,徹底推翻羅伊案和其后續的凱西案,把對墮胎權管控權力還給各州和民主程序。


阿利托所言,可謂是冠冕堂皇,和已故保守派大法官斯卡利亞的“原旨主義”(originalism)幾乎如出一轍,認為最高法院僅是憲法和法律的解讀者詮釋者,并非立法者。但是如果深究阿利托的論述,不難發現他的許多理由和引用的歷史,都并不能站得住腳。如果僅靠完全死摳憲法原文來劃定受憲法保護的權利的話,那許多美國建國以來人們一直習以為常的權利都不應該存在。阿利托所提到的布朗案所提倡的種族平等權益,也并非憲法原文中和美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社會中根深蒂固的傳統(反而種族歧視才是),但在今天沒有人會去為種族隔離制度公開辯護。


同理,在阿利托參與的DC訴海勒案,聯邦選舉委員會訴公民聯合案中,阿利托和他的前輩斯卡利亞又不避諱發明采納個人擁槍權、政治獻金權這些并沒有“廣泛歷史社會傳統”的新憲法權利。阿利托這種自相矛盾又亂用歷史的行為,并不局限在保守派法官當中,自由派大法官也是一樣,經常在原旨主義和“能動主義”之間反復橫跳。說來說去,美國憲法的這些理論很難說屬于一門嚴謹的科學,很多時候只不過是法官為了自己的個人政治立場和政策偏好而發明出來辯解的一系列說辭。最高法院判例中,歸根結底最重要的,還是是否能有五位法官達成一致,而并非誰有最完美的法律說辭。不管阿利托所言能否站得住腳,只要他擁有其他四位大法官的認同,他的意見便會成為新的法律。


內部辯論


不過,就現在的情況來看,阿利托的這份意見書,很難說就一定是高院的最終多數意見。此番意見書外泄,可能也說明了高院內部仍存在爭議和變動的空間。


雖然歷史上高院并非如一些媒體所說的那樣完全是密不透風從不泄密的“神秘組織”,但此番意見書草案全文泄露還是近代以來第一回。以往的消息走漏,通常都是一些高院內部辯論的考量和紀要被法官助理或法官本人捅給了媒體,往往是為了向一些仍在搖擺的法官施壓。2012年奧巴馬醫改案仍在辯論時,便有媒體收到消息說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在考慮和四位自由派大法官串通“保下”奧醫改,最終被證明確有此事。而本次密西西比墮胎案所針對的羅伊訴韋德案判決,也是在意見書公布前便已經有媒體泄露了最終判決7:2確立墮胎權憲法保護的票數。


2022年5月4日,支持墮胎和反墮胎人士在美國最高法院外舉行抗議活動。

不管過去如何,直接把法官真實的意見書草稿在判決公布之前全文刊登出來,無疑是一個罕見的重大變化。這表明了墮胎問題辯論在美國政治和生活中的分量,讓高院內部(無論是自由派或保守派)有人不惜冒巨大的職業生涯風險來打破高院保密的辯論過程,試圖通過公開施壓的方式來把高院決定拖向己方陣營的方向。哪怕首席大法官羅伯茲公開譴責這一行為,并聲稱這種“卑鄙舉動不會影響高院決策的過程”,直到判決下來塵埃落定之前,誰也不敢說這種通過泄密施壓的舉動不會奏效。


那么具體是哪一方泄密呢?從現有的情況來看,處于絕對劣勢的高院自由派法官和其手下的法官助理群體無疑是最大的嫌疑人。自金斯堡辭世被特朗普任命的巴雷特法官接替后,徹底淪為少數派的三位高院自由派法官,無法依靠拉攏首席大法官羅伯茲一人來阻止其余五位保守派大法官積極把美國法律和政治生態推向“保守”和右翼的方向。只有在特拉普任命的卡瓦諾和巴雷特大法官其中一人加入羅伯茨的情況下,自由派才有可能在最高法院參與到重大問題的多數意見起草過程中。而在墮胎這一問題上,巴雷特和卡瓦諾很明顯都是堅定的反墮胎的保守派法官,指望他們兩人跳船,顯然并非易事。


或許,在自由派法官已經絕望之際,通過公布阿利托相當“激進”“極端”的意見書以期激起民眾反對,進而逼迫五位似乎已經確定要推翻羅伊案的保守派法官跳船是僅剩的一條出路。這一觀點,很明顯是保守派法律界和國會共和黨人最為認可的解讀。大部分國會共和黨人,在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納爾的帶領下,都把維護“最高法院”的制度尊嚴和保密性這一說辭掛在嘴邊,大力譴責泄密的“卑鄙小人”,這么做的目的除了攻擊民主黨政敵外,也有把大眾視線從墮胎權本身上轉移開、避免高院法官真的變卦的考量。


然而,如果自由派大法官真的要通過泄露意見書的方式來施壓的話,為何要等到五月初才把一份二月起草的意見書草稿泄露出來呢?早些時間就把消息捅出去,難道不會更有效果嗎?正是出于這種疑問,部分學者和媒體分析覺得反而是保守派法官或助理把消息捅了出去,目的就是為了避免保守派內部的跑票。這種保守派泄密的解讀,乍一聽有些荒謬,畢竟高院上有五位一貫反對墮胎權的保守派法官已經是既定事實,但仔細思索,應該有一定的可信度。盡管根據新聞報道所稱,在上周意見書泄露之時五位保守派法官(阿利托,托馬斯,卡瓦諾,戈薩奇和巴雷特)徹底推翻羅伊案和凱西案的立場仍沒有改變,但新聞也指出了同為保守派的首席大法官羅伯茲仍在試圖拉攏卡瓦諾或巴雷特其中一人,加入他在保留羅伊凱西案的基本框架下允許密西西比15周墮胎禁令實行的“折中”判決。


就算現在羅伯茲還沒有成功的跡象,早年已經在墮胎問題上經歷過一次“煮熟的鴨子飛了”的挫敗的保守派們(1992年凱西案時一度已經有五位保守派大法官同意推翻羅伊案,但因為肯尼迪大法官的變卦而最終只是把墮胎權加以限制而并非徹底廢除),或許不愿再重蹈歷史覆轍,提前把阿利托的判決公布出來威懾可能猶豫的法官,防止他們臨陣脫逃。


不管哪種說法是事情的真相,都不能改變墮胎權將在美國面臨全面危機和限制的基本事實。哪怕是羅伯茨大法官成功拉攏了一位保守派同僚來加入他“循序漸進”式的折中判決而不直接推翻羅伊案,允許密西西比州15周墮胎禁令施行也會讓墮胎權在全國層面名存實亡,和阿利托版的全面推翻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在羅伊訴韋德案宣布墮胎合法化半個世紀后,在世界各國都逐漸走出墮胎問題爭端的同時,美國仍沉迷于墮胎問題,甚至要開歷史的倒車廢掉全國范圍墮胎的合法性,無疑讓外界十分困惑。


墮胎權在美國的歷史


要了解墮胎權為何今天仍是美國政治中一個繞不開,甚至會引來兩黨選民劍拔弩張尖銳對立的話題,必須要從美國歷史上的墮胎權發展講起。早期美國沿用英國普通法的框架,墮胎在有胎動(15-20周區間)之后一般都是非法的。但由于墮胎問題在前羅伊訴韋德案時期并非一個政治問題,而更多是一個衛生健康問題,在這段時間內對于墮胎權的保護和限制缺乏統一的全國性框架,各州各有自己的立法和規定。


在羅伊訴韋德案判決之前,美國有30個州完全禁止墮胎,16個州禁止非特殊情況外(除了強奸、亂倫和母體健康安全受到威脅時),3個州允許本州居民墮胎,只有紐約州對墮胎沒有限制。回過頭來看,羅伊訴韋德案當初在全國范圍內合法化墮胎權,和今天阿利托試圖徹底推翻羅伊案一樣,都是相當激進,而并非循序漸進的判決。在羅伊案前,最高法院只對避孕措施做出了一系列判決,并沒有直接涉及墮胎問題本身。不過,正是在有關避孕措施的格里斯沃德訴康涅狄格案中,最高法院引申出了憲法中沒有明確表明的“隱私權”,隨后高院確立憲法對墮胎權的保護,便是依靠著引申的隱私權,而并非其他憲法條款得以確立。


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高院1973年做出了如此重大的激進判決呢?顯然,這離不開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興起的“性別平權運動”/“第二波女權運動”。在美蘇冷戰的大背景下,美國內部先是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民權運動,最終帶來了南方種族隔離制度的終結。民權運動的另一個附帶作用,便是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出現了所謂“權利革命”,第二波女權運動進而興起。墮胎作為女性權益和性別平等的重要一部分,被許多社會開始接納。于是由西歐帶頭,大量國家在這一時期開始放開對墮胎的限制。美國也不例外,最高法院在1973年便確立了墮胎權,甚至要早于普遍認知中在社會問題上更加自由的北歐國家。


只是,美國確立墮胎權,不是像其他民主國家那樣通過立法機構通過法案的“正常程序”來的方式,反而是依靠著本職是審核法律的最高法院判案來判例“立法”。這種超常規的方式,為未來墮胎權長期在美國飽受爭議埋下了禍根。司法機關通過司法審查權來發明法律和權利,在今天的美國因為國會立法機制的衰敗和癱瘓已經是司空見慣,但總的來說,高院通過判例確立的法律存在各種不同程度的問題。


羅伊訴韋德案中,高院判決的問題正如保守派所詬病的一樣,多少有些搶在民意基礎成型之前便貿然做決定的粗暴干涉性質,打斷了地方和全國層面有關墮胎權的討論,使得社會還沒在形成大體共識前便不得不接受墮胎權的存在。同時,高院立法的局限性,使得羅伊訴韋德案同時具備了激進和保守/和稀泥的雙重性質,一方面羅伊案“一錘定音”把墮胎權在全美范圍中直接合法,但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將墮胎權定義為基本權利,給予完整的憲法保護,只是通過本身就存在一定爭議的隱私權來找到一個支撐的論述。羅伊案判決所采用的 “三周期劃分”(即第一周期母體有完全自主墮胎權,第二周期立法機構僅能因為健康和生命安全原因對墮胎加以限制,第三周期立法機構有較大的自由限制墮胎),給了各州一個相對模糊開放的執行標準,變相放開了墮胎問題上操作訴訟和游說的空間。


換言之,墮胎問題辯論的雙方,對羅伊案多少都有不滿的情緒。這種法院立法中先天的“折中”性質,既沒能起到真正一錘定音解決墮胎爭議的作用,同時又因為它的客觀存在使得國會不用直接面對墮胎權這一爭議話題,從而不去通過推動立法權來保護墮胎權利。隨后取締羅伊案“三周期劃分”,用胎兒“體外存活”和不給母體增加“不當負擔”作為衡量墮胎權新標準的凱西訴計劃生育組織案同樣也是這種維持現狀,以實際上并沒有解決爭議的方式將墮胎權保護到了今天,使得最終高院存在徹底推翻墮胎權的可能。


回首墮胎權在美國的發展,羅伊案無疑徹底改變了墮胎話題的性質,把墮胎問題從一個健康安全和女性權益的問題,轉化成了法律問題、憲法問題、道德問題,最后成為政治問題。美國實現墮胎權憲法保護的方式,使得墮胎問題不可避免地政治化,而羅伊案的判決,也給予了反墮胎勢力一個重要的發聲平臺和活動空間。在羅伊案前,美國的反墮胎勢力是非常地方化與分裂的。但在這之后,由于墮胎問題被放大到了全國平臺,反墮胎勢力成功地從原先相對小規模的天主教徒群體擴大到了包含福音派基督徒乃至更廣泛的社會保守派。


伴隨著美國文化戰爭的興起,墮胎問題成功扎根在了美國社會階級和宗教糾紛之中。因此,墮胎從原先主要是按照階級和教育程度劃分的一個泛社會議題,演化為當今按照宗教信仰和社會階級劃分的黨派之爭的政治話題。因為由單一議題選擇選民(single issue voter)的存在,墮胎問題遲遲不能在美國政治中降溫,長期作為爭議話題和選民投票的重要甚至是唯一標準存在。特別是凱西案將羅伊案的嚴格審查和三周期劃分標準改為不當負擔(undue burden)后,地方州在具體的政策執行層面都有了巨大的彈性和政策操作空間,促使有關墮胎問題的政治活動在1992年后愈演愈烈,兩黨政客也樂于通過墮胎問題來炒作和拉攏選票。所以,多年過后,墮胎問題仍然活躍在美國文化戰爭和黨派沖突的最前端。此番保守派高院上臺后,最先拿墮胎權和羅伊案開刀,只能說是必然的結果。


墮胎權在美國的現狀和未來


其實,在高院最新的密西西比案判決下來之前,墮胎權在許多美國的紅州(保守派共和黨主導的州)已經是名存實亡。許多共和黨把控的州通過凱西案中確立的“不當負擔”這一模糊標準反復做文章,從限制墮胎診所的衛生標準、設施機構,再到要求24小時冷靜期等各種方法,讓這些州只剩下幾個能夠墮胎的診所,極大地限制了女性行使身體自主權。雖然民主黨控制的藍州往往對墮胎有著較為寬松的標準,但美國半數州墮胎權嚴重受限,嚴重的則是接近消亡。


近些年隨著高院的人員變動,尤其是2018年支持墮胎權的保守派大法官肯尼迪退休由卡瓦諾替代后,保守派已經嘗試了通過地方立法來故意引發訴訟,最終給高院制造推翻羅伊案的機會。然而,在秉承“司法最低限度主義”(minimalism)、憂心最高法院聲譽和合法性的首席大法官羅伯茨的阻撓下,路易斯安娜的極端墮胎權限制還是被駁回了。但已經致力于推翻羅伊案長達半個世紀的保守主義法律界和“聯邦黨人學會”(federalist society),并不會在小小挫折后就善罷甘休。


終于,在2020年自由派大法官金斯堡終究沒有熬過特朗普任期并在逝世后被保守派大法官巴雷特替代后,保守派在高院擁有了6-3的超級多數。在現在的這個局面下,只要五位保守派大法官齊心,羅伯茨的意見便不再重要。這半年以來,外界便已經能看出羅伯茨無力約束自己的其他幾位保守派同僚積極推動的保守主義傾向的司法判決,近期幾個重大的判決中,包括去年德州允許私人執行反墮胎法案的程序層面判決,羅伯茨都只能無奈地和三位自由派法官一起表示反對意見。


考慮到羅伯茨本身已經是一個十分保守的法官,高院現在穩定有五位比他還要保守的法官,足以說明近年來最高法院右轉的嚴重程度。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在這幾位法官的帶領下,最高法院必然會走向一個大幅右轉、全面保守化的階段,羅伊訴韋德案,大概率只是他們殺威棒的第一個刀下魂。無論是高院今年還在思辨的槍支權,信仰自由問題,還是將來要考慮的行政權,種族平權計劃和投票權法案,都有可能是這幾位保守派大法官施展拳腳推動法律和政策右轉的領域。


回到具體的墮胎權問題之上,倘若高院采取的是阿利托的意見,全面推翻羅伊案和墮胎權的憲法保護,那么現在已經對墮胎權加以空前限制的紅州肯定會順水推舟全面禁止墮胎。甚至在20個通過了所謂 “觸發” 法案的州中,只要高院一推翻羅伊案,墮胎就會自動在該州非法化,都不需要另行立法的這道手續。而廣大仍允許墮胎的藍州,雖不會受羅伊案覆滅直接影響,卻也不能保證未來聯邦層面不會通過全面禁止墮胎的法令來限制藍州的墮胎權。更何況,保守派主導的紅州已經開始籌謀立法來防止女性前往其他州墮胎,藍州的醫生也可能因此背上其他州的法律糾紛。而若高院采用羅伯茨的意見,那么15周之后的墮胎禁令在廣大紅州成為標準,墮胎權滑坡的程度或許相對全面禁止較輕,卻也仍是重大程度的退步。


1989年4月9日,Norma Mc Corvey在國會山參加全國婦女組織的活動。

密西西比案判決的影響


首先,最直接受到密西西比案判決影響的,一定是最高法院和司法權本身。近年來,本就因為大法官聽證任命過程高度政治化,爭議頻繁而信譽度受損的最高法院,如果在五位保守派大法官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態度下推翻確立半個世紀之久的羅伊訴韋德案這一先例,肯定會進一步加深民眾對最高法院獨立性和司法解讀者身份的質疑。


前文已經提到,在羅伊訴韋德案后,美國社會長期在墮胎問題上處于一個較為僵持的卡殼階段。近幾十年來的民意調查普遍顯示,超過六成美國民眾并不希望推翻羅伊案,這也是自由派時常用來反對保守派質疑羅伊案的一個重要論據。不過如果仔細研究美國民眾在墮胎問題上的態度便會發現,選民本身在墮胎權和羅伊案判決的認知上是存在嚴重的認知失調和矛盾立場的。有超過六成的民眾不支持推翻羅伊案不假,但具體到對墮胎權的限制之上,又有接近半數的人支持對墮胎施加各種程度的限制(甚至不少人認同與密西西比案中類似的嚴苛標準)。與此同時,將近半數的民眾在2017年的一份民調中表示墮胎是一個不道德行為。也就是說,民眾盡管可能聽說過羅伊案,但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司法判決的具體性質和實際內容,美國民眾仍然在墮胎問題上十分分裂,幾十年沒有多大波動。雖然在過去的數十年中,墮胎問題愈發伴隨兩黨政治極化成為了界定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的重要劃分點,但兩黨內部仍各有將近四分之一的選民來自于和政黨主流墮胎問題立場相左的站位。


不管怎么說,在民意沒有重大波動的情況下,最高法院若貿然做出激進的舉措來推翻墮胎權的保護,只會是因為高院的人員變動的內部原因,而并非外部環境的變化。這樣赤裸裸的因人而異,因黨派立場而做出判決的現實,無疑讓許多原先還對最高法院存在幻想的選民徹底消除對高院的崇敬之心,加速最高法院自布什訴戈爾案后走下神壇的進度,把最高法院也當成是深度參與美國兩黨政爭和保守派自由派斗法的一個政治機構。最高法院近期的支持率一路從60%下滑到42%, 直接反映了民眾對高院愈發不滿的情緒。


誠然,最高法院從來也一貫都是一個政治機關,司法審查權的存在使得本就是政客的法官們可以冠冕堂皇的當起了披著袍子的政治家。現在最高法院失去原先的“神化”光環,只不過是暴露了法官作為黨爭一員的基礎事實罷了,但讓民眾意識到這一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在最高法院無法自我約束,屢屢做出泛政治化的判決后,民眾才會意識到問題所在,這是幾位大法官在公開場合無論強調多少次自己不是“黨棍”,都無法洗刷掉的負面印象。


最高法院的合法性出現動搖,是作為首席大法官羅伯茨竭力希望避免出現的災難景象,但是已經無力約束自己其他保守派同僚的羅伯茨,即便是有心也無能為力。三權分立制度在美國運行到今天,已經有國會和立法權幾乎完全衰敗僵持的重要機制問題出現,倘若再加上一個司法權被民眾視為失信,那么美國這一套老爺車制度恐怕會在未來面臨更大的危機,政治極化和社會割裂更有可能面臨硬著陸的局面。


至于墮胎權遭遇推翻可能會對中期選舉和美國政壇產生的影響,現在來看還存在許多未知的因素。對于自由派和民主黨來說,金斯堡大法官2013-2014年盲目自信拒絕退休釀成的苦果,讓他們無法在指望最高法院來維持包括墮胎權在內一系列自沃倫法庭時期以來取得社會進步主義成功和權利。除非最高法院的保守派突然出現意外性的減員,民主黨和自由派想要給許多并不屬于阿利托所言“歷史和社會中根深蒂固”的權利——比如2015年高院判例確立的同性婚姻權——提供額外的保護,可能需要通過立法的方式來達成。


由于民主黨現如今在參眾兩院都只擁有非常薄弱的席位優勢,參議院通過大部分法案又需要60票的超級多數(民主黨又沒有足夠的票數單方面改變冗長議事的規則來通過簡單多數強推法案),短期內無論是通過墮胎權還是同婚、投票權等問題的法案都沒有什么可能(即便是通過了,也可能會被高院推翻)。所以民主黨唯一能指望的,便是受到刺激并感到悲憤的自由派和女性選民會大舉出來投票,幫助民主黨減輕中期選舉的壓力,以保證未來還有機會嘗試推動相關的立法。


在美國政治中,中期選舉普遍對總統所在的政黨不利,經常會出現選民懲罰執政黨,通過扶植反對黨把控國會來限制總統的權力和國內議程的情況。這一現象,被稱為“鐘擺效應”,是當今美國政壇少有的不變鐵律。百年以來,只有小羅斯福、克林頓和小布什三位總統曾一度擺脫過中期選舉魔咒(都有特殊原因,分別是大蕭條、彈劾和911)。而其余總統所在的政黨在中期選舉中無一不是受到重挫。鑒于民主黨在參院只是和共和黨50:50打平,在眾議院只有五席優勢,中期選舉魔咒加上拜登近期低迷的支持率,讓民主黨在兩院的多數黨地位都堪稱危如累卵。


在通脹、疫情和俄烏戰爭帶來的高油價都將在未來幾個月繼續困擾美國的情況下,拜登想要擺脫當前的泥潭帶領民主黨克服中期選舉的魔咒,必然需要一些奇跡和外部因素的助力。在許多人看來,墮胎問題,或許是今年僅存的幾個黑天鵝事件,有著扭轉中期選舉局勢的潛在可能。但這一說法,有些過于簡單化墮胎問題和中期選舉選情的嫌疑。


墮胎問題是美國政壇中最為勁爆,也最能吸引選民參與和投票激情的議題不假。但本身最關注這一問題的選民,大概率就是最樂意于參與政治斗爭和積極投票的那一批高頻選民。不管有沒有墮胎權被推翻這一事件,這批人中期選舉都會出來投票,指望這些原有就參與的選民來改變局勢,顯然并不現實。而兩黨在墮胎問題上根深蒂固的對立立場,很可能預示著有多少因為羅伊案被推翻而出來投票支持民主黨的憤怒選民,就有多少因為羅伊案被推翻而無比歡欣鼓舞出來犒賞共和黨的選民。


更何況,即便是在黨派“自我靠攏”現象無比普遍的今天,仍有相當一部分不以自己墮胎立場來投票的選民存在。在2020年大選中,投給了和自己墮胎立場相左候選人的選民比例占到了26%。這說明了中期選舉中可能會出現墮胎問題次要化,為傳統的經濟,治安和通脹話題讓步的局面。到那時,恐怕還是傳統的政治極化和鐘擺效應將作為中期選舉的主旋律。而墮胎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只會起到幫助民主黨避免出現因為己方選民投票激情下滑嚴重而出現基本盤崩潰的最糟糕景象的作用。真正將會起到決定選舉走向的中間搖擺選民,他們未必會把墮胎問題放在更加貼近生活現實的民生問題之前。


總結


當然,中期選舉具體情況怎么樣,現在來說還為時太早。畢竟,最高法院最終怎么判密西西比州的墮胎案,現在還是個未知數。也許,一項受憲法保護五十年的權利一朝被推翻,會引發我們前所未見的政治能量,引發政壇大地震,從而徹底改變美國政壇的現有生態。


縱觀密西西比此案和墮胎權的前前后后,可以看出社會進步很難說是依照一個線性的發展軌跡,即便是幾十年前就已經確立的權利,也可能會因為變動而受到威脅遭遇波折。性別平權道路再發展到今天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改變了美國乃至全世界社會的方方面面,倘若墮胎權如果在美國被高院廢除,雖會遭受一次重創,但未必不會逆勢強起。


對于最高法院和美國的民主制度而言,密西西比案可能會是一個憲法上新篇章的開始。急速轉右的高院很可能會在未來的十幾年中塑造一個極度有利于保守主義的司法和政治大環境。然而在高院本身合法性和政治獨立性受到民眾普遍質疑的情況下,這種猛然轉向的行為,又能否維持下去呢?這些問題,只有等高院密西西比判決最終出臺后,才能看出更多的端倪。

投稿郵箱:zhufan@thepaper.cn

本文責編:朱凡。

本期微信編輯:朱凡。

本文為思想市場原創內容,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澎湃新聞網站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美國宣布對烏23億美元新軍援,阿塞拜疆雇傭兵進入烏克蘭對俄作戰

美國宣布對烏23億美元新軍援,阿塞拜疆雇傭兵進入烏克蘭對俄作戰

史政先鋒
2025-07-07 13:32:23
國足0-3韓國,球員表現評分:無人高分!僅6將及格,揪出罪魁禍首

國足0-3韓國,球員表現評分:無人高分!僅6將及格,揪出罪魁禍首

侃球熊弟
2025-07-07 20:55:47
38℃!廣州錄得今年以來最高氣溫!別急,降溫“正在安排”

38℃!廣州錄得今年以來最高氣溫!別急,降溫“正在安排”

極目新聞
2025-07-07 20:42:52
博主:王鈺棟絕對被高估了 真不知道黃政宇有什么優點

博主:王鈺棟絕對被高估了 真不知道黃政宇有什么優點

直播吧
2025-07-07 21:13:09
已確認!是著名演員馮鞏

已確認!是著名演員馮鞏

CD潮生活
2025-07-07 17:40:53
馬斯克組黨,美軍暫停SpaceX高超音速火箭試驗項目

馬斯克組黨,美軍暫停SpaceX高超音速火箭試驗項目

環球網資訊
2025-07-07 16:52:18
五六臺救護車進高校救熱暈學生,學校稱“不知情”太過冷漠!

五六臺救護車進高校救熱暈學生,學校稱“不知情”太過冷漠!

極目新聞
2025-07-07 15:53:15
以色列瘋了!外長將“俄中朝”列為“恐怖軸心”,大量水軍涌出

以色列瘋了!外長將“俄中朝”列為“恐怖軸心”,大量水軍涌出

剛哥說法365
2025-07-07 17:06:30
青島大學宿管大爺熱死:住小屋沒空調,8個月沒發工資,校方通報

青島大學宿管大爺熱死:住小屋沒空調,8個月沒發工資,校方通報

娜烏和西卡
2025-07-07 08:55:02
原來暴瘦只是表象!鹿晗狀態回升賬號恢復,在演唱會上公開表白

原來暴瘦只是表象!鹿晗狀態回升賬號恢復,在演唱會上公開表白

新語愛八卦
2025-07-07 16:00:02
荷蘭電視臺真實街頭采訪:移民難民25年不工作,一直領取福利生活

荷蘭電視臺真實街頭采訪:移民難民25年不工作,一直領取福利生活

通往遠方的路
2025-07-07 16:14:27
蔚來江淮合資公司決議解散

蔚來江淮合資公司決議解散

界面新聞
2025-07-07 14:43:46
在稱呼特朗普為“爸爸”后,他拋出了更瘋狂的說法

在稱呼特朗普為“爸爸”后,他拋出了更瘋狂的說法

環球時報國際
2025-07-07 18:14:23
玩不起?網曝江西三學霸拒報清北,執意報華五熱門,老師群內大罵

玩不起?網曝江西三學霸拒報清北,執意報華五熱門,老師群內大罵

派大星紀錄片
2025-07-07 17:05:23
3年前噩夢重演 24歲國腳5分鐘臥底表演:3秒2自殺傳球 冒頂致丟球

3年前噩夢重演 24歲國腳5分鐘臥底表演:3秒2自殺傳球 冒頂致丟球

風過鄉
2025-07-07 20:12:27
在設計院,性能力才是第一生產力

在設計院,性能力才是第一生產力

黯泉
2025-07-06 21:54:56
阿紅大爺“社會性死亡”了:震碎了三觀,還把1600個渣男拖下了水

阿紅大爺“社會性死亡”了:震碎了三觀,還把1600個渣男拖下了水

墨印齋
2025-07-07 15:02:16
熱議國足負韓國:態度和布置令人失望,連王上源接班人都沒了

熱議國足負韓國:態度和布置令人失望,連王上源接班人都沒了

懂球帝
2025-07-07 21:13:25
前央視主持人曬照宣布與意大利球星結婚,女方在國外主動搭訕相識

前央視主持人曬照宣布與意大利球星結婚,女方在國外主動搭訕相識

塵語者
2025-07-07 12:05:15
李連杰回應《倚天屠龍記》為何沒續集:我和向太是老板,虧得一塌糊涂,沒錢拍了

李連杰回應《倚天屠龍記》為何沒續集:我和向太是老板,虧得一塌糊涂,沒錢拍了

極目新聞
2025-07-07 17:51:43
2025-07-08 00:43:00
嵐目 incentive-icons
嵐目
致力于輕松詼諧的觀察美國百態
98文章數 250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專家稱鉛中毒幼兒智商很難恢復 有家長傷心過度被搶救

頭條要聞

專家稱鉛中毒幼兒智商很難恢復 有家長傷心過度被搶救

體育要聞

不會再有第二個,快樂又偉大的托馬斯-穆勒

娛樂要聞

鹿晗狀態回升賬號恢復 演唱會公開表白

財經要聞

特朗普要發關稅函 美國貿易談判進展如何

科技要聞

投資大佬一語扎心:中國機器人"可悲"現狀

汽車要聞

預售10.58萬起/6秒級加速 零跑B01將于7月下旬上市

態度原創

房產
教育
旅游
數碼
藝術

房產要聞

容積率1.0,這可能是海口近三年最猛的一塊地!

教育要聞

祝賀!這些考生已被名校提前錄取!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數碼要聞

可折疊iPad被擱置后,蘋果卷軸式iPad專利曝光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姜堰市| 教育| 即墨市| 罗源县| 湖州市| 彭山县| 天气| 杭锦后旗| 安阳县| 桑日县| 乐都县| 沂源县| 昆山市| 集贤县| 瑞昌市| 抚州市| 赣州市| 凉城县| 中西区| 宜兰市| 山丹县| 澄迈县| 威海市| 苏尼特右旗| 上犹县| 彰化县| 北流市| 封丘县| 泽州县| 洛扎县| 嘉善县| 永昌县| 嵩明县| 安塞县| 沙洋县| 拜泉县| 息烽县| 萍乡市| 贵定县| 古田县| 高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