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會在飯后喝酸奶,想通過酸奶來緩解飽餐以后腸胃的不適感。飯后喝酸奶助消化這種認知到底是從何而來呢?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人認為是酸奶里面有益生菌可以助消化;有的人認為酸奶酸酸的,可以助消化……
對于以上的說法,且先不說對不對,單就酸奶本身,大家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它也是有體積有能量的呀!飯后喝酸奶真的能助消化?而不是反其道而行變成了增加腸胃壓力?
先不急著公布答案,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酸奶,以及酸奶都含有哪些成分。
酸奶含能量,消化增負擔
牛奶大家相信都很熟悉了,而酸奶則是牛奶或乳粉復原后經過乳酸菌發酵后制得的。相對于牛奶而言,酸奶的游離氨基酸和肽增加,更易消化吸收;乳糖減少,乳糖不耐受的人也可食用;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含量與鮮牛奶類似,葉酸含量增加了1倍,膽堿也明顯增加。此外,酸奶的酸度增加,有利于維生素的保護。
另外,還特別想強調一下它的三大產能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拿我平時最喜歡喝的一款酸奶舉例:通過下圖可以看到,像這樣一杯酸奶(100克),它里面所含的蛋白質有2.8克、脂肪有2.9克、碳水化合物有10.5克,而總能量有333千焦(約80千卡)。也就是說,飯后這樣一杯酸奶下肚,不僅多占我們胃100毫升的體積,還額外攝入了80千卡能量,反而增加了腸胃的消化負擔。
這好像與很多人潛意識里認為酸奶有助消化相違背。有些人可能就會說了,酸奶里面不是含有益生菌嘛,它就不能幫我們把吃進去的東西給分解?
益生菌與飯后消化沒關系
益生菌對人體有諸多好處,如:調節免疫反應;控制腸易激綜合征和其他炎癥性腸病;抑制腸道內的有害菌群,使腸道菌群正常化;為結腸上皮提供營養等等。一些酸奶產品中往往也會添加一定數量的乳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或其他能在人體大腸中定植的益生菌。
益生菌確實有利于腸道健康,但是酸奶里的益生菌要發揮健康作用卻沒那么簡單,因為酸奶從出廠到運輸、儲存,再到被我們買回家喝進肚子里,然后再經過胃酸、消化液等層層關卡,最終能活著勝利到達我們腸道并定植下來發揮健康功效的益生菌,就所剩無幾了。
而且,益生菌的作用主要是在大腸里幫我們分解部分膳食纖維的,并不能幫我們分解導致消化不良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所以說酸奶里的益生菌可以幫助我們飯后消化也是不靠譜的。
喝酸奶為什么不助消化
人體吃進去的食物必須在消化道內被加工處理,分解成小分子物質后才能進入體內,這個過程稱為消化。我們人體消化食物包括物理消化(機械消化)和化學性消化,通常食物的物理消化與化學消化是同時進行的。
比如,飯后吃得很飽的情況下,物理性消化主要是通過胃腸蠕動,使消化液充分與食物混合,并推動食團或食糜下移。化學性消化主要是通過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對食物進行化學分解,由消化腺所分泌的各種消化酶,將大分子營養物質分解為腸壁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如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脂類分解為脂肪酸,糖類分解為單糖,然后被吸收進入體內血液和淋巴液循環。
而酸奶既不會促進我們的腸胃蠕動,也不含消化酶,且目前并沒有證據證明酸奶能促進消化。所以,飯后喝酸奶并不能幫助消化,反而會增加更多熱量的攝入,更脹更飽,更加難消化。
雖然酸奶沒有飯后助消化的效果,但酸奶還是要喝的,畢竟還有那么多優質蛋白、鈣和B族維生素等著我們去攝取呢!
那我們什么時間喝才好呢?
其實,我們什么時間喝都可以,不管是飯前飯后飯中,還是兩餐之間作為加餐飲用。
如果飯前喝,由于酸奶飽腹感強,則可以間接減少其他食物的攝入;
如果飯中喝,則要代替部分高能量食物,如主食、甜點等,有利控制體重;
如果飯后喝,則吃飯不要吃得太飽,七八分飽就行了;
如果加餐喝,則可以推遲饑餓感,從而少吃東西。
我是注冊營養師余秀麗,關注我,了解更多營養健康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