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201字
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01.
2020年9月,好朋友跟我在北京告別。
我已經記不清那是我第幾個朋友跟我說,他要回去了。
我還記得五年前,2015年,我們剛在北京見上的時候,興沖沖喝了頓大酒,酒過三巡,說了些關于理想的話。遺憾的是如今的我壓根就回憶不起當時說了啥,但記得當時彼此的眼神。
有力的眼神。
我說,是因為疫情的影響嗎?
他頓了頓,說,公司不景氣,散伙了。像我們這種微小企業,如果幾個月沒有現金流,就等于破產,撐不下去的。說到這里,他苦笑了句,說,還好沒有買車買房,要不然現在更慘。
我說,你也要走了,我覺得我好像更孤獨了一點。
幾天后,我正式送他走。
本來我想說些什么的,哪怕是那種江湖再見,繼續奮斗之類的話。
可我沒能說出口。
他似乎是看穿了我在想什么,說,這么一走可能很難再見了,保重吧兄弟。
我點點頭。
那天晚上回到家,我突然很恍惚。
我在想,一路上其實告別了很多人,遠比我預料得更多。
我還在想,一路上其實沒能實現理想的人也很多,遠比我預料得更多。
我還在想,朋友前段時間說的一句話。
他說,到了我們這個年紀,理想兩個字挺奢侈的。不是說人就該慢慢沒有理想,而是我們總是很難實現我們最初的理想,因為我們那時候幾乎什么都不懂,把理想想得太理想,把理想想得太大,太不切實際。
按理說我該反駁他。
但是我沒有。
02.
年齡三字打頭,世界瞬息萬變,一個風口接著一個風口,一波浪潮接著一波浪潮。
一波疫情接著一波疫情。
我很難說出疫情對我的影響,或者說,疫情對我的影響大概是讓我生活變得更艱難了,讓我心態有了改變,但沒有到根本性的地步。
但我大概能感覺出,很多人的生活自此變得很艱辛,很艱難。
可……也只能感覺出,做不了什么。
我記得2021年初的時候,路邊有個餐館開業。
老板很熱情,那天我走在路上,剛好看到門口坐了只可愛的貍花貓,就蹲下來逗了逗他。老板一臉開心地說起,這只貓是他前段時間在路邊撿的,可乖了,他從來不咬人,每天就趴在門口,也不亂跑。說完就把貓抱了起來,摸摸他的頭,一臉喜愛。
我說,老板,以前沒看到過你,這店剛開沒多久吧?
老板說,可不嘛,攢了好久的錢,跟我媳婦湊了湊,好不容易才把這店開起來。以前都是給別人打工,現在終于可以給自己打工了。
我順著老板的眼神看到在后廚做飯的老板娘,她笑著跟我打了個招呼,說,進來吃飯。
吃飯的時候,我問老板,你們這營業時間都開到幾點?
老板說,早上五點就開,賣早點;等到了中午,主要就賣面食;你來得正好,晚上我們不光有小炒菜,還有燒烤,對了,你要不要來點啤酒。
我說行,再問,那晚上開到幾點。
他說,十二點。
我說,那你們哪有什么時間睡覺。
老板說,問題也不大,我們夫妻倆以前就這樣,凌晨起,到了早上八九點不忙了就睡會覺。下午有時候也還能睡會。
老板的語氣里聽不出任何的抱怨,眼里寫著希望。
我說,生意興隆,以后有機會常來。
2021年11月,具體哪天我不記得了,我又走到那家餐館。
老板還是一臉笑容地跟我打招呼。
吃飯到一半,我看到門口來了輛車,一人從車里抱了個紙箱。
老板趕忙迎出門,接過紙箱,說了句謝謝啊,然后就抱著紙箱走進來。
我一看,紙箱里藏了兩只小奶貓,個頭也就跟我手掌般大,一只純白,一只貍花。小白貓喵喵叫很是鬧騰,可那只貍花看起來怎么也沒有精神。
老板開口了,說今天早上聽到吊頂里有貓叫,爬上去一看發現是貓從二樓掉下來了。一共三只,有一只死了,還好這兩只貓沒事。說完又抱著紙箱子走到路邊,看向二樓的位置。
我放下筷子,走出去問老板這是干嘛呢。
他說,我看看那只老貓能不能把它們叼回去,我們……養不了這么多貓。
吃完飯我有事就先走了,但心里放不下,兩小時后又折了回去。
老板還在那個位置,還是盯著二樓的方向。
他看到我,跟我打了個招呼,沒等我開口,說,算啦,明天再等吧。小伙子,你知道這么晚哪里可以買羊奶嗎?
我搖了搖頭,說不知道,我給你去找找。
老板說,不知道就算了,我給他們整點牛奶,應該也行。
2021年12月,北京零星地出現了一兩個病例,我看了眼新聞,發現病例離我有段距離,可恰好是在那家餐館附近。
我打開軟件,找到那家店,想點個外賣看看,發現那家店沒有營業。
到了月底,想著去那家店再看看,看看那只可愛的貍花貓,也看看那兩只小奶貓怎么樣了。
走到附近才覺得奇怪,原來是那家店的招牌沒有亮。
我湊近看了眼,玻璃上貼著兩個字,轉讓。
我一直猶豫要不要給老板打電話,按理說我們也不算認識,也沒有什么好聊。
直到2022年1月,我準備離開北京的前幾天,偶然間又走到了那邊,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老板先跟我打招呼,然后忙著從店里搬東西,我在一邊逗了會貓,老板娘走到我身邊,說,我們要走了,回老家。
說話的聲音里沒有一點語氣的起伏。
我不知道該說什么。
老板突然說,那只老貓到今天也沒出現。
我問,那兩只小貓怎么辦。
老板樂呵呵地說,在家里放著呢,準備一起帶回老家。
我問,回老家了繼續開店嗎?哎,都怪疫情。
他說,還不知道要不要繼續呢,你說怪疫情也沒錯。日子嘛,總會有點波瀾,總會讓你過得不順心,但是吧,有時日子過著過著就又知道自己要接著干嘛了。我們都是這么過來的,看看吧。
已經沒有多余的話可以說,我站起來說了句“以后一切順利啊老板”,就準備轉身走。
老板說,會的,小伙子,你也一切順利啊。
03.
2022年4月底。
我跟編輯通了個電話。
編輯說他現在正在印廠忙活呢。
我開玩笑說了句,看樣子出版業還是很紅火嘛,如火如荼。
編輯突然嘆了口氣,說,不然還能怎么辦呢,書能賣一點還是一點,總不能不賣了吧。
我說也是,他接著又說,努力賣,真的很難,我們現在有的書即使下廠流程走完了,有的都可能會壓著不給下廠。
我問,為什么。
他說,一方面想要多賣點書,所以要抓緊印刷一些看起來能賣的,另一方面,能賣的書……就那么幾本,剩下的書印刷出來了,也發不出去。上海,還有你們蘇州,張家港書店應該都不開了吧?書能怎么賣呢。其實就算書店都開著,也沒那么多人去了??烤W絡,可有流量的作家有幾個呢?即使有流量,也比不上以前了。反正就是一個字,難。
說到這里他才發覺自己好像哪里說錯了話,趕緊補一句,你好好寫,你的書還行的,已經算很不錯的了。
他平日里話很少,我一聽他說這么多,反倒不知道該怎么接話了。
他聽我電話里的沉默,趕忙又說了幾句,或許也是對自己說的。
他說,其實也還好,你看看2020年最開始的那三個月,那才叫慘。現在好歹還算是能正常工作,整個行業不景氣,但也還沒垮。以后能不能好起來誰也不知道,看看唄,我們總編說了句話,我覺得挺好,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行了,路都是走著走著才知道能走去哪里的。
04.
2022年5月30號,我坐在電腦前寫這篇文章。
我前兩天在另一個平臺發了個視頻,文案是這樣的:
如果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就把手頭的事做好;如果不知道自己能遇見誰,也先善待自己。深處迷霧中本就很難找到方向,能看見的也就眼前的五米,那就一步步五米走下去。路能走成什么樣,又能走去哪里,走著走著,就知道了。
寫這篇文章的途中,也就是剛寫完第一段的時候,我給那個離開北京的朋友打了個電話。
我問他,最近過得怎么樣?
他說,挺好的,我以前覺得我離開北京肯定就活不下去了,嘿,現在一看還真是能活的挺好。
我說,你還記得你跟我說過的話嗎?
他說,我嘴巴一天天跑火車,你不具體說我哪知道是哪句。
我說,就是關于理想的那句。
他恍然大悟,說你說那句啊,哎,我跟你說,我現在發現,一個人的經歷還真是挺神奇的。比如一年前我根本就想不到我會回西安,也沒想到回來了也過得還行。
我說,可不,我也沒想到咱們都快兩年沒見上面了。
他說,問題不大,好好生活。咱們只要沒餓死,就還能好好生活。只要能好好生活,就還能發現生活的可能性。只要還有這種可能性,生活也就還挺有意思的。
掛完電話,我突然想起我爸說的一段話來。
他說,以前還真沒想到我會娶你媽,不然也就不能生出個你來,一天天的不讓我省心。我以前也沒想到會來市里,會認識現在的人,會做現在的事。額,也不是沒想過,但方向跟現在不一樣。
我斗了句嘴,我說,那你現在不也過得蠻好。
我爸笑了,說,是挺好的。
以上。
祝大家早安午安晚安。
文/盧思浩
圖/盧思浩
文章有點長,謝謝你能看到這里。
▼ 點擊 閱讀原文,也可跳轉全新長篇《黎明前的那一夜》簽名版購買頁面,咱們新書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