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全稱/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抗戰前,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原是廣東地方軍閥部隊(李濟深的舊部),陳濟棠曾任第八路軍總指揮,下轄三個子師:第五十九師長余漢謀,第六十二師長香翰屏,第六十三師長李楊敬,該部番號后被蔣介石撤消。
1937年8月2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宣布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委任了朱德和彭德懷為正副總指揮,下轄三個師,每師轄兩個旅,每旅轄兩個團,每師定員為15000人。
第八路軍下轄115師、120師、129師的3個番號,原屬于東北軍,國民政府1937年4到6月對東北軍進行 整訓、縮編,壓縮后的東北軍8個番號被撤銷.
1937年9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按全國陸海空軍戰斗序列(把各“路軍”改編為“集團軍”),并下達命令:將八路軍改稱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總部改稱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朱德改任總司令,彭德懷改任副總司令。9月14日,朱德、彭德懷發布八路軍改為第十八集團軍的通令。但此后仍習慣地稱這支部隊為“八路軍”。
八路軍的活動區域:八路軍主要是在山東`河南兩省及其以北的華北地區活動主要包括:'陜甘寧`山西`綏遠`察哈爾`熱河`河北`河南`山東'等省。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序列】
(1937.8.25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937.9.11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
總司令:朱德 (元帥)1955年授銜
副總司令:彭德懷 (元帥)
政治部主任:任弼時
副主任:鄧小平
參謀 長:葉劍英 (元帥)
副參 謀 長:左權 (1942.5犧牲)
參謀處處長:彭雪楓 (1944.9犧牲)
秘書處處長:舒同
兵站部部長:楊立三
供給部部長:張元壽
副部長:趙爾陸 (上將)
衛生部部長:姜齊賢 (少將)
特務團團長:韋杰 (中將)
【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八路軍分會】(1937.8.25)
書記:朱德
副書記:彭德懷
委員:朱德 彭德懷 任弼時 林彪 聶榮臻 賀龍 關向應 劉伯承 張浩
秘書長:任弼時
【八路軍駐各地辦事處】
太原辦主任:薄一波
西安辦主任:葉劍英
香港辦主任:廖承志
南京辦主任:周恩來
桂林辦主任:李克農
新疆辦主任:鄧發
蘭州辦主任:謝覺哉
武漢辦主任:王明
重慶辦主任:王若飛
廣州辦主任:張云逸
長沙辦主任:徐特立
【第一一五師】(由紅軍第一軍團、第十五軍團、陜南紅七十四師改編)
師長:林彪 (元帥)
副師長:聶榮臻 (元帥)
政訓處主任:羅榮桓 (元帥)
副主任:蕭華 (上將)
參謀長:周昆 (1938.2潛逃)
作戰科科長:王秉璋 (上將)
偵察科科長:蘇 靜 (中將)
管理科科長:石新安 (少將)
宣傳部部長:肖向榮 (中將)
鋤奸部部長:朱滌新
民運部部長:潘振武 (少將)
供給部部長:鄺任農 (中將)
衛生部部長:葉青山 (少將)
【343旅(由紅一軍團改編)】
旅長:陳光 (1954.6自殺)
副旅長:周建屏 (1938.6病逝)
政訓處主任:蕭華 (上將)
參謀長:陳士榘 (上將)
[685團]
團長:楊得志 (上將)
副團長: 鄧華 (上將)
政訓處主任:鄧華(上將)
副主任: 吳法憲 (中將)
參謀長: 彭明治 (中將)
[686團]
團長:李天佑 (上將)
副團長:楊勇 (上將)
政訓處主任:符竹庭 (1943.11犧牲)
參謀長:彭雄 (犧牲)
【344旅(由紅十五軍團改編)】
旅長:徐海東 (大將)
政訓處主任:黃克誠 (大將)
參謀長:陳漫遠
[687團]
團長:張紹東 (1838.3叛變)
副團長:田守堯 (1843.3犧牲)
政訓處主任:崔田民 (中將)
參謀長:蘭國清 (1938.3叛變)
[688團]
團長:陳錦繡 (1938.1犧牲)
副團長:韓先楚 (上將)
政訓處主任:劉震 (上將)
參謀長:盧紹武 (少將)
【師獨立團】
團長:楊成武 (上將)
副團長:黃永勝 (上將)
政訓處主任:羅元發 (中將)
參謀長:熊伯濤 (少將)
【師直轄各單位】
騎兵營、輜重營、工兵營、炮兵營
教導隊隊長:韋國清 (上將)
隨營學校校長:孫毅 (中將)
【留守處】主任:陳先瑞 (中將)
【第一二0師】(由紅二方面軍二十七軍、二十八軍、獨立一、二師、赤水警衛營、前總直屬隊等改編)
師長:賀龍 (元帥)
副師長:蕭克 (上將)
政訓處主任:關向應(1946.7病逝)
副主任: 甘泗淇 (上將)
參謀長:周士第 (上將)
第一科科長:唐健伯 (少將)
第二科科長:郭輝勉
第三科科長:劉忠 (中將)
第四科科長:杜世興
軍法處處長:黃新遠
總務處處長:金如柏 (少將)
組織部部長:朱明 (中將)
宣傳部部長:張平化
敵工部部長:吳西 (少將)
民運部部長:羅貴波
供給處處長:陳希云
副處長: 趙熔
軍醫處處長:劉運生
副處長: 蔣耀德
【358旅(由紅二方面軍四師、六師及紅二十八軍改編)】
旅長:張宗遜 (上將)
副旅長:李井泉
政訓處主任:張平化
參謀長:姚喆 (中將)
[715團]
團長:王尚榮 (中將)
副團長:頓星云 (中將)
[716團]
團長:賀炳炎 (上將)
副團長:廖漢生 (中將)
政訓處主任:劉道生 (中將)
【359旅(由紅二方面軍六軍、三十二軍及前總特務團改編)】
旅長:陳伯鈞 (上將)
副旅長:王震 (上將)
參謀長:劉子奇 (少將)
政訓處主任:袁任遠
[717團]
團長:劉轉連 (中將)
副團長:陳宗堯
參謀長:歐陽家祥 (少將)
[718團]
團長:文年生 (中將)
副團長:賀慶積 (少將)
【師教導團】由紅二十七軍大部改編)
團長:彭紹輝 (上將)
政訓處主任:劉型
【師直轄各單位】
騎兵營、輜重營、工兵營、炮兵營、特務營
【留守處】主任:賀晉年(少將)
【第一二九師】(由紅四方面軍29、30軍和陜甘寧獨立第一二三四團和紅15軍團一部改編,1942.10與八路軍總部合并)
師長:劉伯承 (元帥)
副師長:徐向前 (元帥)
政訓處主任:張浩
副主 任:宋任窮 (上將)
參謀長:倪志亮 (中將)
參謀處處長:李達 (上將)
供給處處長:周玉成 (中將)
衛生處處長:錢信忠 (少將)
軍法處處長:丁武選 (少將)
鋤奸部部長: 邱積成
【385旅(由紅四方面軍四軍改編)】
旅長:王宏坤 (上將)
副旅長:王維舟
參謀長:唐天際 (中將)
[769團](由紅四方面軍四軍十師改編)
團長:陳錫聯 (上將)
副團長:汪乃貴 (少將)
[770團](由紅四方面軍四軍十二師改編)
團長:張才千 (中將)
副團長:胡奇才 (中將)
【386旅(由紅四方面軍三十一軍改編)】
旅長:陳賡 (大將)
副旅長:陳再道 (上將)
政訓處主任:王新亭 (上將)
參謀長:李聚奎 (上將)
[771團](由紅四方面軍三十一軍九十一師改編)
團長:徐深吉 (中將)
副團長:韓東山 (少將)
政訓處主任:吳富善 (中將)
參謀長:黃新友 (少將)
[772團](由紅四方面軍三十一軍九十三師改編)
團長:葉成煥 (1938.4犧牲)
副團長:王近山 (中將)
政訓處主任:謝富治 (上將)
參謀長:孫繼先 (中將)
【師教導團】
團長:張賢約 (中將)
【師直轄各單位】
騎兵營、輜重營、工兵營、炮兵營、特務營
【留守處】主任:閻紅彥 (上將)
【八路軍綏蒙游擊司令部】(1938.5-1939.12)
司令員:孔令甫(少將)
政委:劉興源(1942.犧牲)
政治部主任:白如冰中共綏蒙工委書記兼
副司令、政治部副主任:于占彪中共綏蒙工委軍事部部長兼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各縱(支)隊】
【山東縱隊】(1938.12由山東地區的各抗日游擊隊改編而成,1942.1.20改為山東軍區)
總指揮:張經武 (中將)
政委:黎玉 (犧牲)
副總指揮:王建安 (上將)
參謀長:羅舜初 (中將)
政治部主任:江華
【第一縱隊】(1939.8.1成立,統一指揮黃河以北山東、蘇北的八路軍部隊,1940.5并入山東縱隊)
司令員:徐向前 (元帥)
政委:朱瑞 (1949年犧牲)
【第二縱隊】(1940.2由344旅、晉豫邊支隊、獨立游擊支隊、決死第三縱隊和河北民軍第四團合編)
司令員:左權 (犧牲)(兼)
政委:黃克誠 (大將)
(1940.4黃克誠率主力挺進冀魯豫邊區與冀魯豫支隊合編后)
司令員:楊得志 (上將)
政委:黃克誠 (大將)
(1941.7黃克誠率主力南下華中,余部再次整編后;1942.6劃歸冀魯豫軍區)
司令員:楊得志 (上將)
政委:蘇振華 (上將)
副司令員:楊勇 (上將)
【第三縱隊】(1938.4由冀中人民自衛軍和河北游擊軍合編,1943年秋到達晉西北地區后建制取消)
司令員:呂正操 (上將)
政委:王平 (上將)
【第四縱隊】(1938.5宋時輪支隊與鄧華支隊合編,1939.2編入冀熱察挺進軍)
司令員:宋時輪 (上將)
政委:鄧華 (上將)
(1939.8由344旅與第六支隊合編后重組,1941年初改編為新四軍第四師)
司令員:彭雪楓 (1944.9犧牲)
政委:彭雪楓 (兼)
【第五縱隊】(1940.5由344旅687團、新二旅與皖東北的蘇魯豫支隊、隴海南進支隊、第四總隊合編,1941年初改編為新四軍第三師)
司令員:黃克誠 (大將)
政委:黃克誠 (大將)
參謀長:韓振紀 (中將)
政治部主任:吳法憲 (中將)
【山西新軍】(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薄一波為負責人)組織起來的一支抗日武裝;姓名后帶“*”者為“舊軍官”)
決死一縱隊 政委:薄一波 縱隊長:魯應麟* 政治部主任:牛佩琮 (1937.8.1成立,1940.11編入一二九師)
決死二縱隊 政委:張文昂 縱隊長:陳慶華* 政治部主任:韓均
(1937.11成立)
決死三縱隊 政委:戎子和 縱隊長:陳光斗* 政治部主任:董天知 (1938.2成立,1940.2編入八路軍第二縱隊)
決死四縱隊 政委:雷任民 縱隊長:梁浩* 政治部主任:李力果 (1938.2成立)
政衛旅 旅長:張韶芳 政治部主任:廖魯言
工衛旅 旅長:郭挺一 政治部主任:侯俊言
二一二旅 旅長:孫定國 政治部主任:李成林
二一三旅 旅長:郝玉璽 政治部主任:牛佩瑄
暫一師 師長:續范亭 參謀長:張希欽
【八路軍大青山聯絡支隊】(1938.7~1939.12)
竇文林-八路軍大青山聯絡支隊隊長
邊萬富-八路軍大青山聯絡支隊副隊長
鐘春林-老紅軍 八路軍大青山聯絡支隊政委
靳崇德-老紅軍 八路軍大青山聯絡支隊中隊長
郝永海-中共地下黨員,八路軍大青山聯絡支隊聯絡官
袁力-八路軍大青山聯絡支隊書記官
辛挨生-八路軍大青山聯絡支隊一分隊長
武錫爾-八路軍大青山聯絡支隊二分隊長
于世新-八路軍大青山聯絡支隊三分隊長
秦占彪-八路軍大青山聯絡支隊四分隊長
竇文林任支隊長,習稱為“八路軍竇支隊”。
【新軍總指揮部】(閻錫山進攻新軍,制造'十二月事變'后,1940.1成立,轄決死二、四縱隊、暫一師、工衛旅,1940.11.7編入晉西北軍區)
總指揮:續范亭
政委:羅貫波
副總指揮:雷任民 張文昂
參謀長:張希欽
【青年抗敵決死第四縱隊】
司令員:雷任民
【暫編第一師】
師長:續范亭
【工人抗日自衛總隊】
司令員:侯俊巖
【東進縱隊】(1937.12.17由一二九師769團一部組成,東進冀南,1938.7兼冀南軍區;)
司令員:陳再道 (上將)
政委:宋任窮 (上將)
(1939.1.16 與冀南軍區分開后;1940.6 編為一二九師新七旅)
司令員:陳再道 (上將)
政委:劉志堅 (中將)
參謀長:卜盛光
政治部主任:鐘漢華 (中將)
【八路軍大青山支隊】(1938.6由一二○師358旅第715團、師直騎兵營一個連組成,1942.10編入塞北軍分區)
司令員:李井泉 姚喆(1940)
政委:李井泉(兼)
參謀長:姚喆 (中將)
政治部主任:彭德大
副主任:饒興
司令部:鄧家泰
政治部:李佐玉 許義華
騎兵連 :常繼生 (1944.9犧牲)
715團 120師358旅
團長:王尚榮(中將)
政委:朱輝驟
參謀長:李文清
一營營長:傅傳作
二營營長:唐金龍
三營營長:陳剛
連指導員:包盛標
大青山支隊南平川工作隊
隊長:姜文華
秘書:王威
【八路軍120師大青山騎兵支隊】
(1939.6~1942.10)
司令員:李井泉 姚喆
副司令員:陳剛
參謀長:姚喆 陳剛 張成功
政治部主任:彭德大(戰斗中犧牲)張達志
支隊副參謀長兼司令部作戰科長:鄧家泰
政府部保衛處:李佐玉 許義華
騎兵1團
團長:鄒鳳山 湖北天門多寶鎮人。1929年參加革命并加入共產黨,參加紅軍并參加長征。漁南汪新場戰斗中中彈壯烈犧牲。
政委范寶順;
騎兵2團
團長:王賢光 1930年參加紅軍,1934年加入共產黨。赴大青山后率715團二營官兵攻打陶林縣城和烏蘭花敵據點清剿土匪的戰斗。小南溝戰斗中中彈壯烈犧牲。
政委彭寶山
騎兵3團
團長:朱有德 蔡久 于占彪(兼)
政委:姜文華 李佐玉(代)
副政委:白成銘(兼)
副團長:鄧舜蘭 汪賢才
八路軍大青山支隊騎兵支隊獨立營由大青山第四支隊改編
營長兼政委:黃厚
【戰地總動員委員會游擊第四支隊】
1938.12~ 1940.12
支隊長:劉墉如 寧德青
副支隊長:黃政 王賢光
副政委:孫楚烈
參謀長:宋玉森
政治處主任:寧德青
副主任:曹振之 畢承校(后脫離革命)
宣傳干事:閻百真(閻必振)
組織干事:石國柱
民運干事:武生意
供給處主任:胡盛榮
副官:馮光盛 劉發俊
特派員:孫泉清 黃繼明
一連連長:王懷珠 劉XX
指導員:秦贊忠 肖XX
二連連長:閻煥景 梁文成
指導員:楊際升 田恩民
三連連長:唐子清 李宙魁
指導員:王俊樓 閻煥春
四支隊:梁勁秀 朱志國 侯作桂 楊文江 孫丕榮 賀壽祺 武生意 杜松山 劉俊 董理安……
四支隊:秦氏兄弟 秦杰(秦贊貴)秦贊忠 閻氏三兄弟閻煥景 閻煥曜 閻煥春
【八路軍大青山第四支隊 】(戰地總動員委員會游擊第四支隊改編)(1941.1 ~1942.3)
支隊長:鄭乃品 (犯錯誤后叛變投敵)
政委:孫楚烈 (病故)
一連連長:劉XX
指導員:楊際升
二連連長:皮修香
指導員:高培才
三連連長:強寶龍
指導員:黃繼明
【冀熱察挺進軍】(1939.2八路軍第四縱隊與冀東起義部隊合編而成;1942年晉察冀軍區精簡整編,番號取消)
司令員:肖克 (上將)
參謀長:程世才 (中將)
政治部主任:伍晉南
【冀魯豫支隊】(1939.2三四四旅旅直一部與直南地區八路軍特務團、獨立團、黃河支隊、冀魯豫第五支隊合編;1940.4編入第二縱隊)
司令員:楊得志 (上將)
政委:崔田民 (中將)
【晉冀豫邊游擊縱隊】(1938.12.30由晉冀豫軍區改稱晉冀豫邊游擊司令部,39年秋改稱晉冀豫邊游擊縱隊,1940.6編入太行軍區,番號取消)
司令員:倪志亮 (中將)
政委:王新亭 (上將)
副司令員:王樹聲 (大將)
第一支隊 支隊長:桂干生 政委:張南生
第二支隊 支隊長:唐天際 政委:方升普
第三支隊 支隊長:張賢約 政委:楊樹根
第四支隊 支隊長:趙基梅 政委:譚甫仁
【冀中回民支隊】(1938.7由冀中回民教導隊與河北游擊軍聯合組成,1939年秋正式改稱,后編入冀中軍區)
總隊長:馬本齋
【八路軍120師(綏察)獨立第二支隊】(1940.6~ 1941.12)
司令員:于占彪 中共綏察區委軍事部部長兼
政 委:白如冰中共綏察區委書記兼
參謀長:李達光
政治部主任:白成銘中共綏察區委組織部部長兼
副參謀長:寧德青
司令員于占彪機要秘書:秦杰
八路軍第120師(綏察)獨立第二支隊轄
綏西,綏中,綏南三個大隊。
綏西大隊長:楊建林綏西武裝部長兼,
大隊長政委:王聚德晉綏區委員社會部長兼,
綏西大隊中隊書記:王弼臣
綏西大隊卓資山白塔武工隊隊長:高鳳來
綏西大隊大隊:任德仲 邸旺 王經雨 董二圪 董平 楊泉 董新華 楊思華 黃一民 彭光華 任全義 蘇發青 楊記雙……
綏中大隊長:張志遠綏中武裝部長兼
大隊政委:賈長明綏中地委書記兼
綏中大隊大隊:陳西斌 劉德勝 楊二為
李大耕 向多貴 形三 李存羅 李康 任補煥 張思昌 高虎
綏南大隊長:張云峰綏南武裝部長兼
綏南大隊政委:李權超綏南地委書記兼
綏南大隊大隊:白泉清 趙自新 張銀河 王侯才 楊振華 陳璋 劉汝輝 楊歧山
八路軍蒙古抗日游擊隊
隊長:李森 高風英(1941.10犧牲)
指導員: 徐秉智 奇峻山
隊員:云高明 云旺旺 李陟 丁云 王永會 李轉才等。
【八路軍雁北第六支隊】
支隊長:劉華香
政委:趙仲池中共雁北地委書記兼
【八路軍晉西北軍區】(由120師兼)
司令員:賀龍(元帥)
副司令員:續范亭
政委:關向應
副政委:林楓
參某長:周士第
政治部主任:甘泗淇(上將)
【綏察軍區】(1941.2.24-1941.10)
司令員:姚喆(中將)
政委:張達志(中將)
副司令:于占彪
軍區下分設四個軍分區:
涼城、集寧 以東、長城以北,直到察哈爾為第一軍分區;
武川、歸綏以東,蠻汗山以北,集寧、商都以西為第二軍分區,
歸綏、武川以西,包頭、固陽以東,河套以北為第三軍分區,
托克托、和林格爾,清水河為第四軍分區。
【八路軍塞北軍分區】(1942.10 ~1945.2)
司令員:姚喆
政委:高克林
副司令員:郭鵬
副政委:張達志
參謀長:鄧家泰
【八路軍綏蒙軍區】(1945.2~ 1945.8)
司令員:姚喆
政委:高克林
副司令員兼副政委:張達志
參謀長:劉華香
【陜甘寧留守兵團】(轄各師留守部隊,歸中央軍委直接指揮)
司令員:蕭勁光 (大將)
政訓處主任:莫文驊 (中將)
參謀長:曹里懷 (中將)
【陜甘寧邊區保安司令部】
司令員:高崗
副司令員:周興
政訓處主任:呂振球
參謀長:譚希林(中將)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
教委主席:毛澤東
校長:林彪 (元帥),
副校長:羅瑞卿 (大將)
教育長:劉亞樓 (上將)
政治部主任:傅鐘 (上將)
副主任:張際春
訓練部部長:許光達 (大將)
校務部部長:楊至誠 (上將)
副部長:許世友 (上將)
第一大隊 隊長:蘇振華 (上將)
政委:胡耀邦
第二大隊 隊長:馮達飛
政委:方正平 (中將)
第三大隊 隊長:王赤軍
政委:何長工
第四大隊 隊長:韋國清 (上將)
政委:徐德操 (少將)
文章來源:均為公開媒體發布的文史文章并將進一步補充文章中的相關內容……。
參閱資料: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八路軍公布戰斗序列軍令文集,八路軍編制序列史,115師、120師、129師文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