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文化中,最富哲學意味的色彩,就是不能稱為色彩的黑與白,也就是玄與素。從繪畫理論的角度看,素是白色,玄是黑色,兩者對立,相互憑借。焦墨畫是用純墨來表現的繪畫形式,其外在的黑白從“五色”中跳出,呈現出獨特的美學品質。
王家訓作品
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王家訓在畫中經營著黑白、實墨、渴墨、枯墨的墨相變化,以飽和的濃墨,渴筆作畫,用單一的濃墨實現畫面的虛實、濃淡、干濕的層次變化,以虛實造靈動之境。
巖石上的樹木用重墨作實線處理,在凸顯山體結構的同時,與山體松毛的線條以及畫面中的留白形成虛實對比,與簡筆勾寫的屋舍形成疏密對比。
近景的筆觸更加實密,越往遠處,線條就越加疏松,在幽柔中求剛勁,變化豐富,節奏分明,使得空間結構清晰明了。遠山似擦非擦的線條,讓人有一種山巒忽隱忽現的感覺。
看似雜亂無序的樹木和山石曲折使得整體畫面層次豐富,具有一定的分量感和動感,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從畫中可以看出王家訓對線條的駕馭能力。
線條看似簡單,實質最富有變化和靈性,耐人尋味,也最難。
王家訓寫出了富有彈性和韌性的線條并賦予其精神內涵,強調突出線條筆觸,筆筆分明、筆中有物,充分顯示了自身的功夫才情和中國畫線條的無窮魅力。
其濃淡深淺不是靠水分來調和,而是靠用筆的速度來調節,濃重處,用筆則慢;干淡處,用筆則快;最淡處用筆漫不經心,似到非到,若有若無。
用筆忽快忽慢,由輕而重,由實而虛,墨由飽滿到枯渴,筆勢連貫,雖皆為干筆,卻透露出疏秀爽朗的氣象,毫無枯槁之象,潤澤蒼郁。
王家訓畫中沒有什么華麗的技巧,皆是用平華無實的干墨寫出。
勾勒旋轉,沉穩持重,爽朗流利。在蒼渾老辣的筆墨中,流露出自然和平淡,通過筆、境相融達到一種完整的畫面意境的傳達,給人如在畫中的藝術體驗,煥發出新的精神風貌。
◆ 王家訓作品欣賞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